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李定国先是诧异,然后老老实实回答:“臣急着赶路,只在路上吃了一些干粮。”

    “朕让尚膳监准备了一些吃的,你们在路上吃吧。”

    说罢,崇祯转身走了。

    李定国和王承恩站在大殿里,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李定国在想,陛下让他来京师就问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看待辽东战事,另一个是吃饭了吗。

    然后就走了...

    这也太奇怪了吧?

    王承恩也纳闷崇祯为什么只问了两个问题...

    换做之前,肯定会问东问西,甚至留下给管顿饭。

    现在可倒好,直接让尚膳监打包点吃的就走了。

    “王公公,”李定国低声询问:“接下来我要怎么做?”

    “应该是等。”王承恩有些不敢确定的回答。

    “等什么?”

    “等尚膳监的人吧...”

    果不其然,等了一会尚膳监的人将一个大食盒交给了李定国。

    食盒很大,很沉。

    他拿着有些费力。

    道谢后,李定国又朝着崇祯的龙椅深施一礼,转身离开皇城。

    刚走出皇城不远,他的亲随围了上来。

    “大人,我帮您提着。”有人指着李定国手里的食盒。

    “陛下赏赐,大家伙都有份。”李定国说道。

    他记得崇祯说的是你们在路上吃,而不是你在路上吃,所以才敢这么说。

    众人掀开食盒,发现里面摆满了烤鸭,烧鸡,烤羊腿等各种珍馐美味...

    众人先是用最快的速度饱餐了一顿,然后起身离京,赶赴辽东。

    一路上,李定国始终在思考崇祯为什么要见他。

    为什么只问了两个问题。

    以及为什么送给他一个装满美食的食盒...

    李定国想的很多,但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崇祯根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见一见李定国。

    考虑到辽东战事紧张,索性随口问了一个问题。

    其实在见李定国之前崇祯也想过要不要多问几个问题。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能不多问就不多问。

    届时每问一个问题,李定国就会揣测圣意。

    问题多了,李定国的脑袋会崩溃,进而影响他在辽东用兵。

    其实这不能怪李定国妄揣圣意。

    当时所有人都会这么做,更有甚者会分析皇帝的一言一行,并做出针对性的措施。

    哪怕放一个屁,也会被各种曲解。

    李定国千里驰援辽东时,平辽大军没有闲着。

    从四月初七到四月十七,平辽大军数次向广宁发起了进攻。

    一连十几天,虽然每天都在前进,但是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甚至连广宁的城墙都没看到。

    辽河平原太平坦了,简直就是骑兵的天下。

    这里大大小小的河流让步兵行进十分艰难。

    众所周知明军步兵十分依赖火炮,而火炮恰恰限制了明军进攻。

    按照惯例。

    每次向前推进时都应该步兵在前,骑兵护住两翼,炮兵在最后。

    如果炮兵在前,不但会大大降低行军速度,还会遭到建奴的突袭。

    很少穿甲的他们根本扛不住建奴的箭雨。

    可还是那个问题。

    辽河平原是骑兵的天下,明军炮兵只要移动,建奴就会先派出大量骑兵牵制明军骑兵。

    然后再派出精锐骑兵突袭正在行军的炮兵。

    所以王永吉不得不让把炮兵放在步兵中间一起行军。

    建奴的应对办法很简单。

    他们先列阵做出迎敌的姿态。

    等明军布好阵型,架设火炮后。

    建奴既不进攻也不防守,而是后退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