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408章 人中龙凤气质难掩
    微服私访?

    张飞嘿了一声:

    我还道君侯为何让俺们换马,原来打的这个主意。

    三弟,休得无礼。刘备责备道。

    无妨。

    苏曜摆了摆手:

    你们说的没错,咱们確实要微服私访。

    在辽东,咱们初来乍到,若是大张旗鼓,当地定然是欢天喜地,一团和气的迎我上任,什么问题都看不出来。

    而我们的任务时间有限,我可不准备花上个把月的时间在这里慢慢摸清状况,磨合队伍。

    咱们先且便衣行动,摸摸当地的底细,再行计较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赵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同:

    君侯所言极是,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民情,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官场应酬,更加切实的做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赵云话音一落,牵招也抱拳道:

    君侯心思縝密,我等佩服。

    苏曜轻咳一声:

    行了,别拍马屁了,咱们走起!

    於是乎,一行人便衣入城,微服私访暗中行动,抓贪除奸,惩恶扬善,苏君侯大名名震辽东.

    本来应该是这个剧本才对。

    可惜,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那么亿点点小小的差距。

    不管初次来到幽州,一切都凭直觉和经验来判断的苏曜,还是出身幽州本地,但却从未来过塞外辽东的刘备和牵招等人,他们所有人都大大低估了辽东的实际情况。

    所谓微服私访,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一行人在入城后不过片刻,便被此城县令发现,请入府衙上座。

    哎呦呦!

    许县令忙不迭的拱手行礼:

    苏君侯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听了这话,苏曜面上是绷著脸,心中是去你宝了个贝,嘴上还要夸讚这位县令工作到位。

    县令气了,本就是我没有通告的缘故。

    苏曜解释道:

    此番我来赴任已是在路上延误良多,本不想叨扰许县令,没想到还是你添了麻烦。

    言重了,言重了。

    许县令满脸堆笑,他引著苏曜一行人进入府衙大厅,一边走一边说道:

    下官听闻新任的冠军侯战功赫赫,杀的诸胡宾服,本以为是个黑脸粗鄙的武夫。

    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年轻英俊,又知书达礼,真是英雄少年啊。

    许县令话音一落,苏曜还没回话,那边张飞先是一阵猛咳,眼瞅著差点就岔气了。

    刘备则是眉头一皱,一边拍著张飞后背,责备其失礼,一边却多了几分戒心。

    在官场上有过一次踩坑经验的刘备,深知这些套话往往暗藏玄机

    不过也许是拜张飞这突然间的冒失所赐,双方的言语试探也就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盛情难却的苏曜一行人接受了许县令的宴请,双方一副宾主尽欢的模样。

    而在之后,则又是一段漫长的近况匯报。

    许县令从农耕收成到治安状况,从赋税徵收到官吏考核,一一道来,详尽无比。

    苏曜起初还认真听听,然而,接下来其冗长繁杂的说明则令人昏昏欲睡。

    面对这摸不到重点的状况,苏曜直接

    我他么跳过!

    时间一转,夜幕降临。

    推辞掉县令的盛情相邀,苏曜与眾人下榻城中唯一的驛馆,在结束了一天的琐事后,他召集起亲信,开了一个小规模会议:

    都说说吧,今天这个情况你们怎么看。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由刘备率先开口请罪:

    今日之行,是我等有失考量,没想到辽东情况与内地差距这么大,故而,方一入城,便被识破了身份,失了先机,请君侯责罚。

    刘备首先检討。

    在他与牵招等人的事后总结中,他们也发现了问题。

    暴露身份最大的原因有两点。

    辽东身为边疆重地,百姓,官差对於外来的陌生人警惕性极高,而且其不比内地繁茂,本就人烟稀少,当地也无甚珍惜物產吸引商往来。

    他们作为外来者,进城以后甚至找不到一个除官方驛站外的舍能够下榻,可见当地经济之萧条。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到来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即便是换了便装,有著正经身份文牒的掩护,也难以完全融入当地。

    再者赵云接过话头,补充道,苏君侯一表人才气度不凡,玄德与云长兄弟等人也都是人中龙凤。

    翼德兄更是让人只瞧一眼便难以忽视

    诸位的气质与举止,挑出一个来,那都是鹤立鸡群的存在,现在一同入城,想不引起骚动都难。

    张飞闻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无妨,各位无需自责。

    苏曜摆了摆手:

    微服私访本就是我即兴起意,些许挫折也在情理之中。

    我早已安排王凌和卫明等人先行赶往辽东摸底,他们想来不会像我们这般轻易暴露。

    倒是这边这个许县令,今天空话套话一大堆,你们怎么看他,这傢伙又是个什么来头?

    君侯深谋远虑,我等佩服。

    牵招接话道:

    许县令出身上谷世家,虽然观其言语间不乏试探,对我们一行人有所防备,但依某看,其也並未出格,这许县令君侯倒无需太过在意。

    哦?子经此话怎讲?苏曜问。

    无他,抓大放小罢了。

    牵招捻须言道:

    敢问君侯可知我大汉太守与县令之权责吗?

    苏曜一愣,微微点头,示意牵招继续。

    我大汉行郡国制,郡国郡国,一郡之国。

    君侯所任之太守乃是一郡之首,其上马掌兵,下面管民,总领郡事,考核群吏,督察民隱,举善黜恶,镇抚地方之责。

    论及权责,说是一国之君也不为过。

    而县令,则为郡之下属,治理一县,虽亦有诸多权责,乃一县之长,但始终还是要受限於太守。

    其即便有所图谋,但在君侯面前,也不过螳臂当车,万万不敢造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