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282章 一州置百业,可兴大汉,可祸大汉
    史阿之言。

    令庞统,黄月英振聋发聩。

    张机掀开帷幔,望着道路上忙碌的罪人。

    这些人,一个个看似苦楚,实际上远远达不到面黄肌瘦的地步,可见吃食还算是能果腹。

    两个小孩子,妄议国之大政,还是目光有些短浅了。

    对于大汉而言,不杀了这些罪人,已经是天子的恩赐。

    临近洛阳。

    已经十一月时节。

    寒意来袭,往来百姓换上厚重的大氅,或者填充棉花的棉服。

    大业宫。

    千秋万岁殿中。

    火炉炽盛,左右臣卿尽皆解开大氅挂在身后的大椅。

    顾雍鼻子微蹙,无奈朝着荀彧瞥了眼。

    中枢‘香君’,果然名不虚传,大冷天还戴好几个香囊?

    “陛下。”

    贾诩起身进言道:“刊印北府军的朝报发出,冀州本应该征伐青州的兵事戛然而止,转而持续对易县增兵,所以神武军准备年前在河内开战事,为易县解围。”

    “准。”

    刘牧目光锐利无比。

    牵制不能打破,更不能让冀州引爆整个北地的战争。

    逼退黑山军,能给袁绍危机,又留存希望,才能让这场对峙持续下去。

    “陛下。”

    沮授起身恭敬道:“今年幽并两州耗粮极多,恐不能支持北府军征伐辽东的兵事,臣已经责令陈郡工坊制造大量军粮,以及攻城器械,并通过漕运送至徐州泊港,可以通过商舰运输至辽东沿海,不过需要幽州出人来运输。”

    “沮卿。”

    刘牧沉声道:“你亲赴徐州操劳此事,辽东必须要收复,既然已经打到这种地步,大汉便不可止戈。”

    “臣遵诏。”

    沮授肃然恭拜道。

    “陛下。”

    顾雍起身进言道:“臣窃以为当撤回幽州刺史,专心处理宗正府之事,另外遣派朝中干臣治幽州。”

    “此言差矣。”

    “如今的幽州,正需要刘虞治理。”

    田丰起身驳斥道:“陛下,臣以为,既然通过海运来解决北府军的辎重之事,便一举将高句丽,夫余荡平,将其纳入所谓的营州治下,既幽州政令不能达辽东,便继续以营州而治,只是当复乐浪,真番,临屯三郡,以营州处理东域诸邦国之事,故而营州需要大治,皆因治乱地,用重刑。”

    “附议。”

    “臣等附议。”

    荀彧,羊衜,卫觊等人起身附和道。

    程昱起身激进道:“陛下,称观舆图水文,幽州多地可设泊港,辽东亦然,三韩之地同样可设下泊港,未来有助于建设水师,护送商舰东去,营州可常设,三韩可平!”

    “诸卿。”

    刘牧手指轻叩扶手,沉声道:“你们要明白,收复辽东容易,扩疆治土却非易事,这场战争要是持续打下去,成了开疆拓土之战,朝内的不臣还平不平,莫要被利益遮了眼。”

    “请陛下明示。”

    程昱神情讪讪,作揖大拜。

    “复土为先。”

    “待辽东归治,主力回撤幽并,留一军驻守。”

    刘牧漠然道:“另拟诏,擢陈桐为营州刺史,治辽东,玄菟,原辽东属国更为昌黎郡,复设乐浪,暂以四郡为辖地!”

    “臣遵诏。”

    “谢陛下天恩。”

    程昱,陈桐二人作揖恭敬道。

    刘牧垂目而视,沉声道:“陈卿,营州要建设,更要支持北府军卒开疆拓土,并要让东域的邦国明白,大汉不可欺,更不可犯,你年后随沮卿同往徐州,以舰船入辽东,为北府军督粮草!”

    “臣谨记。”

    “此行,必不负天恩。”

    陈桐肃然恭拜,又进言道:“然,臣请陛下准工部之人同行,因为偏远之地不闻朝令,所以海路远比陆路便捷,当以建设泊港为重中之重,臣有闻辽东多沃土,还需迁徙百姓开荒,故而需要户部另拟田政。”

    刘牧满是诧异道:“你知辽东事?”

    “臣有了解。”

    陈桐目光璀璨道:“臣以为,营州设郡还有不足,大鲜卑山以东,以赤山为核心,可再设三郡,为大汉拓土,所以可迁徙百姓放牧!”

    “继续。”

    刘牧淡笑道。

    陈桐目光坚定,说道:“原赤山增设三郡可设牧场,为整个营州,幽州进行供给;并在辽东,昌黎郡,玄菟,乐浪大行开荒之事!”

    “陈卿,你话未尽。”

    刘牧缓缓起身,俯瞰道:“可是想在营州建设工坊?”

    “是。”

    陈桐瞳孔微缩,作揖拜道:“一州兴百业,必有人生不臣之心;还望陛下分割驻军,以北府,东府合驻,北府驻铁骑,东府驻水师,并增设监军;且太守,刺史必须常行轮换,防止祸事。”

    刘牧失笑道:“你是对自己不信任,还是对未来的营州刺史不够信任?”

    陈桐作揖长拜,道:“一州置百业,可兴大汉,可祸大汉,望陛下三思。”

    “你拟章程。”

    “由六部,三尉,镇国府合议。”

    刘牧垂袖而立,沉声道:“朕想看看你能把营州打造成什么模样!”

    “臣遵诏。”

    陈桐再度恭拜道。

    “羊卿。”

    刘牧侧目道:“户部好生配合,若是需要迁徙百姓,勿要强行迁徙,以仁政问之,朕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能兴大汉的营州,若不然宁可赤地千里。”

    “臣遵诏。”

    羊衜眸子微沉。

    建设营州,并非易事。

    这可是经年累月的工程,需要户部抽调海量的财货,百姓,去充盈不毛之地。

    “陛下。”

    刘洪出列进言道:“今年大汉商舰南下,有舰船承载南域诸国使臣返回,并携贵物国书朝贡!”

    “言。”

    刘牧眉头扬起。

    大汉舰船南下,便有诸国前来。

    而且,还是乘坐大汉的商舰而来,倒是有些意思。

    刘洪肃然道:“扶南,夫甘都卢,掸国,都元国,皮宗,黄支,注辇国,还有摩揭陀人,林邑人。”

    “呵。”

    刘牧轻笑道:“大杂烩,竟然还有林邑人?”

    “是。”

    刘洪解释道:“来使有些是其国贵族,还有一些是王室之人,摩揭陀人更是请求大汉为他们夺回王舍城,这些人提供的国书,与麋芳行海所获消息差异巨大,典司已经开始进行编译整合了。”

    “嗯。”

    刘牧扫过殿中臣卿,淡淡道:“年关之前,朕会设宴诸邦,礼部拟定名单,擢三河部分乡老,诰命夫人,公羊,稷下的俊杰,诸位好生通过礼部了解一下南域诸国内情。”

    “臣遵诏。”

    众人若有所思的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