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 第411章 四件国宝,决定去港岛
    见状,王家富连忙催促:“既然这样,还愣着干啥?快过来帮忙打开看看啊!”

    胡景同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来,老哥,咱俩一起用力!”

    ……

    与此同时,王小北也跟着两人后面来到了附近。

    看到土地庙的时候,他连忙打开了扫描功能。

    下一刻,他眼前一亮,“好家伙,果然是个宝地!”

    土地庙底下有一个地窖,约2米高,1米多宽。

    地窖里面,摆放着一只很大的木箱,他连忙通过空间闪身进去了。

    上面,胡景同和王家福两人在飞快的挖着,听着动静,王小北来不及多看,连忙把箱子收到空间里面,然后自己也进去了。

    没在关注外面的动静,王小北直接打开了那箱子。

    箱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四个锦盒。

    他首先取出最上层那件长条盒子,轻轻揭开,一幅长长的卷轴呈现眼前。

    画卷很重,感觉应该很长,不过宽度却仅有30多公分。

    深吸了一口气,王小北缓缓将画卷展开,其全长竟达6米有余。

    随着画卷一点点铺陈开来,一行行苍劲有力的题字映入眼帘——这是富春山居图。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后半卷,无用师卷!

    王小北瞪大双眼,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这可是十大传世书画之一,价值连城,堪比清明上河图。

    这画命运多舛,以两部分示人,前半卷为剩山图,后半卷为无用师卷。

    二者合璧,方能还原这部传世佳作的全貌。

    看完之后,王小北心里面很是疑惑。

    他清楚的记得,“剩山图”存于内地,而“无用师卷”则被光头带到了海岛那边,陈列于博物馆中。

    那自己面前的东西是怎么来的?

    真是奇怪了!

    摇了摇头,王小北放下疑惑将画卷收起,拿起了第二个锦盒。

    打开之后,一个白玉宝塔赫然入目。

    这塔共十三层,巍峨挺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

    白玉质地纯净无瑕,云雾流动,而且每层塔檐还悬吊一只玲珑玉铃。

    这种好东西,绝对是慈禧陵中最值钱的玩意之一。

    感慨了一下,王小北目光转向一侧的金丝楠木盒。

    盒身是枣红色生漆,匀亮如镜,盖子上浮雕一条威猛五爪金龙,栩栩如生。

    四壁篆刻着一些文字,字迹间镶嵌金箔,熠熠生辉。

    他打开盒盖,两枚翠绿玉玺静静地躺在里面。

    王小北仔细端详,一枚玉玺刻有“八徵耄念之宝”,另一枚则镌刻“自强不息”!

    四字,皆为印章部分。

    四面还各镌一篇微雕文章,笔力遒劲,意蕴深邃。

    王小北想了想,原来这是乾隆御用玉玺,至于具体用途,他就不得而知。

    最后,王小北期待地揭开最后一个锦盒。

    黄缎之上,一枚形似塑料摆件的大西瓜赫然在目,正是他魂牵梦绕的翡翠西瓜。

    他轻轻拿起,只见西瓜雕工精细绝伦,天工造物般无可挑剔。

    那细腻的纹理、逼真的形态,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翠绿欲滴的西瓜皮,犹如鲜活的生命般生机盎然,墨绿的条纹错落有致地交织其间,仿佛能透过薄薄的瓜皮窥见内里的黑瓜籽与红瓜瓤,虽朦胧却诱人。

    翡翠西瓜实则并非以翡翠雕琢,其真身乃碧玺,自古便被视为驱邪之宝。

    单论材质,这东西或许难入行家法眼,甚至不抵寻常宝石之边角余料,但在国人眼中,其价值却非如此简单衡量。

    相较于西方对璀璨夺目的宝石的喜欢,我们更钟情于意境之美。

    匠人独具匠心,以黑碧玺琢成粒粒瓜籽,红碧玺化作鲜嫩瓜瓤,外层碧玺则精心刻划出西瓜皮特有的面条纹质感,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一经雕琢,原本平凡的碧玺摇身变为一件独具韵味的艺术珍品。

    据说另一件同系列珍宝,被一位美国收藏家纳入私家博物馆。

    听说还是贵族,只可惜到底是什么人不得而知。

    看完了之后,王小北将东西收了起来。

    四个都是国宝级的好东西啊。

    只是不知道这《富居山春图》的后半卷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机会的话得找人看看。

    目光转向王家富二人,这时候两人已经在争吵起来。

    地方已经找到了,里面却没有东西,两个人能不懵逼吗?

    不过东西他已经拿到了,也就懒得继续理会两人。

    现在是下午一点多,离飞机起飞只有两个小时,他得尽快赶过去。

    王小北还是打算去港岛那边看看。

    利用空间闪烁,王小北很快出现在外面的大马路上。

    他来到路边一位大妈身旁,礼貌问:“大妈,麻烦问一下,去机场该走哪条路呢?”

    大妈微微摇头,“啊,什么,我不知道呢!”

    王小北有些失望,谢过大妈之后,打算到市区问一下,却在这时,耳边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

    “你可以坐车火车站,那里有直达新唐区机场的车。”

    说话的事一个怀抱书籍的年轻女子,约莫20岁出头,气质娴静,目光柔和。

    “新唐区机场?”

    王小北心头一动,是津沽机场吗?

    他疑惑的看着女子,女子轻轻点头,“没错,津沽市只有一个机场。”

    “太感谢了!”

    王小北立刻道谢。

    “不用谢。”

    女子轻笑着回应,随后便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如此等了差不多五分钟,女子再次开口,指向一辆即将进站的公交:“这班车可以直达火车站,你在那里就能找到去机场的班车了。”

    “好的,真是太谢谢你了!”

    王小北再度道谢,随即上了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