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舍得,但是没有材料了。

    几人还是快速收拾着准备回家了。

    早晨他们是带了两辆马车来的,吴二萍让张青山先去把宅子过户红契到张子虎的名下。

    这是全家商量的结果。

    这毕竟是赵远珍看在张子虎的面子上才送的,人情也大部分是张子虎承担了。

    所以,宅子也过户到他名下吧。

    但是这宅子全家都享有平等的居住权利,不能因为名字是张子虎的,就有什么别的想法。

    几人先去宅子看看。

    自从拿到宅子还没过来看看呢。

    按照宅子的地址,到了宅子面前。

    看着前面的三道门,正门,左右偏门。

    都是厚重的实木包了一点铁皮的,朱红色大门,威武又气派。

    吴二萍不禁上前摸了摸。

    这以后就是她家了。

    一时有些激动,又有些心酸。

    两位儿媳妇也是,扶着吴二萍往里走。

    整个宅子三十多亩。是很大的了。

    分为前院和后院。

    几人都仔仔细细的把整个宅子都看了一遍。

    最后连着院子也分配好了。

    院子选了个最好的给了张三道两人留着。

    随后是张子虎选。

    张子虎也选了个不是很偏僻,但是光线布局都好的院子。

    随后张青山和吴二萍选。

    剩下的两个给了两个儿子和儿媳妇。

    分配完院子,让她们在这打扫卫生,吴二萍和张青山要去找赵远珍去买下人了。

    到了南澄园后,下人通报了赵远珍,吴二萍他们要去买下人,来叫她一起。

    赵远珍表示知道了,马上就去。

    她也是吃完午饭,准备午休的。

    换了衣服就直接去了前厅。

    “大哥,大嫂,我准备好了,咱们这就出发吗?”

    “好的,咱们走吧,家里还有一堆事要准备呢。”

    吴二萍现在只觉得时间不够用,好多事等着自己呢。

    随后赵远珍骑马带着吴二萍他们马车,去了自己熟悉的那家牙行。

    “张夫人好,您过来了,咱们这次是买些什么?”

    “不是我要买,是我大哥大嫂要买。”

    赵远珍指指旁边的张青山和吴二萍!

    “哎呀,这位爷和夫人,您二位想买些什么?”

    吴二萍虽然大大咧咧,粗糙惯了,但是这会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有点扭捏。

    “那个。。。我们想买几个小厮,丫鬟,婆子。”

    这都是赵远珍之前提到过的。

    “好的,您几位稍等,我这就带人去。”

    让人上了茶,牙行的人就下去带人去了。

    “老二家的,这都选多少个啊!”

    吴二萍心里还是没地,一直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突然要翻身做主了,怎么想怎么别扭!

    “大嫂,小厮先来6个吧,书童来四个,家里几个男娃一人一个,小丫鬟来2个,家里的姊妹一人一个,粗使嬷嬷来6个,厨娘来4个,各院的打扫丫鬟每院一个,这些就差不多了。”

    吴二萍听着赵远珍爆出来的数量,都心疼的肝颤,这得多少银子啊!

    但是吴二萍也明白,张子虎的这个府邸现在这么大,不是他们几个能收拾好的。

    再说了,也得买一些给张子虎充门面啊!

    万一有同僚或者什么的来家里,一个下人都没有,也不太好吧。

    咬咬牙,就按照赵远珍说的买了。

    牙人先带上来的是小厮。

    吴二萍和张青山跳着身强体壮的买了六个。

    小厮挑着识字的买了四个。

    小丫鬟挑的都是姿色一般,但是机灵的买的,买了7个,最后是厨娘和粗使嬷嬷。

    一共27个下人,花了128两银子。

    肉疼的付了钱,拿了每个人的卖身契。让牙行把人送到了府上。

    到了府上,赵远珍嘱咐了吴二萍一些简单的驭下之术,让她知道怎么管理下人。

    吴二萍倒是记得很仔细。

    这可都是钱买来的,得好好的学习着怎管理。怎么物尽其用。

    他们都到了府上等了一会,这些买的下人才送过来了。

    吴二萍依照赵远珍教的,先给所有人开了个立威大会。

    把自己的规矩说了。

    主旨就是一个,多干活,多干活,多干活。

    自己买他们可不是吃闲饭的!

