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863章 刺激了
    大臣们听了,有的面如白纸,有的挤眉弄眼,有的低着头不知道想什么。

    冯去疾面色如常,他一直都在想,皇帝这个年轻人,上了台居然能这么沉得住气,臣子们表面上乌泱泱一大群山呼陛下万岁,背地里各自为政,根本对皇帝的新政出手帮忙。

    本质上,还是皇帝无为的政策触怒了那些权贵们。

    之前冯去疾就觉得皇帝真是有意思,不对他低头,不和大臣们妥协,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稳坐高位。

    皇帝手里只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帝国的军队。

    然而治国的本质是分羹,不是打架。不给兄弟们分吃的,没人愿意维护他的利益。

    大臣们根本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配合新政。

    冯去疾本来还在感叹,这皇帝真能忍,居然到今天都没出手。

    今天听到皇帝沉不住气,这般发威,冯去疾那可是偷着乐了。

    没人能在长期的压力下一直撑着。

    压力压力,只要承受了,就总有想要释放的那一天。

    这就是自然规律。

    皇帝绷不住了,冯家就能动手了。

    王绾自然是看到了另一边的冯去疾在笑,他意味深长地望了冯去疾一眼。

    老丞相还是颇有威严,这让冯去疾感到有些不自在。

    冯去疾对老上司,一直是很气的态度。

    但是老上司对他可不是很气,经常和皇帝联合起来镇压他。

    得亏他是个明事理的人,否则大秦的朝堂早就被分裂了。

    哼——

    冯去疾撇过头去,对王绾的凝视选择不理睬。

    大臣们平日里一个个唯马首是瞻习惯了,在朝堂上也不好表示。

    张苍听得出,皇帝打算对那些小人出手了,他自然心里高兴。

    看来秦国朝堂接下来要好好清洗一番了。

    上卿茂颤颤巍巍半天了,他脖子后面冒了不少冷汗。

    他心里感慨,皇帝毕竟是皇帝啊,名正言顺的皇帝。他只要张张口,无数人想要为他效力。

    这些宗族大臣们,说到底心不齐啊。关键时刻总感觉靠不住,这种时候,不是应该来个人起个头,呛皇帝两句吗?

    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

    上卿茂前后左右环顾了一圈,发现所有人都低着头。

    而皇帝坐在高座上,像是看着将死的敌人一样低头静静地凝视着全体朝臣。

    上卿茂有些气愤地抬眼偷偷瞄着皇帝,这偷瞄皇帝,看着看着,上卿茂发现皇帝那对寒冷的眼神落在自己的身上,冷不丁上卿茂觉得身子一冷。

    上卿茂赶紧低下头来。

    低头的瞬间,上卿茂那是满脸通红。

    仿佛做错了不该做的事情,非常羞愧。

    秦二世望着上卿茂,他顶着一张和他老父亲差不多的脸,看起来沉稳庄严,有着极好的模样,当之无愧的王室代表,但可惜脑瓜子里没有太多东西。

    上卿茂是一个守旧的老贵族,他可不愿意革新。

    比起一百年前秦国的老贵族来说,现在的这些贵族们,早就没有了风骨。

    有的贵族连最基本的咸阳交通规则都不遵守,仗着自己是王室宗亲,为所欲为,车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让他们捍卫贵族的尊严没功夫,若说捍卫“刑不上大夫”那就精力无穷。

    殿里的气氛一度吊诡起来。

    张苍算是看透所谓的朝廷了,上朝会根本不是用来治理民生的,是用来权力斗争,划分利益的。

    官府设置也不是为了给民众解决问题的,是为了建设起来给皇帝看,给那些想着要名留青史的人看,是为了让一些人有一碗饭吃。

    百姓们全靠自己的手脚吃饭,真出了事,谁也指望不上。

    皇帝改革确实是要为了民,可是他得首先保障他自己的地位,保障他的权力,保障听从他的话的人执政,因为只有做成这些事,他才能执行改革的内容。

    然而做改革的准备工作要花掉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而真正的改革还在路上。

    萧何则有些紧张,还有些生气和无奈。大家就不能好好上朝吗,好好做事吗,为什么非要每天斗来斗去的呢。

    这样有意思吗?

