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槐有毒,再加上气候原因,四季不缺蔬菜,本地人对这些危险品并没有多大兴趣,最多就是小孩子尝尝花蜜味道。

    从二瑞和巧云这里知道以前没吃过,江枝就把做好的蒸槐饼给两个老人送去,让他们也尝尝鲜。

    果然,小满爷又被震惊了。

    从看见被自己误会成黄独的野山药,小满爷大概是勾起那苦劲回忆,现在看到药就心中发怵,看什么都带着毒。

    更何况黄槐花确实有点毒。

    这个二瑞娘真是爱折腾,天天要找自己试毒。

    倔老头说不出抹面子的话,只能硬着头皮吃。

    吃吧!吃吧!毒死是死,饿死也是死!

    江枝还不知道,她现在的形象在小满爷心里又变了。

    从折腾人到折腾地,现在又是开始折腾人的人。

    吃的东西不是药就是毒,一群人跟着她天天在有毒无毒中蹦跶。

    不得不说,在缺粮的时期,这些槐花饼还是能凑合着吃的,新鲜爽口,尤其是夹着折耳根吃,很香!

    这一天,两家人的饭桌又添了新品,从凉拌折耳根到清焯马兰头,再多了槐花饼。

    在持续不断的开荒里,梯田又增加了一个。

    现在已经四月,虽然早晚寒意未减,中午的气温却快速回升,干活时已经能感觉到太阳的热度。

    江枝带着大家开始给红薯育苗。

    新开的梯田里挖出浅沟,泼上粪水,再将种薯密密排在浅沟中,盖好厚土。

    只等半个月后出苗,就可以吃红薯叶,三个月后就可以吃红薯根。

    原本有红薯玉米这样高产农作物出现,就能基本上解决了民众饥荒,可大燕朝的子民依然困在温饱问题上。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肥,品种差,导致红薯玉米产量低。

    最大的红薯也就手腕粗,更多的是还是大拇指粗细,像细细的树根。

    反正跟现代那些亩产五千斤,比人头还大的红薯不一样。

    不过,还是比亩产二百斤的小麦高粱苞米产量高,为农人最重要的粗粮。

    要想庄稼高产,就需要肥力。

    现在才几个人的粪坑粪水不够,麦地的地肥只有草木灰,红薯也只能用清粪水育苗。

    好在梯田新土都是地表带着腐质的土壤,第一年肥力不愁,以后就不能这样了,必须马上找到补肥的方法。

    没有化肥,只能用农肥,那就需要养家禽家畜。

    家畜就不用想了,两家都没有牛羊,剩下的粮食人都不够吃,猪就更养不起。

    虽然猪是杂食什么都吃,吃喂草也能活,可没有高淀粉吃草也不长肉。

    那就只有养鸡!

    自从躲到山上,最欢乐的恐怕还得是两家的鸡。

    为给巧云坐月子,家里养了五只老母鸡,可惜起山火那晚踩死一只,现在就剩四只。

    几只鸡满山遍野的跑,不用喂食,每天还能捡到一个鸡蛋。

    小满家为了给孩子和徐大柱养身子,也养了五只鸡,其中有一只还是公鸡。

    现在这只公鸡把两家母鸡都收为后宫,每天呼朋引伴,妻妾成群的进林翻虫子,比在村里逍遥自在。

    江枝就琢磨,这些鸡也太逍遥了,是不是有粮食了就多孵些小鸡崽养着,让它们的家族扩大?

    她的想法还没有实现,山坡上刚长出苗的庄稼就遭殃了。

    山坡上,足有十几棵才十厘米高的豆苗齐根断开,地上一片狼藉,叶片残破成米粒大小混在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