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人间有剑 > 第七十九章 道士掌国
    “我家里哪还有人了。”

    周迟看了一眼孟寅,这才从一侧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剑经,坐到了窗边,年少时候离家之前家中便只有父亲还健在,母亲亡故多年,等去了祁山最开始的数年,父亲还会偶给他写些信,之后信便断了,等他可以下山之时,回家了一趟,才知道父亲已经亡故好几年。

    那日他在父亲坟前上香祭拜之后,便再未回过家,他也没了家。

    孟寅是这么一说,却没想到周迟是这样的情况,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看周迟没什么异样,便笑道:“那你就陪我回一趟家。”

    周迟挑眉道:“你已经成了重云山的内门弟子,在青溪峰那边更是极有前途,说不定以后便是峰主,这怎么看都算是出人头地了,你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在东洲,大汤朝也都要受到各州大宗门的制约,孟寅成为了庆州府头等大宗门的内门弟子,只怕比封侯拜相更有意义。

    孟寅苦着脸,“我家情况不一样,老爷子对修士,可没什么高看一眼的意思。”

    这倒是让周迟有些意外,他打趣道:“怎么,你也姓李啊?”

    大汤朝,李为国姓。

    “实在不行你让白师妹陪你回去,老爷子说不定看你带个女子回去,心想你还是有些本事,说不定也就不在意这些事情了。”

    周迟坐在窗边,笑着开口。

    “你别说这些屁话了!”

    孟寅坐到周迟对面,十分认真说道:“我真的很害怕!”

    周迟也有些好奇道:“这世上还有你害怕的事情?”

    孟寅翻了个白眼,平日里玩闹也就算了,老爷子要打要骂,也就是一会儿的事情,可这一次,父亲可是在信里小心翼翼隐晦地提醒他,裤子穿厚一些。

    但他让孟寅千万别想着不回来,不然老爷子是真有可能来重云山的,到时候依着老爷子的脾气,会不会让他孟寅在山里丢脸,可不好说。

    “我说实话吧,老爷子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你跟我一起回去,老爷子说不定还能真留手几分。”

    孟寅一双眼眸忽然雾蒙蒙的,“周师兄,咱们这交情,难道你就不能帮帮师弟我吗?你放心,你帮师弟这一次,以后师弟就是您的马前卒啊,您指哪儿我去哪儿,上刀山下火海,绝不皱眉头!”

    周迟看着他这样子,有些恶寒,“也没说不去。”

    孟寅听着这话,抹了一把脸,哈哈笑道:“我就说你小子不会这么忘恩负义的!”

    周迟狐疑道:“你属狗的吧?”

    “怎么说?”孟寅一脸疑惑。

    周迟没接话。

    ……

    ……

    大汤朝的疆域囊括整个东洲,帝京位于腹地丰宁府。

    丰宁府的名字是“祸乱既夷,万物丰宁”的意思。

    帝京城占地极大,居住无数百姓和达官贵族,皇城在帝京城的正中,名副其实的中轴地。

    皇城的最深处的大明宫一直是历代大汤皇帝的居所,也可以说是整个大汤朝最重要的地方,但到了如今,大汤皇帝一意玄修,甚至都搬出了大明宫,住到了西苑去。

    大明宫空悬,东宫便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新的中心,百官时时出入其中,太子李昭尚未登基,但似乎他已经早成了整个大汤朝历史上最有权柄的太子。

    有不少人甚至认为,只要他愿意,这大汤朝的龙椅上,很快便会换一个人。

    书房里,这位大汤太子,正将南边送上来的折子批了一些,然后这才松开朱笔,站起来走到窗边,看了看远处天色。

    门外很快响起一阵脚步声,有个中年文士出现在这边,看到窗边的李昭之后,便笑眯眯开口,“我一猜就是,殿下风尘仆仆归来,肯定要先批些折子才是。”

    李昭看到来人,脸上有了些笑意,“本宫也知道,一回帝京,第一个来找本宫的,肯定是你业成。”

    中年文士走入书房,轻车熟路地去寻了茶具,煮了一壶茶之后,这才坐下,微笑着说道:“不寻殿下怎么办?看不到殿下,我可睡不安稳。”

    这李昭走过来坐下,笑着说道:“本宫是堂堂太子,哪能说死就死了?”

