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附议。”

    福临扫视朝堂,发现支持济尔哈朗的人也不少。

    “皇上不妥!”见福临迟疑,多铎立刻站了出来。

    他先是朝着济尔哈朗斜视一眼,随后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高高举起并朝着福临说道:“这是肃亲王从宁远送来的塘报,塘报上说明军骁勇善战,八旗兵损失不小。每天伤亡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上百人!”

    “明军有十六万之众,而宁远只有七万五千八旗兵,从承伤角度考虑,最先崩溃的应该是八旗兵!”

    福临皱着眉,不知如何是好。

    他虽然亲政了,但决策权还是在多铎和济尔哈朗手中。

    现在二人意见不一,他没办法下结论。

    “索尼,”福临抬起头问:“你怎么看?”

    索尼既不敢得罪济尔哈朗,也不敢得罪多铎,只能低着头说道:“臣以为此事应该斟酌。”

    福临气愤之余又有些无奈,只能转头问鳌拜。

    鳌拜也是同样的回答。

    随后福临又陆续问了谭泰,锡翰等人,得到的同样的答案。

    由于没能达成共识,朝会草草结束。

    福临一脸郁闷地来到凤凰楼,打算向布木布泰请教对策。

    布木布泰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等了一会。

    不多时。

    鳌拜,索尼,谭泰,图赖等正黄镶黄旗的将领大臣先后来到。

    “诸位都说说心里的想法吧,是从宁远撤兵,还是向宁远增兵?”布木布泰问道。

    索尼皱着眉说道:“臣以为应该从宁远撤兵。”

    福临两眼一瞪:“索尼,你刚才在朝堂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皇上别急,容臣解释。”索尼不慌不忙地说道:“如果臣没猜错的话,肃亲王豪格早就有退兵之意。但不战而退是重罪,肃亲王为了不获罪,所以其道而行之要求增兵。”

    “如果朝廷答应增兵,郑亲王济尔哈朗担心的局面就会出现。”

    “如果不答应,豪格一旦兵败,便可以将兵败的责任推卸到朝廷甚至皇上您的身上。”

    “这...”不等福临说话,他的母亲布木布泰眉头紧蹙:“豪格一向以没脑子著称,他能想出这种策略?”

    索尼微微一笑:“肃亲王确实够呛,但满达海可以。”

    “满达海?”布木布泰继续摇头:“满达海确实聪明,但聪明人不会帮豪格出这种主意的,毕竟会受到牵连。”

    这次轮到索尼摇头了,他摇晃着脑袋说道:“圣母皇太后此言差矣,满达海跟随肃亲王出战,与肃亲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帮肃亲王就是帮他自己。”

    “那朕该如何应对?”福临问道。

    “增兵。”索尼语出惊人。

    福临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指着索尼说道:“索尼啊索尼,你一会说退兵,一会又说增兵,如此反复无常,到底要干什么?”

    眼见福临震怒,索尼急忙躬身施礼:“皇上息怒!臣所说的增兵并非增派步兵或者骑兵,而是增派水师。”

    “水师?”福临对这个词无感,但是对水师总兵多尔衮无比厌恶,他冷着脸问:“你确定是水师?”

    “确定是水师!”索尼摆出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增派步兵或者骑兵不但会让肃亲王一家独大,还会对朝廷构成威胁。增派水师就没有这个顾虑了,睿亲王不会向豪格妥协,更不会背叛朝廷。”

    索尼的话虽然非常有道理,但福临的母亲布木布泰并不满意。

    她追问道:“索尼,刚才你对本宫说要从宁远退兵,现在又和皇上说往宁远增兵,到底是增兵...还是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