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操刀 > 第706章 收尾
    第706章收尾

    天边微亮,一丝儿鱼肚白出现在马大成的眼中。

    站在城楼之上,他能够清楚地看到对方连绵不绝大营之中的异样。

    偌大的营盘里,虽然炊烟袅袅,也能听到人喊马嘶,

    但给人的感觉却总是与往日截然不同。

    当然,这样的感觉,也就是那种老于军旅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李国华昨天晚上只怕就已经撤走了!”他突然道。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身边的安玄点头道:“对面的营盘没有了往日那种厚重的气氛,觉得浮,觉得轻飘!”

    “那是不是崔明他们也跟着一起跑了?”周致看了二人一眼:“要是他也跑了,你们昨天的布置,岂不是落在了空处?”

    “也有可能跑了!”马大成道:“但我还是觉得崔明会垂死挣扎。比方说,此刻的他,正埋伏在这个看起来已经空了的营盘之中。”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吗?”周致嘿嘿一笑:“他是想诱惑我们去攻击他,然后倒打一耙?”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马大成笑道:“李国华倒是想得美啊,一箭双雕之策。既利用了崔明他们掩护他的主力后撤,还不忘给我们挖这么一个坑。要是我们以为他们已经全部撤离,径直冲进他们营盘的话,崔明伏兵四起,先行歼灭我们出城的军队,然后再趁着混乱攻城。”

    周致点点头:“李国华那老小子阴得很,比令狐野还要阴,这样的招数,他还真使得出来!”

    “我去试一试!”安玄笑道:“我率骑兵出击,偏生不去攻击他们的大营,而是从一侧绕过去。”

    “正当如此!”马大成道:“一则可以试探出李国华到底在这最后一击之中投入了多少兵力,如果对方倾力投入,你马上远遁而去,如果他们投入力量不足,那就正好断其后路,全歼留下来的这路人马。”

    “那我去了!”安玄拱拱手,下城而去。

    片刻之后,蹄声隆隆,阳关左右两侧的偏门齐齐打开,一左一右两支骑兵自偏门之中策马奔出,先是汇集到了一齐,在那里探头探脑观察了一番之后,号角声中,竟然径直绕过了大营,向着后方狂奔而去。

    大营之中顿时骚动起来。

    李国华的大部队从昨天晚上开始撤离,但他终于还是为崔明的最后攻击留下了一点余地,这个诱使城内敌人来攻的圈套就是他设计的。

    马大成也好,安玄也罢,都是沙场宿将,大营是虚是实他们还是能判断出来的。

    结合当下的战况,马大成判断对方已经弃营而去,其实是一个常规操作,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大营之中埋伏兵马反咬对方一口,事实上对于大局并没有什么帮助,一个理智的统兵将领都基本不会这么做。

    所以李国华觉得对方还是有可能上钩的。

    因为此时的崔明,压根儿就不冷静了。

    正如他跟李国华所说的那般,失去了博陵郡的崔家,以后就只会成为无根浮萍,要寄人篱下了。

    如果能尽早夺回博陵郡还好,一旦长期夺不回来,那崔家的衰落就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崔明这是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态啊!

    也好,即便崔明将这五千披甲人全都葬送在这里,李国华也无所谓,他甚至还很贴心地为崔家又多留了两支世家队伍。

    这两个世家与崔家关系莫逆,相互之间多年联姻早成盘根错节之势,本来是想跟着李国华走的,但李国华一开口便将他们留了下来,却是让他们有苦说不出,拒绝的话,不仅是违抗军令,更是得罪崔明,只能咬着牙留下来。

    对于李国华来说,不将你们也弄得四五分裂,回去了之后跟崔家残余力量抱团,还是会对抗朝廷,自然是要趁着这个机会一劳永逸了。

    崔明知道再也不能等下去了。

    对方用兵极其老辣,这一招连消带打,可以说是一举便将埋伏在大营之中的兵马陷入到了绝地。

    “擂鼓,吹号,进攻!”崔明厉声喝道。

    鼓号之声齐鸣,大营之中数千披甲人再加上其附庸各部,自营中蜂涌而出。

    而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的,正是崔氏家主崔明。

    先天高手的威力勿容置疑,就像当初李大锤自阴平小道进攻蜀中一般无二,没有相应的高手抵挡先天高手的话,城池的阻挡对于先天高手来说,没有任何威胁可言。

    距离着城门还有百余步余,两枚长矛已经出现在崔明手中,手挥出,长矛如同流光一般直奔城门。

    城头之上,周致长笑声中挥手,同样两枚长矛飞出,半路截击,轰然巨响声中,四枚长矛在空中炸得粉碎。

    “崔明老儿,老夫来会会你!”

    如同大鹏展翅,周致凌空而下,手中竟然握了一柄大刀。

    而阳关数道城门尽皆大开,无数兵马自城内涌出,城上,一排排的弓弩手显出身形,羽箭铺天盖地般的射向下方。

    而在他们的身后,先前绕过去的安玄的三千骑兵,此时在确认了李国华所部已经撤离之后,更是绕了回来,直击崔明后路。

    阳关之中原本有三万余兵力,去了火山堡数千,上了虎啸原数千,阳关之中尚有兵马二万人左右,李国华主力在时,阳关守军自然不愿与倍数与己的对手在外发生野战,有险关不充分利用,那是傻瓜。

    可现在敌人已经是强弩之秣,而且士气低迷,自然要趁他病,要他命。

    往博陵郡城的大道之上,长长的队伍迤逦前行。

    李国华站在一处高地之上,脸色阴沉地看着阳关方向。

    “大将军,都已经布置好了!”一名将领小跑着到了李国华的面前,低声禀告道。

    李国华点点头:“你就留在这里,能收容多少就收容多少吧!如果北庭军不知好歹,不懂收敛,那也不妨给他们一记狠的,让他们多少也记得,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将领用力点点头:“明白了,大将军,我们跟元人拼命的时候,他们不过是一群马匪罢了,真拿我们当豆包,我会让他们知道我们是硬梆梆的石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