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团宠小女喜种田 > 第375章   人尽其用
    冯老太也是惦记,今日都没去包子铺,留在家里做针线,但缝一针往外看一眼,惹得怡安都跟着焦心。

    于是,她就闹着奶奶到隔壁去玩儿。

    钱夫人对新家是满意之极,不说这处巷子闹中取静,位置好。

    只说这院子前后小三进,第一进放车马和下人,第二进他们夫妻带着儿子住,以后儿子成亲娶了媳妇儿也足够了。

    三进留给闺女,别管是卧房,会,还是布置书房和绣房都很宽敞。

    当然,书房和绣房,闺女不见得能用上。

    但装个门面,也要有啊。

    这次,钱夫人母女在北地带了七八个家仆过来,男女老少都有。

    原本留在简家庄子上,这会儿有了新家,也是高兴。

    里里外外,打扫擦抹,归置行李,忙的脚不沾地。

    巷子里其余几家,看到这院子换了新主家,还很是惊讶。

    后来听说钱家是开镖局的,儿子也在戍边军当官儿,就一脸的原来如此了。

    武人悍勇,当然不怕任何忌讳了。

    钱夫人为人也热情圆滑,挨家送了点心,话里话外又透露了几句,同简家是通家之好,邻居们也就更气了。

    北地的习惯,但凡家里有喜事,都是要吃饺子的。

    所以,钱家中午这顿饭就定了饺子。

    怡安被委以重任,负责调馅儿。

    她借口外边买的萝卜不好吃,让春分回家抱了一个过来,加上羊肉,调了半盆羊肉萝卜馅儿。

    萝卜多,羊肉少,煮出来,就是面皮包着一个肉蛋儿。

    咬一口,一包油儿,别提多香了。

    红英一个人就吃了一大盘子,气的钱夫人恨不得给闺女两巴掌。

    不是舍不得给闺女吃,她是担心闺女把胃撑大了,以后变成饭桶,到哪里做,或者以后嫁人到婆家,都要被笑话。

    众人将将吃完,隔壁的小江跑来报信儿说先生回来了。

    钱夫人立刻让人把留出来的生饺子煮了两盘子。

    冯老太和怡安端了饺子,告辞回了自家。

    简大成也刚刚洗漱换好衣衫,见到饺子,他也没气,一口气吃个饱足,然后才同眼巴巴的老娘和闺女说道。

    “吏部重新派了官,我被分到了户部,六品主事,专管京都附近的粮田。”

    六品主事?

    专管农田?

    冯老太和怡安都是听到高兴坏了,一个高兴儿子一下做了六品官,一个则高兴老爹终于找到了最擅长的差事。

    “恭喜爹爹,以后可以大展身手了。”怡安第一个给老爹道喜,笑道,“我明日给爹多缝几双鞋,省的爹忙起来,又要几日走破一双鞋了。”

    冯老太也是笑着嗔怪孙女,“你别这么说你爹,他那是尽心尽责。当官的都像你爹这般,老百姓可是不怕没有好日子了。”

    简大成捧了老娘一把,“还是娘知道心疼我,不像妞妞这个没良心的。”

    怡安拿乔,抱了膀子,抬头噘嘴,“爹这是嫌弃我了,那我以后不帮助爹收拢人心了。”

    “哎呀,我闺女最是大度了,爹是开玩笑的!”简大成立刻改口,讨好闺女,“这样,爹领了第一个月俸禄,给你买个好镯子,怎么样!”

    “哼,这还差不多!”怡安冷哼一声,这才算原谅了爹爹,惹得众人都是笑起来。

    简大成三日后去户部报道,倒也不急于一时。

    一家三口吃了饭,闲话了好一阵,冯老太惦记包子铺,出去逛了一圈儿。

    怡安就同爹爹说起,“爹,你这差事,怕是宫里那位插手了,否则不能如此合心意。那位怕是也想掂量一下,看看爹爹是不是有真本事。”

    简大成点头,“我也猜到了,但我这几年在塞外,可不是吃喝玩乐了,论起旁的不成,种粮食我最熟悉。”

    这倒是,虽软不算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了戍边军几万人,但起码功劳有七分。

    这是整个戍边军都承认,并且感激的事实。

    怡安也是与有荣焉,爹爹没有家族支持,全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如今。

    只凭这一点儿,已经完胜朝堂上大半的官员了……

    第二日一早,简大成就带了大江小江,还有两个老兵,出城去考察去了。

    一连两天,在去户部报道之前的前一晚,他终于回来了,但眉头紧皱,不算高兴。

    怡安好奇,问询了两句。

    原来是京都往北的这个县城,居然大半种的是土豆。

    原因居然县衙要求的,摊派任务。

    要知道,戍边军每年换给朝廷的良种,实在不少。

    而且一换就是六七年了,足够让整个南周各地,把低产的谷子和高粱替换下来。

    但京都这边不知道怎么安排的,居然没有种玉米,反倒种了土豆。

    土豆虽然顶饿,味道也不差,但做个冬菜还行,到底不顶粮食啊。

    而且秋日收粮税时候,百姓要用什么交税?

    怡安不想爹爹犯愁,就劝了几句,“爹,我们家里刚到京都,很多事不清楚。您先别多想,明日去上差,有机会打听一下再说。”

    简大成当然也知道,这么个道理。

    但想起白日里,蹲在路边的老农满脸愁苦,不知道秋日时候要如何,他就跟着着急。

    第二日,一早起来,简大成就收拾妥当,带了大江小江去衙门报道了。

    中午时候,怡安惦记爹爹第一日上差,和同僚相处如何,就想送个食盒过去。

    结果小江却回来报信说,“先生被皇上招进宫里去了。”

    这下,怡安不淡定了。

    不知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上差第一天就找老爹谈心?

    这是给老爹撑腰,还是给老爹招人眼红呢!

    可惜,人都进宫了,她除了心里抱怨几句,也没别的办法。

    幸好,还有红英这个活宝在,借口说没有衣裙穿,硬是扯了她上街去买买买。

    怡安没有办法,带了牛嬷嬷和秋分,带她在附近街路逛了逛。

    结果,两人没买一块布料,反倒买了一堆的小吃……

    回到钱家的时候,钱夫人一脸的果然如此,让怡安脸红。

    只有红英这个厚脸皮,笑嘻嘻还要往老娘嘴里塞糖炒栗子!

    这般混到晚上,怡安终于等到了从宫里回来的老爹。

    不等她问询,老爹就说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