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 第740章 试车!
    陆游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刘禅便笑眯眯的看着他。

    “务观啊,如果这个蒸气器由行知单独负责的话,那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可就没你的份儿了哟?”

    看着笑眯眯的刘禅,陆游的心里那是相当的无语。

    我刚用这一招来考验过沈行知,您现在就把这一招又用我身上了?

    我能怕这个?

    “官家,军器监里面可不止这一项研究。

    就算不参与蒸气器的研制,臣也有自信,以其他的项目赢得奖赏。”

    陆游这么一说,刘禅便转头看向了沈行知。

    “你有自信单独完成蒸气器的改进吗?”

    “官家放心,臣就算豁出去性命,也一定尽快完成蒸气器的改进。”

    见沈行知直接指天为誓,刘禅赶紧说道:

    “朕不要你的命,朕只要你按上就班的研究就行。

    至于到底是一年搞出来,还是两年搞出来,哪怕十年,朕都等的起。

    包括钱的问题你也不用担心,哪怕朝廷没钱了,朕也会继续支持你。

    总之,绝对不能为了抢时间或者为了省钱而冒险。

    听懂了吗?”

    刘禅的话说完了之后,沈行知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我沈行知何德何能,能遇到这样除了哐哐给钱之外,啥都不管的官家。

    家祖沈括要是生在这个时代,估计做梦都得笑醒了吧?

    等沈行知红着眼谢恩之后,刘禅直接一手一个拉起了他和陆游俩人。

    “务观,朕答应你,把蒸气器交给行知独立改进。

    但是,你也别想置身事外,也要随时盯着项目的进度。

    朕早已经准备好了两个爵位,等着你们来拿。”

    .......

    一年半以后!

    绍兴十九年三月十七,晨!

    太阳刚刚爬上枝头,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便离开了汴京城。

    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刘禅那辆四轮马车。

    马车上面,坐着刘禅和岳飞俩人,还有在一边服侍的刘童博。

    在他的车子后面,是太后、皇后以及后宫嫔妃的车驾。

    再之后,则是大臣们的车辆。

    车队离了汴京城之后,便来到了城郊刚刚建好的一座超级巨大的车站。

    原来,早在半年之前,沈行知就已经找到了改进蒸气器的办法。

    华夏历史上,玩风箱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从最初的人力,再到畜力,一直到后来的水力,各种类型的风箱早就被华夏先民们玩出了花儿。

    以前只不过是没有想到过蒸气而已,但刘禅提供的图纸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最大的难点其实已经没了。

    有朝廷和高软软的无限钱财支持,一年的时间里,沈行知带着工匠们搞了几十台原型机。

    不断拆解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蒸气器在推动一次活塞之后,必须等待冷却之后,才能再次运行的办法。

    而这个办法同样简单,无非是多加几个水箱,让热水和凉水循环起来。

    而让水循环起来的办法,他们同样无比熟悉,甚至日常都在使用,比如压水井。

    当然了,加上去的这一套水箱,还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冷凝器。

    解决了活塞的往复运动之后,整个蒸气器的效率,直接提高了五倍不止。

    因为这个成就,沈行知成了大宋最年轻的侯爷,机武侯!

    而陆游则因为火炮和蒸汽器的两项成就,成了大宋最年轻的公爵。

    刘禅取襄助武备之意,封他为武襄公!

    对于俩人的封赏,朝中的大臣们牙都快酸掉了。

    但压根儿没人搭理他们,试车成功的当天,高软软和赵鼎俩人就各下了五百台的订单,用在他们的矿山上抽水。

    但他俩还不是最大的户。

    最大的户,是陆游。

    或者说,是军器监。

    为了早日完成高软软和赵鼎的订单,刘禅大手一挥,军器监马上扩建。

    但陆游压根儿没打算像以前一样,把军器监建在有水流的地方利用水力。

    他的想法,是趁着这次机会,直接把军器监扩建到各个军事重镇。

    至于钻床之类的机械所需要的动力,则全部换成蒸汽器。

    也正是因此,他们本身反而成了蒸气器的最大户。

    对于陆游的这个想法,刘禅和岳飞俩人当然举双手赞成。

    高软软和赵鼎俩人虽然不乐意自己的订单被延后,但也知道孰轻孰重,自然没什么异议。

    但是,沈行知撂挑子了。

    用他的话说,蒸汽器我已经搞成了,现在我要认真想一想,怎么把这玩意儿变成一辆车。

    至于军品监的扩建,以及蒸汽器的生产,就麻烦武襄公大人多操心呗?

    对于沈行知的这个提议,陆游一边大骂他不当人子,一边给他拨了五百个工匠,又给了个单独的院子。

    就是在这个院子里,沈行知用三个月的时间,试过无数方案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个车子放在轨道上跑。

    他这边确定了方案,并且搞出来第一台样车之后,赵鼎直接征调了三十万民夫。

    不是劳役,而是发工资。

    一天三百文,工钱日结,还管饭。

    正是冬日农闲之时,而且给现钱,还管饭,征调来的民夫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而且,郑州与汴京之间几乎全是平原,施工难度并不大。

    至于所需的铁轨,更在有全国的钢铁厂紧急供应。

    各方配合之下,仅仅三个月时间,一条从汴京到郑州的长达四十公里的铁路,便被这么搞了出来。

    而今天,正是这条铁路第一次通车的日子。

    与刘禅、岳飞等人的激动、兴奋不同,大部分的大臣们对于这所谓的试车,其实心里是颇为不以为然的。

    半年前,因为那个所谓的蒸气器,陆游和沈行知俩人,一个封了公爵,一个封了侯爵。

    陆游那家伙才二十四岁,他娘的就成了公爵了。

    沈行知虽然是个侯爵,但他才二十二岁。

    这他娘的,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他们今天之乐呵呵的跟着来,是因为刘禅为了这一次的试车,破天荒的给所有大臣按照品级不同,分别赐了一到七朵不等的郁金香。

    当然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想来看笑话。

    万一要是试车失败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种想法,在他们进到车站里面,看到整整齐齐排成一列的二十辆蒸汽车之时,达到了。

    他们眼前的蒸汽车,仅仅一个车头,便有三米多高,长度更是将近二十米。

    更不要说,那车头后面,还挂着十几节的车箱。

    这样的庞然大物,真的能跑起来?

    狗都不信!

    看来,今天真有大乐子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