    萧何领悟着一些《为吏之道》上没写的东西,他的额头已经开始布着皱纹。

    作为一个不喜欢和人起争执的廷尉,萧何只想秉公办事,从自己做起,带头不受贿赂,不给人行方便。

    但是现在发生的状况,正和他最初不愿意来到秦国做事的心态一样。

    秦国的朝廷是有问题的,从商鞅变法时就根子上坏了,不把人当人,把人当畜生。

    使劲拼命的压榨。

    所谓的官僚政治,确实给了很多庶民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成为皇帝身侧的人。

    所谓的军功爵制,也让底层人能够有机会成为大将军。

    但是这两个制度,本质上是驱赶大家都要努力,都要争抢,都要竞争。

    坏就坏在这里。

    朝堂上每天都在争来夺去。

    皇帝整天和大臣争权力。

    可是他萧何却知道,他没资格指责皇帝不务正业,正是因为皇帝每天和这些大臣斗争,确保他的地位最高,这样皇帝才能保护自己。

    每次看到皇帝和权臣斗争,萧何就感到内疚,因为他帮不上忙。而且皇帝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清理道路,他必须得更努力才能行。

    萧何一坐廷尉这个位置,再配上蒙毅,等于给廷尉里里外外都清理了一遍。

    也就是说,整个廷尉府所有的法吏,全部都是秦二世的人。

    掌控了这个机构,不愁未来不能施行清明的吏治。

    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可章邯就在一边看好戏了。

    作为帝国的九卿之一,负责皇帝财库,修建秦始皇陵。

    他却是和那些退休的达官贵人、隐居幕后的贵族、富商、世家来往最为密切。

    有时候扶苏都怀疑,章邯有一天会授那些达官贵人和幕后官贵们的人的心意把自己给干掉。

    平时朝会上没什么生气,臣子们连说话都没力气,可是一到了皇帝宣布退朝,臣子们一个个眼神发亮,迈着轻快地步伐就往宫外奔跑。

    朝堂上总是死气沉沉,大家都不说话。大臣们好似夏天躺在河床里漂浮的遭了瘟疫的死鱼一样,都翻着白眼,肚子向上挺着。

    扶苏望着臣子们总是这样,连无奈都没有,他早就习惯了。

    清流们做不了大官,导致的局面就是这样。

    这种局面下,如果皇帝是个头脑清醒并且不愿意让这些人继续在位,臣子们就会抓狂,想要把皇帝从位置上薅下来。

    但如果皇帝是个自大狂,那朝堂上气氛就好了,人人都欢呼陛下万岁,朝堂上一片欢喜局面。

    秦二世能怎么样呢,他只庆幸自己不是个昏君。

    但是今天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今天被扶苏这么一顿威吓,大臣们竟然一个个破天荒的有了生气。

    上卿茂经过再三揣摩,竟然主动站起来来问说,“陛下日前提到扩建生态科技城的事,微臣以为,此事大有可为啊。”

    “一个作坊一个月就能生产两万匹布,长此以往,那帮庶民们根本不用再喊冷了。”

    上卿茂微笑着,“微臣请命,愿意带头在南阳郡建立一座生态科技城。”

    “这南阳郡,原本是韩国的地界,毗邻着楚国,还靠近巴蜀两郡。如果能在这里建设一座生态科技城,一定能为陛下赢得民心和威望。”

    “那些黔首们,最缺的不就是衣食吗?解决了衣食,那些黔首们自然个个都拥护陛下啊。”

    上卿茂笑着,脸上似有一朵花。

    张苍望着上卿茂,惊讶地张大嘴巴。

    他万万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还有这样的一面。

    张苍忽然间想起皇帝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当时只觉得恒阳太子不务实,如今再想想,皇帝那可真是把人和事都给看透了。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愿意醒来。”

    接着,让人感到咋舌的一幕又出现了。

    上卿茂忽然间倒戈相向,靠着秦二世说话。

    那一刹,所有人仿佛回到了当初太上皇当政的一段时期内。

    大家都是看皇帝脸色说话,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那种人声鼎沸、群情激动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

    章邯哪里想到,上卿茂居然先他一步倒戈相向,这个不要脸的人。

    昨天下午没出事情前,他还和自己喝茶说皇帝的坏话呢。

    这会儿就开始支持皇帝的构想了。

    章邯紧跟着说,“陛下,臣请陛下先把这些布匹拨给修建陵墓的刑徒们吧。刑徒们大都是犯了小错,修建陵墓却无有家人送衣食。”

    章邯说着,竟然当堂流了两滴眼泪。

    “臣恳请陛下体恤这些刑徒,先给他们做一身衣裳吧。”

