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亲信听到这句话后都惊呆了,他们用颤抖的声音提醒道:“大...大人,对面是李定国。”

    “李定国怎么了?”硕塞心中虽然有些畏惧,但脸上却故意摆出一副轻视的样子:“李定国也是人,也要吃饭睡觉。”

    旁边的亲信再次提醒:“李定国有两万兵马,而咱们只有两千人。不如...不如暂时撤退,避其锋芒。”

    硕塞皱眉。

    他不是不想撤退,而是不想担责。

    数天前他就知道李定国要来。

    他的本意是凭借清河堡坚固的城墙,和李定国对峙几天。

    可是经过昨天的炮轰后,他觉得这个想法不靠谱。

    太吓人了。

    炮弹在空中划过时发出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他本想当晚就走,但考虑到不战而退会被追究责任后,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到了第二天。

    现在李定国已经兵临城下,再加上大雾天气不利于守城。

    撤退想法开始在他脑海里作祟。

    “有道理!”硕塞开始顺坡下驴,“明军来势汹汹,我军应该暂避锋芒。传令下去,立刻出城退往鸦鹘关。”

    “大人英明。”

    在亲信们的奉承声中,硕塞开始收拾辎重准备撤退。

    但是他很快遇到了一个问题。

    由于后勤需求,他随军携带了千余百姓。

    军队撤离后,百姓如何处理?

    他麾下士兵都有战马,百姓却没有。

    他们没办法和自己一起撤退。

    如果把百姓留在城中,明军进城后百姓们肯定会帮助明军。

    直接杀了又有些可惜,毕竟这些人都是给镶红旗种地的百姓。

    迟疑间,一个探马跑了过来:“启禀大人,我军后方的探马失去了联络。”

    “什么?”硕塞很是吃惊:“我军后方探马失去联络?”

    “是,”探马说道:“为了与后方保持联络,我军每天都会向后方派出十二波探马,这些探马每个时辰都要返回一次汇报情况。可是一个半时辰都过去了,上一波派出去的探马还没有返回。”

    “坏了,”硕塞大呼不妙,“咱们的后路被明军断了。”

    结果也正如硕塞所料。

    高文贵趁着大雾绕过清河堡,截断了硕塞的退路。

    别说探马了,就是飞鸟都飞不过去。

    怎么办?

    硕塞慌了。

    在后路被断前,他还有逃跑的机会。

    现在后路被断,他退无可退。

    “大人您快拿个主意吧,”

    硕塞一番纠结后下令:“再派探马打探情况!探马出城后关紧城门,所有人爬上城墙防守。”

    轰!

    话音未落,城外传来了号炮声。

    咚咚咚——

    鼓声如急雨骤至,让人不由得亢奋起来。

    浓雾中,明军齐声高呼:“明军威武!”

    “杀建奴,复辽东!”

    “日月山河永在!”

    声浪沿着城墙爬上城头,化作一把铁锤,重重的砸在建奴士兵的心里。

    大雾弥漫,城墙上的士兵们根本看不清下面情况。

    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敌人在哪里,更不清楚敌人什么时候冲上来。

    恐惧开始在建奴士兵心中蔓延。

    硕塞也有些害怕,但是心中的那股傲气让他战胜了恐惧。

    他对着周围的大喊:“守住位置,擅退者斩!”

    听到这句话的人大声复述给周围的人听。

    一时间,城墙上人声鼎沸。

    城墙下,刘文秀正指挥炮兵挪动火炮。

    他们借着浓雾的掩护,直接把火炮挪到了距离城墙五丈的地方。

    为了不发出多余的声音,全程都靠人挪动火炮。

    为了找准角度,炮兵甚至跑到城墙下面用脚步测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