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最强毒士,老朱直呼活阎王 > 第415章 泉州知府的小心思
    又过了十几日。

    朱由检派来宣读圣旨的内侍终于抵达。

    正在讨论事务的官员们闻讯不敢怠慢,迅速出门迎接。

    首先走出去的是知府周巡。

    或许是他过于急切。

    按照常规。

    应当由衙门中最高行政长官领头出迎。

    张宁虽无官阶,不在朝堂体系中,但他是钦差,负责总督东南战事,实际上地位显赫,几乎等同于见官大一级。

    若要领头出迎也应是他。

    然而,周巡未与张宁商议,便带着同知李和玉和其他亲近的官员走了出去,显然是想抢占张宁的风头,或表达某种不满。

    府衙内的其他官员,或是那些较为谨慎的官员,不愿得罪任何一方。

    因此静观其变。

    等待张宁的反应。

    其中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道:“那个,张大人,周大人他们可能心急了些,您看……”

    “无妨,圣使莅临,理应隆重迎接,我们也一同前往吧。”

    张宁面带微笑,语气平和。

    他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悦,反而对周巡等人的动机感到好奇。

    他认为他们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毕竟能坐到他们这个位置,自然也不傻。

    不过他此次南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荷兰人的问题,现在荷兰人已经被处理,他已开始考虑何时回京了。

    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带着其他官员从府衙走出。

    这时,周巡他们才反应过来,急忙说道:“哎呀,张大人,是下官等失礼了,我们太过心急,理应您先行。”

    张宁微微眯了眯眼。

    显然对周巡等人的借口并不买账。

    因此,当周巡他们表示让步时,张宁立刻摆手拒绝,“不必了,周大人作为泉州府的知府,自然应由您先行。”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却之不恭了!”

    周巡在几次推让后,欣然接受了。

    张宁站在周巡侧后方,与泉州通判王大年一同。

    静静地观察着周巡他们的一举一动。

    “圣使到!”

    随着外面一声通报。

    张宁他们看到在锦衣卫和官兵的护送下,一顶软轿从远处缓缓抬来。

    轿中端坐的。

    自然是前来宣读圣旨的传旨太监。

    “恭迎圣使!”

    周巡领头,官员们齐声高呼,鞠躬行礼。

    随后。

    传旨的内侍太监从轿中走出。

    咦?

    张宁觉得这位内侍太监有些面善。

    但一时想不起来。

    这时。

    内侍太监周永文下车后,带着傲慢的目光环视四周,可当他看到张宁站在后排时,脸色登时一变。

    张宁迅速向他递了一个眼色。

    周永文本就是王承恩的手下,深谙察言观色的技巧,见到张宁的暗示后,立刻恢复了平静,表现得若无其事。

    尽管他不清楚具体情况。

    但这并不妨碍他与张宁配合。

    他深知张宁在朱由检心中的地位,不敢得罪张宁。

    反而更想与张宁拉近关系。

    所以他恢复淡定,开始宣读起了圣旨。

    圣旨中。

    大部分内容都是对郑芝龙及水师将士们的褒奖,以及丰厚的奖赏。

    武将们自然是喜形于色。

    而一些文臣也面露微笑,因为他们也分得了一杯羹。

    然而。

    令他们意外的是。

    圣旨中唯独张宁的功劳没有被提及。

    这让在场的官员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怎么没有张大人的名字?”

    “是啊,大家都得到了奖赏,为何偏偏张大人被遗漏了呢?”

    “…..”

    众人十分的疑惑。

    周永文自然也注意到了在场官员们的疑惑。

    他随即严肃地解释道:“张先生的功绩并未被遗忘,只是张先生的奖赏,要在他返回京城后另行宣布!”

    “各位稍安勿躁!”

    周永文冷淡的声音让众人一惊。

    随即反应过来后。

    急忙向张宁表示祝贺。

    谢恩仪式结束后。

    周巡和李和玉迅速上前与周永文套近乎,并试图送上金银作为贺礼。

    这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

    其他官员似乎对此已司空见惯。

    但周永文却不敢接受。

    他的脸色一沉,急忙拒绝道:“周大人,李大人,你们这是何意?我可不是那种收受贿赂的人!”

    他的动作之大。

    甚至直接让金银礼物掉落在地。

    周永文这番正气凛然的表现,确实让在场的官员们感到惊讶。

    难道现在的太监都不贪污了吗?

    莫非是世道变了?

    在场的官员们目睹这一幕,无不露出惊愕的表情。

    周巡和李和玉更是尴尬至极。

    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些家伙到底搞什么鬼?”

    张宁注意到周永文的目光不时投向自己,更加的好奇了。

    其实周永文还是很想要那些金银的。

    但担心张宁会告知朱由检。

    所以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相较于金钱,性命更为重要。

    张宁意识到周永文的顾虑。

    他并不想成为恶人,也不想真正去杜绝太监收钱的行为,只要这些行为不剥削百姓,他并不想过多干涉。

    于是,他淡淡的开口道:“周内侍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也辛苦了,这些喜钱,公公就拿着吧!也算是沾沾大伙的喜气了!”

    说着。

    他还对周永文使了个眼色。

    周永文看到张宁的动作,便立刻领会了张宁的暗示。

    并示意人捡起银票并收下。

    泉州府的官员们也松了一口气。

    宣读完圣旨后。

    周永文跟张宁一样入住了当地的驿馆。

    入住当日。

    他便拜访了张宁。

    看到张宁后,周永文便热情地说道:“张先生,终于见到您了,咱家在京城可早已听闻您的大名了!”

    张宁谦虚地回道:“周内侍您太气了,我不过是个普通人。”

    “谈不上什么大名。”

    周永文继续笑道:“哎呀,张先生您太过谦逊了。”

    “陛下都说了,之前派您来东南是正确的选择。没想到您真的解决了荷兰人的问题,真是了不起!”

    他的态度与之前对泉州知府周巡的傲慢截然不同。

    如果他的这种变化被其他人看到。

    恐怕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实际上。

    从周永文对张宁的态度中,一些敏锐的官员已经察觉到了一些端倪,但他们都没有明说,只是心照不宣。

    “周内侍过奖了。”

    “不过我倒是有一事要问您的!”

    周永文心中有些好奇的说道:“张先生有什么事要问,直说便是,咱家定会知无不言!”

    张宁直说道:“就是今日您在府衙宣读圣旨时,周内侍您没有提到对我的安排,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