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盐的提炼技艺,杨仪始终牢牢攥在手里,但此事外人一概不知。
即便放眼整个蜀汉,也很少有人知道,杨仪就是一雪堂的幕后掌柜。
而且因为细盐的蒸馏提炼技艺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这细盐一经问世,就成了风靡三国的货品,但同时,这细盐的供应端一直被杨仪一个人垄断把持。
而在朝堂坊间,却有不少传言,说这细盐的实际产地是吴国,也有说是来自魏国,可谓众说纷纭。
“原来如此!”
邹平感慨一声,眼神中尽是赞叹。
“大人掌握着天下的细盐渠道,而且这细盐使用最多的,就是那些曹魏的皇帝亲贵胄们!只要掐断了这个渠道,这曹魏的新皇必定自乱阵脚!”
“以此为要挟,魏国的禁令自然可解,那曹叡如何向我们发难,也要如何收回成命!”赵砺兴奋地说道。
这才是杨仪的底气所在!
“此事速速去办,魏国的制裁怕是很快就要见效,要让他们看到我等的反击!”杨仪叮嘱道。
“是!”
此事由赵砺去办。
他只要出面,一雪堂的人便清楚,他传递的乃是杨仪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日。
虽然形势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
蜀都街头,一家米铺前挤满了人。
那米铺老板满脸愁容,不断地摇头。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老妇人看了看价格,着急问道:
“老板,这粮价咋涨得这么厉害呀?前些日子还没这么贵呢,再这样涨下去,我们老百姓可咋活哟!”
一切都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所有的粮食价格都飙升,是之前的几倍。
一些百姓甚至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米铺老板无奈地叹口气:
“大娘,我也没办法啊。”
“上头说魏国那边封了咱的粮食和耕牛,咱这粮食收成怕是要受到影响!往后啊,这粮食可是吃一点儿少一点儿,只会越来越贵。”
“你要是还想买就抓点儿紧,说不定过会儿又涨了!”
现在这粮食的价格,不说一天一个价,哪怕过个半天,一些粮铺就想涨价!
老妇人听后,脸色登时变得煞白,颤抖着双手,从兜里掏出钱,心疼地数了数。
可只有几文钱。
“唉……那就给我少称点儿吧,少点儿也行,一家人总得吃口饭呐。”
旁边的一个年轻后生见状,愤愤不平道:
“这魏国也太狠了,咱蜀国的老百姓招谁惹谁了!平白无故遭这罪!”
国家之间的算计,到最后倒霉的,往往都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就是,这魏国太狠了,咱老百姓可咋熬啊!”
“唉,这日子没个盼头了,粮食这么贵,以后可咋办哟!”
人群中传出一阵附和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满是对粮价飞涨的担忧,以及对魏国的埋怨怒骂。
而在另一条专卖蜀锦的一条街,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家颇具规模的蜀锦铺子里。
老板正唉声叹气,整理着堆积如山的蜀锦。
他时不时拿起一匹锦缎,轻抚着精美的花纹,眼中满是无奈与心疼。
一身着绸缎的中年妇人走进来,她可是个老主顾,可看着店里冷清的模样,却忍不住问道。
“老板,你这店里往日生意兴隆,为何锦缎还是堆积如山?”
铺子老板苦笑着摇摇头,指了指那堆得像小山似的蜀锦,说道:
“夫人有所不知啊,魏国那边限制咱蜀锦进入,这销路一下子就断了。”
“我这生意,怕是要做不下去了。”
听到这话,中年妇人也跟着叹气:“唉,这可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魏国这么一搞,咱们蜀汉的买卖都不好做了。”
“蜀锦可是咱蜀汉的招牌,就这么砸了,实在是可惜啊。”
挑了些蜀锦,妇人便走出了铺子。
她又看到了街边,几个凑到一起的织锦工匠。
“听说了吗?好多咱的同行都没活儿干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等着我挣钱糊口呢,这日子可咋过啊……”
“是啊,这魏国的手段太毒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再这么下去,怕是要民不聊生了!”
整个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这样的抱怨声和担忧声。
百姓们为日益高涨的粮价发愁。
为卖不出去的蜀锦唉声叹气。
生活仿佛没有了未来。
坊市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禅耳中。
相府,灵堂内。
刘禅身着素服,面容憔悴,站在诸葛亮的灵柩前。
满心悲恸尚未消散,又被魏国带来的经济困境压得喘不过气。
事到如今,刘禅只能将希望寄托给文武百官。
蒋琬率先站出,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先从内部调配粮食,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稳定粮价。”
刘禅眼中燃起一丝希望,可还未等他开口。
便有一名官员面露忧虑的回应:
“公琰,此举虽能暂时缓解民间粮荒,但我朝储备有限,长久下去,依旧难以为继,并非治本之策。”
“魏国禁令不解,粮食终归会耗尽。”
他们的国库可不是无穷无尽的,早晚有一天会被吃光!
蒋琬神色一凝,也意识到了此计的局限性。
费祎思索片刻,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蜀锦乃我蜀汉特产,可降低赋税,鼓励商家开辟新商路,销往其他地区,以挽救蜀锦产业。”
刘禅眉头微蹙,思索片刻。
杨仪虽仍在“养病”未到,但朝堂上已有官员反驳:
“开辟新商路谈何容易,且路途遥远,运输艰难,耗费巨大。”
“短时间内难以弥补魏国市场缺失带来的损失,恐无法扭转当下局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提出各种想法,却都被一一否决。
有的建议加强军事防御,试图以武力威慑魏国,逼其放弃封锁,但这无疑会引发更大规模战争,蜀汉国力恐难以承受;
有的提出与魏国谈判,可魏国一心打压,谈判成功的希望渺茫……
就在刘禅绝望之时,相府之外,匆匆跑进来一道身影。
正是刘禅身旁的侍从。
“陛下,长史府那里传回消息,杨仪杨长史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