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理直气壮的开口道:

    “阿耶,这话就不对,儿生孩子不也是为了我李家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人多了,才能够出现更多有才华的子弟。

    再说了,生孩子就是国事,如今我大唐也就一千多万人口。

    这么点人怎么够?

    只有生孩子,才能够增加人口,人口多了,劳动力就多了,可以做农耕,开荒种田。

    可以做工匠,修桥铺路,可以做府兵,开疆扩土。

    阿耶,你说若是我们的人口翻十倍,我们大唐将会多么强大。

    能够出多少的人才啊。”

    人口是第一生产力,人口少生产力就会降低,农耕社会生产力很重要。

    听到完了李慎的谬论,李世民却是不屑一顾,这个道理他难道不懂么?

    “哼,朕难道不知道人口的重要么?这还用你说?

    就算再需要人口,我大唐也不缺你纪王府那几个。

    你就不要整日说忙着生孩子了。

    有时间你就入宫跟你大哥聊一聊,把你的一些想法说出来,别管对不对,借鉴一下也好。

    不要成天一副纨绔做派,你是亲王,不是纨绔头子。”

    李世民冷哼一声开始教训起李慎。

    李承乾听完李慎的话也在跟着沉思,片刻过后才抬头对李慎问道:

    “十弟,人口确实重要,但应该如何劝导百姓生孩子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眼下就是生孩子的最好时机。

    如今我大唐一片盛世景象,粮食充裕,朝廷不仅要劝农,还要劝生孩子。

    这样十几二十年以后,就会有大量的男丁,他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可不可以?”

    听到李慎说有办法,就连李世民也好奇起来,朝廷下发过劝农的公函,可真没有发过劝生孩子的公函。

    以前是因为粮食不足,现在粮食充足,而且还很富裕,百姓理所当然的会生孩子。

    朝廷从来都没有管过。

    “十弟,说说什么办法?”李承乾赶紧问道。

    “阿耶,大哥,我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给好处。”

    “给好处?莫非你先说给钱财?”李世民皱起眉头,朝廷现在是有钱了,可也架不住往外给啊。

    李慎知道李世民误会了,连忙摇头:

    “不不不,给钱财可不行,那得多少钱啊?

    我的意思是生孩子减税。

    我们大唐有租佣调三种,朝廷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减免。

    比如说从今年开始,生一个孩子,我们减一点租,或者佣和调。

    一直到孩子成年分田为止,也相当于朝廷出一部分钱帮百姓养孩子。

    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百姓生孩子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方便朝廷记录人口。

    我早就说过,现在朝廷做的人口记录不够完善,只知道有多少户,具体多少人都不知道。

    朝廷应该知道大唐到底有多少人口,男人多少,女人多少,成年人多少,孩童多少,老人有多少。

    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大唐有多少的劳动力。

    若是再细致一点,比如年龄的划分,有多少读书识字,有多少人会手艺那就更好了。”

    李慎在侃侃而谈,李世民和李承乾静静聆听。

    待李慎说完,两人还在思索,片刻过后,李世民抬头说道:

    “高明,把刚刚老十说的话写下来。”

    “是,阿耶。”李承乾答应一声,坐到龙椅上,挥笔疾书起来。

    “那个...阿耶,没有这个必要,儿就是信口胡说的,对与不对还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