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傲慢法则 > 116 越张牙舞爪就越脆弱
    庄继昌:今天怎么样?

    到家消息如影随形,不是查岗是什么,庄总着实过分紧张了。

    握着手机。

    余欢喜警惕回身巡看一圈。

    小区门前熙来攘往,汉服妆造游一波接一波,操着各异口音,与她擦肩而过。

    夜市叫卖声络绎不绝。

    脸颊滚烫。

    余欢喜冰凉手背贴上。

    她在期待什么。

    再看屏幕,系统提示消息被撤回。

    “……”

    等电梯,开锁进屋,漫长五分钟里,庄继昌一直没再发来新的。

    余欢喜意兴阑珊,垂眸瞄一眼茶几,一瓶喝了一半的矿泉水,默默搁在桌角。

    注视瓶盖几秒钟。

    余欢喜主动给庄继昌发消息,大胆问他,撤回了什么?

    不是为什么撤回。

    没加主语,进可攻退可守。

    她洗完澡拖地擦桌子,磨磨唧唧拖延,不敢看手机,直到所有睡前准备工作就绪。

    庄继昌没有回复。

    那条消息如同石沉大海。

    余欢喜心有点乱。

    他点到为止的关心,勾起她铿锵好奇。

    闭上眼。

    一个个画面轮番上演,她想起一些酸溜溜的对白,心和眼睛也酸溜溜的。

    文字是没有温度的。

    是寄托在上头的情感有了温差。

    —

    转眼行程第二日。

    凤城周边游最著名的东线,兵马俑和华清池,来凤城必打卡的热门景点。

    五一人山人海。

    老张开车刚进停车场,车窗望出去,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不少人。

    “六国攻秦?”孙教授笑着掏手机拍照。

    听懂这个梗的其他人加入讨论。

    “……”

    余欢喜心头一沉。

    兵马俑参观一共两道安检,万人飞奔只有刚开馆抢位需要,现在九点正好错峰。

    下车清点人数,余欢喜手举团旗,边走边看,生怕人多落下谁。

    二十人队伍洋洋洒洒绵延。

    “我问清了,这些人是滞留,说没票,怎么回事?”孙教授一脸严肃。

    这话像一根引线。

    炸了。

    团里其余老师见势不对,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刚那些人说官方票务系统出问题,出票失败,这什么意思?”

    “系统问题?这么大景区现在出Bug?”

    “我们不会也进不去吧!”

    “进不去哪能行!”

    “余导,你看人老多了……”

    “……”

    老师团嘴皮子利索,武汉话语速极快,丝毫不给余欢喜抢答空间。

    此时如一锅沸腾的红油锅底,热辣冒着泡争先恐后,辣油四溅,呛得人喷嚏连连。

    冷静。

    遇事不能硬碰硬。

    余欢喜深呼吸,略一思量,举着团旗先将队伍带离滞留人群,背对太阳光。

    “请大家放心,佳途云策是正规渠道购票,我们保证大家都能进去。”

    “只要预约,任何时段都能进,请大家准备好身份证,两道安检口都需要刷。”

    临行前,庄继昌给她看过一个案例。

    热门景区不授权第三方平台出票,第三方也是拿游信息去官方买,俗称倒手。

    他们根本没法确定余量,经常会出现官方明明没有票了,可大量游却已经在第三方成功下单,导致超卖。

    更有甚者,某些旅行社与游签合同时,根本还没有抢到门票。

    事实上,部分游在官网订票后,会出现退票情况,官方会将退票进行二次销售。

    旅行社没抢到票,当天退票游少,旅行社现场买不到票,就甩锅给官方系统。

    “赌官方加场呗……”余欢喜解释。

    排队安检。

    听完这些话,老师们个个若有所思。

    —

    兵马俑一号坑近在眼前。

    游中心大榕树下,余欢喜给大家分发讲解小蜜蜂。

    “小余,你怎么不来?”孙教授发现另一个导游整装待发,悄悄问余欢喜。

    “他们讲的更细致专业。”余欢喜点到为止,朝孙教授使个眼色。

    孙仲国比个手势,配合其他人带耳麦。

    洗脑进店,做思想工作这事,老师们天天干,导游一开口他们习惯性反驳。

    余欢喜提前在车上讲过,兵马俑参观会进购物店,蓝田玉,按需购买。

    那帮人讲解也挺专业,行里叫“刀子”,进店购物有提成,余欢喜压根没想过。

    因为。

    “有三十天无理由退换。”

    该说不说售后服务做的挺好。

    —

    行程第三天,宿命般的北线开始了。

    黄帝陵,壶口瀑布,枣园杨家岭。

    这回,余欢喜学聪明了,严格按照行程单路线,景点该讲就讲,不该讲绝不多话。

    尤其是黄帝陵野史。

    就怕教授们拿出训学生的劲儿抠细节。

    中餐后下一个目标壶口瀑布。

    餐厅服务员表示,“你们运气真好,壶口早上刚下过大雨。”

    四五月丰水期观景一绝。

    老师团们跃跃欲试。

    想到上回暴雨,余欢喜心有余悸。

    —

    “为什么两边门票都是一百,我们摆渡车要四十,那边只要二十,差了一倍。”

    “对面摆渡车之后就三公里,为什么我们得有十公里这么远!”

    “为什么对面六十岁以上免票,我们非得六十五岁以上?”

    “……”

    教授们疯狂发问。

    “因为我们能打卡旧版五十的风景。”

    余欢喜一句秒杀。

    这几日和老师团朝夕相处,她发现,缓解内耗,别当真是第一位。

    得益于庄继昌的大厂黑话,简而言之就是,满足爽点。

    导游不喜欢老师,老师却很喜欢旅游。

    他们理性,遵守社会的大部分规则,却唯独对旅游,全程充满揣测。

    无时无刻一副“来我教教你”的架势。

    厉害的人,都擅长不动声色,常常虚张声势,未尝不是心里没底。

    越张牙舞爪就越脆弱。

    她好像就是这样。

    —

    黄河水浪滚滚。

    正值汛期,早上下过雨,浊浪轰鸣。

    教授们顾不上问再有哪些名言包含“壶口瀑布”,抓起早准备好的口罩,宛如离弦的箭,一股脑投入拍照。

    观景平台挨挨挤挤。

    “黄河在入海前经历了一万多里,才能爆发出来强大力量!”

    “别去下面风口!”余欢喜叫嚷提醒。

    再次清点人数,她费劲杀出一条路,五十块人民币背面打卡点,扬手招呼。

    上回带团下暴雨根本没看到。

    “小余拍的好!就让小余拍!”有个老教授拉住她不让走。

    “……”

    余欢喜硬着头皮强上。

    同一个位置,相同造型,老师团叽叽喳喳拍照。

    背后,黄河气势磅礴湍急汹涌。

    取景框里。

    有个挺拔身影一闪而过。

    庄继昌??

    余欢喜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