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供桌通古今,靠闺蜜囤货养家开挂了! > 第37章  运气太好了
    听到有人跑货栈找自己,柳红衣有些奇怪,待出来一看,竟然是相识的。

    “张老板,你怎么来了?”

    面摊的张老板见到柳红衣,脸上带着怒气便走过来了。

    “红衣姑娘,咱们不能这么做事吧,当初咱们可是说好的,你要给我……”张老板看了一眼柳红衣身边的吕鱼,生生地又把话咽了下去。

    “红衣姑娘,咱们得说话算话。”

    柳红衣这才恍然大悟,这事儿确实怪自己。

    “对不住啊张老板,最近事情一多,我给疏忽了,这样,我一会儿就去面摊,把东西给你,咋样?”柳红衣没有明说,张老板心里感激了一番。

    “好,我这就在面摊等你哈,可不能再晚了。”

    “放心吧,不会有下次了。”

    张老板离开,吕鱼在一旁好奇道,“这张老板,不会是要罗筛吧?”

    柳红衣知道瞒不住吕鱼,尤其他言辞闪烁的模样,稍微一猜,便知晓其中道道了。

    “对,这事是在咱们合作之前,我便答应送他的罗筛。”柳红衣强调自己没有违约,又补了一句,“且只送一只,所以你放心,影响不了丽珍商行生意的。”

    “你就这么不相信我?”吕鱼嗔笑道,“亏得我还以为,咱们是知己呢,即便你如今答应送他,我也不介意的,他用罗筛,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面摊,还有比赛罢了。”

    “比赛?”柳红衣一头雾水,“什么比赛,和罗筛有关?”

    吕鱼点点头,“今年有民间美食擢选大赛,朝廷意在评比各地特色美食,增补宫中御厨。”

    “上次张老板一碗玉面引得满堂彩,想必他是打算以此参赛,即便入不了宫,也可扬名。”

    柳红衣睁大了眼睛,“一碗面,就能参赛?”

    “本来是不可能的,但今年不知为何,朝廷提倡化繁为简,重点为果腹的吃食。”吕鱼叹息道,“所以你也应该明白,为何我当初,急于筛选精白面粉了吧。”

    柳红衣苦笑,“对不住啊,我运气太好了。那个小鱼,要不你赊我一只罗筛,我下次还你?”

    柳红衣从吕鱼那里赊来罗筛,送到张老板手里。

    “张老板,那个大赛好像延期了,得麦收以后了,你知道不?”

    张老板脸一红。

    “原来红衣姑娘都知道啊,我只是想提前打出点名堂来,照着丽珍商行这么卖下去,早晚这白面粉,就没那么稀奇了。”

    柳红衣没想到,这张老板竟然还挺有盘算的。

    “张老板,这美食大赛,真的这么重要?”

    “那是自然。”说起美食大赛,张老板又来了精神,“这可是大周一年一度的盛事啊,县里选拔,州府入围,京都大赛,每一步都有奖励不说,可都是荣耀啊。”各州各县都可参与

    张老板两眼放光,绘声绘色道,“往年都是大菜,太过精致,成本也高,咱们小老百姓没得机会,难得今年新皇体恤,民间主食和小吃比拼,实在难得啊。”

    “可这制作民间吃食的太多,别说酒楼摊贩了,就是各家的厨娘也有厨艺好的,若想冒头,实在太难。”

    柳红衣终于明白,为何张老板会这么着急了。

    不过她心里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来。

    “那个张老板,你从业这么久,可听闻凉皮这个食物?”

    看张老板一脸疑惑,柳红衣又补充道,“就是凉凉的,拌着吃的,半透明的宽面。”

    “你说的是冷淘面吗?”张老板疑惑,“但半透明状,这个怎么做得出来?”

    得到这个答案,柳红衣可以确定,这个朝代还没有凉皮。

    心里瞬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也想参赛。

    趁还有时间,柳红衣来到瓷器坊,准备再采购一些瓷器。

    这一次,她下了血本,从空间里取了银器,直接奔着官窑采购。

    她得多赚点,这样温情那边才有资本帮自己。

    “这对梅瓶可价值不菲呢,一百两银子,姑娘你确定要?”

    瓷器坊伙计见柳红衣装束一般,面露一丝鄙夷。

    柳红衣也不恼,“放心吧,不过几个瓶子,我还买得起。”

    柳红衣从空间又取出几个金条,将其摆在柜台上,小伙计见状,原本不耐烦的脸,立即堆着笑,恭维着凑过来。

    “好好,我这就给姑娘装好!”

    说着话,小伙计两只手就去拿金条,突然,一只合着的折扇,点在了他的手背上。

    随之,一个清冷冷的声音,飘了过来。

    “慢,这对梅瓶,我要了!”

    柳红衣没想到半道会有人截胡,转头正欲理论,结果……

    “是你?”

    “是你!”

    两人皆是一片惊讶。

    是济州府顾家遇到的那个叫玉安的人。

    “没想到在蔚县会遇上公子,公子有恩与我,既然公子喜欢,这对梅瓶就让给公子了。”

    柳红衣抽了金条,准备离开时,却被男子唤住。

    “红衣姑娘留步,其实我并不喜欢这对梅瓶,只是我不忍见姑娘当冤大头。”

    一旁的伙计听了,有些不乐意,“这位公子怎么说话的,这是官窑,一百两哪里宰人了。”

    “官窑又如何,若是真的是上品,早就被宫里留下了,怎么会放到你这店里售卖?”

    柳红衣不懂瓷器,但很明显,这个叫玉安的男子,是懂行的。

    “这对梅瓶,顶多值三十两。”

    “三十两!”小伙计瞪圆了眼睛,“走走走,别在这里捣乱,别说三十两了,一百两我们都不卖了!”

    见小伙计开始轰人,男子竟然慌了。

    “嘿,你这伙计,急什么,你再还还价呀,四十两行不?”

    柳红衣立在一旁,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搞了半天,这个叫玉安的,是个花架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