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惊喜的天衡府(过渡章)
不多时,孟薇的轿辇便停在了苏夜的府邸前。
她迫不及待地下轿,几乎是小跑着进了府门,一路直奔那处阁楼而去。
沿途的仆从们见状,纷纷行礼问安,孟薇只是微笑着点头,心中早已被那份即将到来的喜悦填满。
当她来到阁楼前,只见门扉半掩,里面传来阵阵低语和笑声。
孟薇没有片刻犹豫,直接推开门,大步走了进去。
屋内,苏夜正紧握着卫子夫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与喜悦,长孙无垢和西施则围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孟薇一见这情景,心中更是激动不已。
“子夫,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快让我看看。”
她快步走到卫子夫身边,毫不气地将苏夜挤开,一把拉住卫子夫的手,眼中满是关切。
“王妃,我没事,孙老先生已经看过了,说是有喜了。”
卫子夫见状,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眼中却满是羞涩与幸福,轻声说道。
“哈哈,真是太好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瑾瑜,你听到了吗?你要当爹了!”
孟薇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大笑起来。
“母亲,我听到了,我也很高兴。”
苏夜被母亲挤到一旁,却丝毫不在意,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宠溺。
“无垢,夷光,你们两个也要加把劲啊,争取早日再给瑾瑜添几个大胖小子。”
随即欣喜的孟薇又将目光转向长孙无垢和西施,拉着她们的手,笑道。
长孙无垢和西施相视一笑,眼中同样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孟薇虽然话语中带着几分玩笑,但何尝又不是说到她们心坎里了呢。
“子夫,你可是咱们苏家的大功臣,以后可要好好照顾自己,想吃什么就告诉府中的厨房,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孟薇又回头看向卫子夫,眼中满是慈爱。
“王妃,我会的,您放心。”
卫子夫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轻声说道。
“还叫什么王妃,以后就叫娘吧,我早就将你们几个视为我们苏家的一份子,咱们都是一家人。”
孟薇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
一旁的长孙无垢和西施也围了上来,四人一起围着卫子夫,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屋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瑾瑜,既然子夫有了身孕,那你们的婚事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可不能让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没个名分啊。”
突然,孟薇像是想起了什么,拉着苏夜的手说道。
“母亲放心,我心中已有打算。”
“等子夫的身体稳定一些,我就着手准备婚事,定会给她们一个名分,也让母亲早日抱上孙子。”
苏夜闻言,笑了笑,想到如今他麾下四面开战的战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好儿子,娘相信你,你做事一向有分寸,娘就等着喝你们的喜酒了。”
孟薇一听,脸上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拍了拍苏夜的肩膀,笑道。
而在另一边,天衡府的政务厅内,气氛静谧无比,高颎、狄仁杰、文天祥与陆秀夫等人正埋头于案牍之间,处理着横州以及天衡府当中各自繁复的政务。
下首的黑衣妖僧姚广孝,这个最近回归横州之后,就一直无所事事,到处摸鱼平的咸鱼,正斜倚在一旁,目光偶尔掠过忙碌的众人。
“诸位大人,大喜事!主公府上传来消息,卫子夫夫人有喜了!”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厅内的宁静,一名侍卫满脸喜色地冲了进来,大声禀报。
此言一出,政务厅内瞬间炸开了锅。
“此言当真?”
高颎第一个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手中的笔不自觉地掉落在案上,溅起几点墨花。他顾不得擦拭,连忙问道。
“千真万确,药王孙思邈老先生已经亲自确诊,主公和夫人们都喜出望外呢!”
侍卫笑着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
“主公终于有后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对于我等臣属来说,也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啊。”
狄仁杰闻言,也放下了手中的文案,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捋了捋胡须,感慨道。
“子嗣乃是一国之根本,主公有了子嗣,便是有了继承之人,我等横州的未来也更加稳固了。”
文天祥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他双手背负身后,在厅内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
如今苏夜的麾下,来自各处地方的都有,自然也有分出个亲疏的关系来,文天祥这个被植入到横州,从横州当中发掘出来的大才自然就自动归于横州一系的了。
“主公年轻有为,如今又添子嗣,真是天佑我天衡府。”
“我等当更加尽心竭力,辅佐主公,共谋大业。”
听到文天祥的话,一旁同样出身横州的陆秀夫亦是一脸欣慰,轻轻拍了拍案几,笑道。
“阿弥陀佛,主公得子,实乃我等扶龙之属的福气。”
“贫僧虽对这类事情不感兴趣,但也知子嗣对于势力之重要。”
“主公有了后嗣,便能安定人心,稳固基业。”
姚广孝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他双手合十,低声念了句佛号,说道。
千万别小看子嗣对于一个势力的重要性。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一个势力之主如果没有子嗣,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就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主公绝后甚至直接被视为国势衰微的标志。
在古代当中,子嗣问题关乎势力继承和权利的稳定。
若一个主公长时间没有子嗣,这不仅会让宗族成员和麾下的文臣大将感到焦虑,还可能引发权力争夺和宫廷斗争。
甚至如果君王的孩子少那肯定会引起前朝和后宫的恐慌,毕竟在古人眼中子嗣也是昌盛的一种象征,如果孩子少肯定会被传言国家要灭亡君王的命要到头了,所以为了朝廷为了自己的江山,许多君王也只能多生几个孩子稳定朝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