    上卿茂听着,都要吐出来了。这个老匹夫,昨天他还给我说皇帝虚伪,对恭恭敬敬做事的臣子们苛刻至极,一点错都不允许犯,却虚情假意给那些和他没关系的庶民百姓送衣服。

    大臣们,大多都像是章邯一样,对上卿茂的突然叛变感到气愤。

    冯去疾看似仍旧端坐着,可是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这帮人,真是死性不改。

    好在老夫的举止明面上没有过错,皇帝挑不出自己的错误来。

    冯去疾默默流着汗。

    做皇帝的岳父,容易吗他。

    周青臣跪坐着,他感到自己的耳朵里好像飘进去了什么惊雷。

    所有人都惊慌不安地望着上卿茂和章邯。

    每个人心里都在痛斥这两人。

    “真是墙头草。”

    随即,冯去疾开口说话了。

    “陛下一心为民,臣等自然全力辅佐。只是陛下,光是建立城池,难道接下来不改造城池了吗?”

    冯去疾也是被逼的紧,忽然间灵机一动。

    干嘛不趁着这个档口,让皇帝同意动工了,只要动工,就要用人,只要用人,就要花钱,只要花钱,那大家伙不就有钱分了吗。

    那些世家大族和富商豪强们的问题不就被解决了吗。

    秦二世听到这话,还未开口,张苍却站出来阻止。

    “帝国现在民生要紧,解决吃饭的问题才最要紧。建立生态科技城,为的是发明技术,本质上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

    “把国民的精力花费在改造城池上,这不就和当初太上皇执政时期一样了吗。国家只是一个劲的虚耗民力,这不就是舍本逐末吗?”

    “要是这样帮助民众的话,我看这生态科技城不用修了。”

    张苍语气非常严厉。他完全是被今天大臣今天忽然间变脸弄得气愤不已。

    怎么这会儿一个个都变成好人了。

    之前不是都不吭气吗?

    岂止张苍气愤啊,这蒙毅也坐不住了,他真的是受不了小人那副嘴脸。一下左、一下右,没个定性。

    就这样的人还做三公九卿,传出去不是给帝国丢脸吗?

    只是张苍这般严厉的语气,竟然是对当朝丞相的。

    这让蒙毅一时间犹豫自己要不要附和他。

    结果冯劫听到这话,一下炸毛了。

    皇帝从乡邑地方带回来那几个屁事不懂的年轻乡巴佬总是和他父亲作对,冯劫一直忍耐着。

    本以为忍耐和退让能让这些家伙们尊重他们冯氏,结果他们还越发地骄傲自大了起来。

    这可是在朝堂上,公然指着他父亲的鼻子咒骂,这不是不把他们冯氏当东西吗?

    要不是他父亲苦苦支撑,今天皇帝这位置能坐得稳?

    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搞不清楚,凭什么这么说他父亲。

    “大司农,丞相贵为诸臣之首,你怎么能这么对丞相说话呢?”

    “你眼里还有没有尊卑之分?身为大司农,就应该只负责好自己主管的农业。竟然对丞相指指点点,哪有做臣子最基本的礼节?”

    朝堂上一下子变得刺激起来。

    大家的心都莫名的躁动起来。

    冯去疾擦汗,这个笨蛋儿子平时窝窝囊囊的,怎么今天这么勇敢。

    “好了,你不要徇私。让大司农说他的。”

    冯去疾试图安抚儿子。

    冯劫咬着牙,愤愤地望着张苍,他的眼睛里好像带着两把刀子。

    张苍被冯劫这眼神看的,也是心里有些哆嗦。

    他们两当初都跟着秦二世上过战场的啊。张苍督战的,而冯劫就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

    冯劫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那在战场上也是杀了不少人的。

    张苍记得那些个画面,对于冯劫他一向是礼敬的。

    张苍一时语塞,可是大夫茅焦却站出来说,“这叫什么话。什么时候议论政事竟然扯到了官级。这可是陛下眼前。”

    “如果质疑丞相的意见,就是不尊重丞相了。那如今在座的各位不都是有罪之臣了?”

    冯劫皱眉,“茅大夫这是何意?”

    “若是按照冯御史的理由,这大司农质疑丞相的意见就是不尊重丞相,那满朝文武面对陛下之前的想法都不响应,这岂不是看不起陛下?”

    此话一出,满朝的人脸色唰地变了。

    冯劫这才知道自己话说的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