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若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没关系。”

    嫣然:“你确定?”

    她怎么那么不放心呢?

    曾经以为自己是最不靠谱的,见了姜若之后才知道人外有人。

    想做第一太难,想垫底也同样不容易啊。

    姜若道:“不就是一个德妃吗?她还不敢动我娘。”

    “为什么这么肯定?”

    原来,三公主的生母是已故的淑妃娘娘。

    淑妃是伴驾的时候,为皇上挡了一箭没的。

    彼时皇上还在潜邸,她死在了皇上怀里。

    那一年,三公主十二岁,淑妃才二十八岁。

    活人再厉害,和死人是争不了的。

    淑妃这个名号,是追封。

    谁也不会去触动皇上想起故人,德妃也不会。

    因为和死人争,只能输,不会赢。

    嫣然心中暗暗嘀咕,皇上那种人,会有人喜欢吗?

    说不定淑妃是被皇上拉来挡箭的呢!

    傍晚嫣然撵姜若走。

    姜若不走:“我被褥都搬来了。”

    “你家就没被褥了?”嫣然道,“晚上我没空搭理你,我要读书。”

    姜若满脸不相信,忽然想到了什么:“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话本子要偷看了?分享一下,我不告诉别人。”

    嫣然:“……我要好好读书,立志不成为你这样的人。”

    后悔,就是后悔。

    她怎么不一直高冷,拒姜若于千里之外呢。

    稍微软和了一些,就被她缠上了。

    嫣然把姜若推出门去。

    “那我明日再来,你不管干什么去,都等等我。对了,记得写信。如果带东西的话,告诉我一声,我也有东西要带……”

    嫣然翻了个白眼,等到姜若那夸张的华丽轿子离开后,她在门口纠结。

    是去唐家蹭饭呢,还是让人准备好炭火和肉,约崔小球爬墙来烧烤?

    白天热,但是晚上在池子边,凉风习习,来点小烤串,真香。

    正犹豫间,就见一顶青呢小轿来到了崔家的侧门。

    从轿子上下来一个婆子模样的人,和门房说了什么,就带着小丫鬟进去了。

    这婆子嫣然认识,是崔小球姨母跟前的。

    她定然是去寻崔夫人说话的,如果时间长些,喊崔小球来吃烧烤没问题。

    在崔家,除了崔夫人盯儿子盯得紧,别人没有约束崔小球的。

    嫣然一叠声让人准备烧烤的东西,然后走到墙边喊崔小球。

    崔小球院里的小厮小声地道:“姑娘,公子不在。”

    “哦,那等他回来,喊他来吃烤肉。”

    “是。”

    嫣然没放在心上,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盘算着还要准备点什么。

    忽然一只大鸟从天而降,落在了树上。

    嫣然顿时惊喜:“萧野!”

    一定是母妃给她带信了。

    不过千万别问她父王的近况,进京之后,她还没再见过父王呢,也不知道父王藏到哪里,在忙些什么。

    但是等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看的时候,眉头忽然就紧锁了。

    姜儿小心翼翼地问:“姑娘,是不是边城有什么事?”

    “母妃说,不给我做肉脯了。”

    姜儿松了口气。

    她还以为多大的事情呢。

    嫣然前些日子,是给唐星雅写信,说馋肉脯了。

    “母妃肯定出事了。”嫣然忽然道。

    姜儿被吓了一大跳:“姑娘,您别乱说话。”

    “肯定是。”嫣然激动地脸都红了,“你看这字体,比之前都潦草。而且母妃,根本不会拒绝我要求的。”

    母妃说,最近太忙,过一阵再给她做。

    可是不会的。

    母妃再忙,她都开口了,哪怕自己不睡,也会把她喜欢吃的做出来。

    之前她说想喝母妃做的银耳羹,母妃救人一夜没睡,回来后先去厨房熬上了粥才回去歇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