    几个小厮四个负责守门,分黑白班。

    剩下的两个负责车马。

    促使嬷嬷也是每人有每人负责的院落,还有厨房。

    他们现在还没搬过来,他们先打扫卫生收拾府邸。

    酸辣粉和麻辣烫的材料,他们今早已经带过来了。

    今天可以直接在厨房制作了。

    两个儿媳妇已经去制作了。

    吴二萍看天色还早,还能运送一波东西过来。

    就带着两个小厮和两辆马车去村里搬家搬东西了。

    先把几人要用的行李物品运送过来。

    因为要摆摊的原因。

    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小儿子媳妇都暂时住在府里。

    吴二萍忙忙碌碌的,先把被褥,衣服,洗漱用品,等等带了两车过来。

    今夜太累了,她和张青山也在府里住的。

    第二天早晨,不用早起赶路了。

    几人五点多起来的,起来以后就直接去了昨天摆摊的地方。

    还是跟昨天一样,先把东西摆好。

    吴二萍吆喝,几人配合。

    今天准备的多,准备了200多份呢。

    但是卖的也是出奇的快。

    等到1点左右的时候,也都卖没了。

    卖完了几人收摊回家,继续回村里搬家。

    家里没有的,吴二萍就去买。

    就这样上午出摊,下午搬家。折腾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全部弄完弄好。

    这半个多月,他们靠着酸辣粉和掉渣饼,赚了30多两银子。

    几人一商量,这买卖可以做。

    他们应该在西城的那边再开一个。

    说干就干。

    吴二萍带着张青山,周红去新的地方摆摊。

    张辛优郑双儿和家里的一个小厮丫鬟在这边继续摆摊。

    这样,每天就能赚双份了。

    双份摆摊的第一天,效果很好,带出去的200粉都卖了。

    一家人都开心的不得了。

    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多赚点钱了。

    他们的搬家宴席定在了后天,是晚宴,因为早晨和中午得出摊。

    搬家宴席邀请的人也不多,就村里几个辈分大的人,村长以及赵远珍等。

    一共就两桌。

    赵远珍随礼了10匹绸缎布料。

    各种颜色的都有。

    吴二萍看见又是笑的不见眉眼了。

    这弟妹出手就是大方。

    这不得好几百两银子啊!

    村里其他人都是或多或少的随了礼金。

    都是一两或者二两。

    虽然跟赵远珍没办法比,但是吴二萍依然开心的不得了。

    搬家宴席之后,吴二萍他们还是继续着两边出摊的状态。

    这样一个月算下来,能赚100多两的银子。

    全家都开心的不得了。

    想着等过了年,春天暖和一点的时候,就去租一个铺子。

    到了春天,赵远珍在村里会收一些野菜和草药,吴二萍要回村里忙了。

    摊位需要的人多,等有了铺子,会解放一下人手。

    赵远珍去过两次酸辣粉摊位。

    看了看,生意都很好的。

    只要好好经营。

    在京城里是完全能养的起府邸和下人的。

    甚至还能攒下不少的钱。

    已经12月底了,马上要过年了。

    好多年没在家里过年了。

    就刚开始逃难过来的那两年在家好好府过年了,接下来就是满世界的跑,都没能和家里一起好好的过个年。

    所幸今年暂时是没什么事情了,可以在家过个好年了。

    府里今年过年的气氛也很浓烈,今年夫人要在府里过年了。

    年货更是从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着。

    张青艳已经从萧山县回来了。

    在赵远珍这住了几天就回村里了。

    她的想法是张青山和吴二萍出摊太忙,顾不上老头老太太,她得回去照顾着点。

    但是她不在张青山那院子住,还是住在赵远珍在村里的宅子里。

    她跟赵远珍商量着,赵远珍同意了。

    反正村里的宅子,本来就是有张青艳的房间的。

    嘱咐了张青艳,过年的时候要来澄园过年。

    张青艳点头同意了。

    大嫂家她是不会去过年的,她还是比较喜欢二嫂。

    虽然厌恶大嫂以前的态度和办的那些事。

    但是张青艳回来以后,还是找机会去了张子虎的府上,张子虎毕竟叫她一声姑奶奶的。

    张子虎这会高中进士,以及搬家,她这个当姑奶奶的总归还是要表示一下的。

    于是,给了张子虎50两银子和两套做工非常精细,样式也非常漂亮的丝绸衣服。

    吴二萍脸皮厚的,拉着张青艳手亲昵的感谢着。

    张青艳麻木的接受了。

    她回到村子里以后,除了照顾两位老人,就是做衣服。

    之前在萧山县就制作了几套,但是二嫂家这几个孙子辈的小家伙,她没尺寸,也就没制作,这会回来,看到了几个小家伙,有了尺寸。

    也要给每人制作一套过年的新衣服。

    也是她这个姑奶奶的一片心意。

    年根的时候,庄子里杀好了牛、羊、猪、鸡、鸭、鹅等等。

    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送到了澄园里,准备着过年的时候食用。

    而年底最忙的事情,就是各种结账以及人情往来。

    账目还好,掌柜的报上来,赵远珍把账本交给了赵会计,赵会计自然会审核查找账目。

    难的是人情往来。

    总算要多花些心思来准备礼物的。

    尤其是系统又消失了,商城暂时不能使用了。

    赵远珍基本上每天都会尝试着呼叫几次系统,但是系统仿佛真的死了一样,没有任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