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陈可平同志的首肯,又有徐启迪和辛安国的大力支持,两个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团中央这边,书记处会议当场决定,希望工程以团中央为主来搞,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团中央最重点的工作之一去推进落实。
刘弘毅也不气,在团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谈了许多具体落实的措施。
首先就是宣传。
希望工程要落到实处,宣传是最重要的工作。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么回事。
原时空,希望工程在1989年正式启动,本时空因为刘弘毅的干预,提前了七年启动。在宣传上,难度还是不一样的。
1989年的时候,电视机已经开始普及,不少殷实家庭,电视机已经成为标配。
但现阶段,不要说电视,就算是收音机,也是稀罕物,部分城市家庭有收音机,大多数农村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
因此,希望工程的宣传,主要还是靠报纸和广播电台。
书记处的一位同志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向上级打报告,请求把这个工作列为党政机关的常规工作之一,发动整个体系的力量来进行宣传。
贺雄比较心动,被刘弘毅很委婉地否决了。
他认为,这样一来,极有可能在下边演变成为硬性摊派任务,部分地方的领导,为了落实上级的要求,说不定会“逼迫”党政机关的干部们强制性的为希望工程捐款。
这会严重影响到希望工程的形象和公信力。
在刘弘毅的记忆中,1987年,江口发展银行成立,是全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且上市的商业银行,前身叫江口联合信用社。
因为当时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股票,所以江口发展银行的股票在发行之初,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几乎就没什么人去买。
江口市政府当时就进行了硬性摊派,每个国家干部,必须购买二十块钱的江口发展银行股票,直接就在当月工资里扣除。
这个事,引发了一些不好的舆情,被不少干部诟病。
当然,后来大家都“痛恨”强制摊派金额太少,为什么不扣一年的工资?
果真如此的话,岂不是一夜暴富?
要知道,江口发展银行的原始股票,二十年时间,涨了一万多倍。
据说有一位女干部,党性极强,响应国家号召,将所有积蓄全部买了江口发展银行的原始股,退休的时候,成为亿万富豪,坐拥上亿资产。
但这种情况,刘弘毅还是不想看到发生在希望工程上边。
毕竟这是纯粹的慈善事业,不可能有几万倍的回报。
刘弘毅提出来,现阶段的宣传工作,主要还是靠报纸,尤其是党报宣传。一般来说,哪怕是最基层的大队支部,都会订阅党报。另外就是,该书记的建议,可以放在团委系统施行。
各级团委机关,应该将希望工程的宣传工作,作为重点来抓。
各地团干,要深入党政机关,厂矿单位和基层,进行全面的宣传,争取形成一个全国办教育全民办教育的风潮。
贺雄认可了刘弘毅这个观点。
刘弘毅提出来的第二个重要建议,就是要提前摸底。
按照陈可平同志的指示,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工程首先在宁州市进行试点。刘弘毅估计,这个试点工作,可能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完成。
这段时间,也不能干等着。
各级团委机关,要利用这段时间,对本地的特困户和山区、偏远地区学校的情况,完成摸底。
等希望工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之后,来自各界的捐款,就能按需分配,尽快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
听了刘弘毅这番话,一位书记忍不住说道:“小刘书记,你就那么确定,这个希望工程,一定能够得到上级批准,在全国铺开?”
他没有当面觐见过陈可平,并不知道陈可平同志的具体态度。
但此前得到的消息,是陈可平同志对这个工作不支持。
现在刘弘毅虽然说已经得到批准可以试点,不过在这位书记看来,这有可能是陈可平同志给镇南省委第一书记邰正阳同志一个“面子”。
毕竟是省委一把手,想在自己的辖区之内搞个捐款助学工作,也不算多大的事儿。
硬生生地否决掉,也不是那么妥当。
类似这样的情况,以前又不是没有过。
试点试点,试着试着,就没有什么下文了。
何况邰正阳年过七旬,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离休,那这个试点工作,就更加有可能叫停。
刘弘毅微笑答道:“周书记,我确定!”
“陈可平同志虽然指示说,先在宁州试点,但他老人家的意见,是倾向于办好这件事的。毕竟大力发展教育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好吧,这里那么多人,只有你觐见过首长,当面聆听了他老人家的教诲,既然你这么说,别人自然也是不好再怀疑的。
徐文心插口说道:“周书记,各位领导,我父亲对这个工作,是相当支持的。”
这下,大伙儿就更加无话可说。
实际上,只要陈可平同志不强力反对,那这个工作,就是徐启迪在具体负责,换句话说,今后怎么搞,徐启迪一言而决。
徐文心这个话,算是对刘弘毅最强有力的支持了。
刘弘毅谈的第三点,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挖墙脚。
他请求团中央多派一些年轻有为,敢想敢干,文化水平高的机关干部,到壮安去进行调研考察。
既然是试点,团中央就要负责写报告。
要写出高水平的报告,那不就得全程跟进吗?
暂定一年半时间试点的话,这些团干,不就得在壮安待上一年半?
等这批人去了壮安,刘弘毅才不会让他们闲着,直接就“借调”了。借调一段时间,刘弘毅再打报告,说不定就被任命为壮安正式的干部啦。
徐文心忍不住抿嘴而笑。
这个家伙,为了挖人,简直是“不择手段”。
没办法,壮安实在太缺交流干部了。
要不是徐文心已经决定要出国深造,说不定她第一个报名“借调”去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