    中年文士不置可否,只是说道:“殿下去了一趟重云山,看起来就是不太想做这个太子了。”

    “今日没有外人,殿下不妨明说,要是真不想做太子了,也好容我另寻明主,两位王爷,可一直在等着我前去投奔。”

    李昭本来已经伸手去端茶杯,听着这话,神色一下子尴尬起来,悻悻道:“就知道这桩事情瞒不过业成,回京定然会被业成好生说一顿的。”

    中年文士自顾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殿下也不是想要瞒的意思,以太子之躯,去重云山,还在整个庆州府的修士面前露出身份,他们怎么想?重云山怎么想?朝野怎么想?陛下又怎么想?这些殿下肯定想过了,所以我也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就来想问问,殿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昭苦笑一声,正要开口,中年文士就先摆了摆手,“殿下开口之前,我先给殿下说一桩事情吧,不出意外,明日朝会,那位张御史就会递一封折子到内阁,让殿下总领九卫和四大边军。”

    李昭看了中年文士一眼,没有说话。

    他这些年一直为大汤奔走,频频带兵,在军中已经颇有威望,但却从未有过总领九卫和四大边军的权柄。

    一州府一卫,四大边军,这几乎就是整个大汤的所有兵权。

    “殿下总领,但九卫将军可就要重新任命了。”

    中年文士放下茶杯,“早些年跟着殿下在沙场厮杀的那几位将军,可做不成。”

    李昭微微一笑,“陛下好手段啊。”

    这看着是将他的权柄加深,但实际上,明升暗降。

    看似让他节制天下兵马,但实际上手下的人一个都不放在要紧的地方,那不就让他陷入有权无兵,有兵无饷的境地吗?

    中年文士看着李昭这样子,啧啧道:“看起来是我多虑了,殿下这在重云山做的事情,是有意为之啊。”

    作为一朝太子,尤其是他这么微妙的处境,本就是该谨言慎行的,重云山,就根本不该去!

    李昭面对这位中年文士,倒也用不着藏着掖着,而是直白笑道:“真是一时兴起,遇到个不错的人,就想去看看,正好碰到那人有些麻烦,也就想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当然,惹出麻烦,也是想过的。”

    中年文士挑眉道:“看起来殿下这次颇有收获,是直接让重云山倒向殿下了?”

    李昭摇摇头,“是个年轻人。”

    中年文士好奇不已。

    李昭笑眯眯的端起茶杯,吹散热雾笑道:“等东洲大比,你就知道了。”

    ……

    ……

    西苑。

    自从大汤皇帝搬离大明宫之后,便一直居住在此地,而在大汤皇帝搬进来之后,这座西苑便一直有些新的改动,工部年年都在拨款,朝臣们也颇有非议,但大汤皇帝却不在意,如今这数年之后,西苑彻底改建完成,几乎便成了一座道观模样。

    一座在大汤最核心之处的道观。

    道观深处,有一间精舍,有无数的布幔,将精舍里的那个盘坐的老道士挡得严严实实。

    “陛下。”

    在布幔最前方,跪着一个同样是道士打扮的中年道人,“臣受命推演天象,是太白经天之象,东宫璀璨,紫薇黯淡。”

    “恐怕……”

    跪着的钦天监监正欲言又止。

    “说下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一道淡淡的声音,缓缓传了出来。

    ……

    ……

    没打算拒绝孟寅的周迟跟师姐柳胤说了一声之后,这便跟着孟寅下山,只是返回家乡,这家伙好像是真有些害怕,所以很着急的拉着周迟去云海渡口乘坐云海渡船前去江阴州府。

    云海渡口只在九座州府和一些重要的郡城设立,想要去一些偏僻郡县,无法乘坐渡船。

    綦水郡不大,尚未设立云海渡口。

    但綦水郡虽说在庆州府境内,但却紧邻江阴州府的天铜郡,如此乘坐云海渡船过去,倒是要快不少。

    不过只有他们两人,倒也无法动用重云山的渡船,两人便在庆州府的渡口登船,乘坐由大汤朝云海司管辖的大汤渡船。

    在渡口那边登上一条极大的云海渡船,孟寅只要了一个下等厢房,付钱的时候,那船上的管事脸色不好不坏,只是收了钱递出一个木牌。

    周迟倒是没什么感触,出门在外,也用不着非要那般享受,什么厢房不是住呢?

    只是他俩拿了木牌还没离去,又上来一行人,豪气的要了几间上等厢房,那管事顿时喜笑颜开,跟之前,天壤之别。

    之后两边擦肩而过之时,那行人里有个年轻人瞥了一眼孟寅手上的木牌,面露不屑之色。

    等到那一行人远去之后。

    孟寅皱起眉头,“周迟,他看不起你!”

    周迟没说话,孟寅却忍不住说道:“你说你,这么小气干什么,咱要个上等厢房又咋了?”

    周迟无奈道:“那你别让我出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