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此时撤退损失的只有一座大凌河堡还有马世耀的三千兵马!”

    “如果和建奴决战,一旦兵败,损失将难以估量!”

    “望李大人三思啊!”

    见李性忠要和建奴决战,监军太监来到他面前劝了起来。

    两万对三万,监军太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监军太监有两个任务。

    一是监察将领的忠心和军中事务。

    二是尽可能不让皇帝受到损失。

    要知道李性忠麾下骑兵隶属于京师勇卫营,是崇祯的亲军。

    出现任何损失,最终还是由崇祯来承担。

    “公公,”李性忠对着监军太监抱拳拱手:“首先,马世耀是流贼降将!”

    “如果此时见死不救,消息传出去后其他流贼降将的忠心恐怕会大打折扣。”

    “其次,勇卫营是陛下亲军,见死不救不但会影响勇卫营军心,还会影响陛下的名声!”

    “再者。”

    “我李性忠是将门出身!为将者,当披坚执锐杀敌,不可临阵退缩!”

    崇祯告诉过监军太监。

    只要不是投敌或者谋反,打仗的事一概由主将说了算。

    见李性忠态度坚决,监军太监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嘱咐了两句便退向后方。

    此时满达海的三万骑兵已经来到了二里之外。

    “杀!”满达海高高举起武器,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轰隆——

    三万匹战马踩在地上,大地为之颤抖。

    战马驶过。

    尘土飞扬,草木皆碎。

    看着远处漫山遍野的敌军,李性忠知道不能原地等待。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主动发起进攻。

    骑兵杀伤靠的是势!

    既有身体上的势,也有精神上的势!

    兵多势衰,不一定赢。

    兵少势盛,不一定败!

    “明军威武!”李性忠大喝一声,亲率主力迎了过去。

    数万铁骑在原野上轰然相撞。

    那一刻,天地为之变色。

    双方先是互射箭矢比拼射术。

    箭矢如飞蝗般在空中交错而过,破空声不绝于耳。

    有的箭矢射中了目标,有的则被盔甲抵挡。

    紧接着双方相距不足三十步。

    由于战场宽度有限,再加上兵力太多没有迂回空间。

    所以双方同时收起软弓,拔刀对战。

    李性忠亲率中军,挡住了建奴的第一波冲锋。

    紧接着查斌勋带兵向左迂回,马应魁带兵向右迂回,试图攻击建奴左右两翼。

    可是建奴兵力太多了。

    他们绕了一大圈之后发现,建奴侧翼的兵力竟然比他们带来的兵力还要多。

    无奈之下只能边战边退,与李性忠重新会合。

    不到一个时辰,李性忠便感受到了压力。

    满达海的指挥才能或许并不出彩,但也不是庸才。

    他依靠兵力的优势,一方面在正面牵制明军主力。

    同时不断向李性忠左右两翼派出兵马进行袭扰。

    三面受敌,李性忠渐渐有些不支。

    “刘芳亮怎么还没到?”李性忠气的想骂人。

    天还没亮时,他就派人给松山的刘芳亮送去消息,让他立刻驰援。

    松山距离大凌河堡不到四十里。

    此时已经接近晌午。

    刘芳亮就算再慢,差不多也该到了。

    “报!”探马送来消息:“刘芳亮将军在城南十五里被一支建奴骑兵牵制住了,无法支援。”

    “马世耀那边怎么样了?还没夺回大凌河堡吗?”李性忠又问。

    “尚在血战!”

    “看来谁都指望不上了,”李性忠紧握手中的武器:“今天只能靠咱们自己!”

    又一次击退八旗兵的进攻后,李性忠倍感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