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朱元璋在栖霞这边,特意设置了一个千户所。

    调了一些兵丁过来。专管防卫之事。

    还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就连那些火药匠,一样如此。

    只能说他们是三生不幸,今生竟会做火药。

    虽然待遇不菲,却几乎是丧失了全部的自由……

    毕竟,火药实在是顶级的战略物资,必须严格保密。

    ……

    春和大学在矿山,已经有了一个常驻的营地。

    用树枝,搭建起许多临时窝棚。

    附近有个冶炼作坊。

    旁边又新建了印刷作坊。

    一众学生得知此事,丝毫不懂得担忧,反倒欣喜异常。

    一位面容清秀的学生说:

    “院长,听闻您要改良活字印刷术啊!我还没见过呢~”

    另一个孩子,问出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道:

    “改良之后,书会便宜些吗?”

    陆知白微微一笑,道:

    “若活字成功改良,自然会使印刷行业发展。”

    到明朝中期,活字印刷术才有进展,现在还是以木刻雕版为主。

    他又回答道:

    “至于书籍价格,暂时恐怕不会便宜。

    还需改进造纸术,这个,接下来再说……”

    众人纷纷点头,交头接耳,皆对此次改良充满了期望。

    学生们很积极的样子。

    于是,便新增了临时课题。

    大家根据兴趣意愿,分成两个组。

    分别去给新式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项目打下手。

    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诸多的疑问。

    由工匠师傅,或者陆知白来讲解。

    而入学这段时间,夏原吉已经是练出了一身速记的本事。

    他或许从《送东阳马生序》得到了启发,跟随陆知白左右。

    包里总是揣着本子和铅笔,时不时的,便掏出来记一些东西。

    学霸中的战斗机!

    因此,便会有许多同学来向他请教问题。

    有些能从笔记中找到答案,有些则不能。

    夏原吉就把这些问题、提问人,收集起来,在晚饭之后,集中向陆知白请教。

    若是问问题的学生没来听课,夏原吉就找机会,同他讲清楚。

    如此一来,他发现自己对一些知识点,掌握得又快又牢。

    陆知白笑道:

    “你知道费……讲课学习法吗?”

    夏原吉摇头道:“愿闻其详。”

    陆知白说:“就是说,给别人讲课,自己也能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最好让根本不会的人听,如果不能给奶奶讲清楚,就说明没有真的理解。”

    他一拍脑门,便决定加一门课,说:

    “多亏提醒!就再加一门‘演讲’课吧……”

    具体的细则,就是每天,每个学生,都要当众发表一段演讲。

    一开始是不限主题的。

    而且两组学生,刚好可以互相交流,讲彼此学的知识。

    夏原吉疑惑道:“我们还要学演说……”

    陆知白昂首,点头,笑眯眯道:

    “是啊,以后我们要舌战那些儒生,不先练嘴皮子怎么行?”

    夏原吉:“……”

    陆知白眼睛一眯,说道:

    “大家有空可以和那些商贾多交流,好好学学。

    切莫小瞧了这些商贾,他们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积累了太多实用的经验和智慧。”

    夏原吉微微颔首,却有些疑惑,道:

    “天下读书人,本是一家……”

    陆知白笑了笑说:“那是以前的事了。”

    他言尽于此。

    总之,程朱理学被老朱钦定为正统,很多其他儒家学派,就逐渐没落了,只能流行于地方。

    不过,也未必会一直如此。

    毕竟他横空出世了嘛~

    陆知白语重心长地道:“经世致用的学问,一定要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

    这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世界这么大,你晓得其他地方在发生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