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臣听闻近来驸马售卖话本,内容粗俗不堪,胡编乱造!

    唯恐有祸乱人心之虞,还望陛下明鉴,以正视听。”

    实际上,朱元璋早就收到了相关的弹劾奏章,对此并不意外。

    涂节发声之后。

    御史们纷纷附和,言辞激烈地指责陆知白。

    “陛下,驸马此举实在有失体统,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形象!”

    “是啊,陛下,这些粗鄙不堪的话本会误导百姓,败坏风气,有伤教化!”

    朱元璋的表情,深不可测。

    他淡淡的问道:

    “驸马,你有什么话说?”

    然而。

    这淡漠的样子,却让有些大臣,心中微微凛然。

    话越少,事越大!

    这件事,肯定是会影响陛下对驸马的好感……

    朱元璋其实是不知说什么好。

    原本,他对陆知白寄予厚望,瞎子都能看出这位驸马圣眷正隆。

    可如今,陆知白售卖的话本,竟是过于通俗了,不堪入目!

    这无疑,让那些文人墨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兴奋不已,纷纷扑上来指责。

    才短短几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发起弹劾。

    一副正义凛然、痛心疾首的模样。

    仿佛陆知白凭一己之力,断绝了大明的文脉。

    众目睽睽之下,陆知白神色镇定。

    他出列,行礼,不卑不亢道:

    “陛下,话本自古即有,乃是百姓日常生活之调剂。他们生活劳苦,我叫人写点东西,给他们找些乐子。这有什么错?

    儿臣不解,此等小事,何至于让众位大臣如此动怒?”

    朱元璋听了,微微哼了一声。

    他何尝不知,这些人为何弹劾陆知白?

    严格来说,此事可大可小。

    只不过,陆知白创办学校,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办学,便会有弟子。

    学问如果发扬光大,跟随者就会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自然会动摇儒学的地位。

    这也不是必然发生。

    但显然,那些儒生想要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

    可朱元璋听着这些弹劾之言,脸色实在好看不起来。

    他只觉得,脸上犹如被人狠狠地扇了无数个耳光,火辣辣地发烫。

    一股难以言喻的羞耻感,还有愤怒,从心底油然而生。

    涉及文化之事,他向来格外敏感!

    毕竟他出身布衣,幼时未曾接受正规教育。

    这是他一生的痛,也是那些文人儒士私下嘲笑他的把柄。

    此刻,或许就有人在心中笑他是没有文化的泥腿子!

    故而。

    朱元璋确实对陆知白的行为,有些不满。

    可是理智告诉他,陆知白又没做错什么,只是那些儒生,实在太爱上纲上线了!

    问题在于。

    眼下这场景,要如何收拾?

    纵然,把他们全都打一顿,甚至是可以贬谪、砍头。

    但流言蜚语,就像梅雨天的霉斑,蔓延得飞快……

    该死的,你们有文化就了不起啊?

    朱元璋目光冷冷的,张口道:

    “涂节,你讲清楚,到底要弹劾什么。”

    涂节不慌不忙地说道:

    “是,陛下。驸马此言,乃是强词夺理。”

    “他毕竟,是皇亲国戚,又任工部侍郎与春和大学副院长。

    身为帝婿,自然当为天下表率,岂可带头发扬这等……”

    他巴拉巴拉的,说了好多,批判起话本的内容来。

    朱元璋听着,太阳穴突突直跳,压不下火气,烦躁地摆手道:

    “住嘴!少在这里学蝲蝲蛄叫!”

    涂节一下子像是被噎住了似的,登时住了口。

    陆知白不徐不疾地说:

    “真是怪哉,我怎么就影响民生了?陛下,儿臣的话本在民间好评如潮,声望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