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 > 539杨瑞喜的死亡名单2
    539杨瑞喜的死亡名单21988年,外村女孩杨美玲走进杨瑞喜的生活,她改变了杨瑞喜家庭的冷漠。

    22岁那年,杨瑞喜说他“找到了家人”。

    两人经人介绍认识不久,就决定结婚。

    嫁给杨瑞喜,杨美玲冲着他的一句话,“咱们白手起家从头过,将来也能住上四合院。”

    婚后四个月,杨瑞喜毅然和父亲分了家,搬出来单过。

    起初,两人靠一辆四轮车,给工地拉砖石和沙土,“天不亮我俩就走了。”

    工地上的活,杨瑞喜不让妻子沾手,搬砖、铲沙子全是他干。

    1990年,小两口赚了钱,拿出万八千块钱,在村东头开起副食店。

    和早些年开在村西头张贵家的小卖店遥相对望,两家店生意各自红火。

    邻居赵顺住在杨家对面。

    农闲时,他常和村里人在外面打牌、聊天,“小青(杨瑞喜小名)不爱参与,就是开个四轮进货、搬货,忙他的买卖。”

    外人看着少言寡语的杨瑞喜,在妻子眼中却是个热心肠。

    邻居老人家里困难,两个儿子蹲监狱,没钱盖房。

    老太太来杨家哭,杨瑞喜当即支应妻子,给老人拿了一万。

    十多年的婚姻里,杨美玲认为丈夫除了“能干老实”,性格上没有任何异样。

    直到1993年腊月,杨瑞喜从张贵家跑回来,“脸上有个大手印子。”

    杨瑞喜冲妻子吼着,他让张贵打了。

    杨美玲不断地劝,但他满脸通红,拿起东西乱砸,瞪着眼生气不说一句话。

    事后,杨美玲才得知,事情缘于生意往来时200元的烟酒款。

    “张贵说杨瑞喜欠他钱没给。”“和陌生人打我不一样,都在村里混,让我多没面子。”

    杨瑞喜在法庭上说。

    在杨美玲看来,杨瑞喜和她的好日子毁于一个人——大峪子村前任支书刘凯。

    杨美玲回忆,2000年,杨瑞喜出门进货时,她一人在家打理生意,刘凯经常来光顾。

    风言风语传进杨瑞喜的耳朵,他拿着刀去找刘凯评理,结果又被打了。

    冲突过后,杨瑞喜满脸是血跑回家,他爬上自家屋顶,大骂哭喊。

    打那以后,杨瑞喜的变化令杨美玲害怕。

    只要他在家,屋里的冰箱、洗衣机全摆在院里,几个油桶顶着门,家里的窗户被钉死。

    “我不能再让你和孩子受伤害。”

    这次打架中,杨瑞喜用刀扎伤刘凯,被判10个月的徒刑。

    红火的小卖店关了,妻子也向看守所服刑的杨瑞喜提出离婚。

    杨瑞喜出狱后,卖了大峪子村的房和店,带着仇恨离开老家。

    对于当年的判决,杨瑞喜至今不认可。

    “不认可我也不想上诉,心里记着这仇就得了。”

    “20多年都没忘?”

    预审员话音刚落。

    “那我能忘?耻辱!”

    杨瑞喜头一扬,瞪着眼。

    离开老家的杨瑞喜,靠运送饲料的“拉脚活”生活,还在平谷城区买了一套三居室。

    2006年,杨瑞喜认识了平谷北独乐河村村民薛静。

    现年48岁的薛静,比杨瑞喜大一岁,“当时就想赶紧找个依靠,能对我好就行。”

    薛静坦言,第一次见面,她并没看上杨瑞喜,“他个不高,留个寸头,身上穿件旧夹克。”

    但由于与前夫离婚是因为对方搞外遇,薛静觉得,这个老实人可能不会负她。

    2006年冬天,婚礼酒席办在了薛静弟弟薛强家里,但两人没领结婚证。

    “我们对他都挺好,我姐一家人来我家,一看姑爷来了,赶紧给包饺子。”

    薛强说,起初他觉得这个姐夫不错,有房还能干。

    但不久后,薛静不断在电话里告诉薛强,杨瑞喜打她。

    薛静告诉弟弟,杨瑞喜过日子不给她钱花,两人各过各的,买菜、买米必须记账,一一和他汇报。

    “一分钱对不上,就破口大骂,动手打人。”

    忍无可忍的薛静,多次提出和杨瑞喜分手。

    但得到的是杨瑞喜龇着牙的恐吓,“你敢走,我就把你侄女宰了,把你弟拿炸药崩了。”

    2009年,薛静趁杨瑞喜不在家,从家里搬出来。

    分手后,薛静在平谷的一个市场卖麻辣烫,杨瑞喜不断找麻烦。

    “在我的摊子上白吃白喝,大喊大骂,乱摔东西。”

    市场的一名菜贩证实,薛静的男人老来找她,还向她打听薛的住处。

    2010年的一天,薛强接到姐姐电话,“你快来,杨瑞喜拿着刀宰我来了。”

    薛强匆匆赶到姐姐摊位上,警察已经在场,他没看见杨瑞喜带的刀,但他还是当面斥责杨瑞喜为啥分手了还来骚扰人,“我没打他,但推了他两把。”

    “推了两把”,跟20年前张贵的“一巴掌”一样,都被杨瑞喜记在心里。

    在拘留所里,杨瑞喜坐在椅子上,身体和脑袋不停摇晃。

    “老账新账全得捣鼓捣鼓,翻腾翻腾,我就小心眼儿了,还是他对不起我。”

    2013年7月。

    杨瑞喜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赔偿6名被害人家属17万余元。

    法庭上,杨瑞喜直视被害方,眼神中没有丝毫愧意。

    “杨瑞喜,你害了我的儿,你缺德呀你!”

    老太太站起身来,声嘶力竭喊道。

    法官厉声要求杨瑞喜直视审判席,两边法警拽着杨瑞喜的身子。

    可杨瑞喜还是梗着脖子,盯着原告席。

    瞬间,这挑衅般的眼神点燃了蓄积已久的愤怒和悲痛。

    坐在后排的一名男家属也起身大骂,原告席上哭声一片。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杨瑞喜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6人死亡,“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杨瑞喜承认全部指控,他说话声音洪亮,回答问题语速很快。

    “你杀了这么多人,现在有什么想法。”

    公诉人问。

    “咳,没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不公平,我就找一个平衡,现在平衡了。”

    杨瑞喜说,自己强烈的想法出现在杀人前半个月。

    “你对这几个人都恨吗?”

    “那是,恨之入骨。

    我都想杀……他们把我欺负的没有活路了,我要下地狱,就要拽一帮人一块儿下地狱。”

    法庭上,辩护人问杨瑞喜的大哥是否有精神病史,杨瑞喜说有。

    “不过他也没杀人呐。”

    说完,杨瑞喜冷笑了一声。

    2015年12月3日。

    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北京二中院将杨瑞喜验明正身后押赴刑场,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