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64章  魏延禁足!
    随着此人进殿,刘禅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你是何人,有何事要奏?”

    王猛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刘禅,又瞥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的魏延,大声说道:

    “陛下,臣乃魏延麾下卫将军王猛,今日,臣特来揭露魏延的不轨行径!”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魏延,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疑虑。

    魏延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狠狠瞪着王猛,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怒吼道:“王猛!你这逆贼,竟敢污蔑本将军!”

    王猛却毫不畏惧,他挺直了腰板,继续说道:“陛下,魏延看杨仪大人稳住朝政,心生反意,担心杨仪大人会立下大功,会威胁到自己在朝堂的地位。”

    “于是乎,暗中将防守汉中的大军调回,企图对付杨仪大人!”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暗中将防守汉中的大军调回?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要知道,曹魏发兵汉中,仅仅先锋部队就有十万,在这个节骨眼上,魏延还敢偷偷调兵回来?

    或者说……

    朝堂上的官员,心中又有了其他想法。

    难道是魏延先行调兵返回,被曹军得知了消息,故而发兵汉中?

    若真如此,汉中如果真的失守,那他魏延就是蜀汉的罪人啊!

    听到这话,刘禅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问道:“魏延,可有此事?”

    就在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魏延的脸色由铁青转为苍白。

    他紧咬下唇,身体微微颤抖。过了许久,他缓缓低下头:“陛下,臣……臣有罪!”

    “王猛所言属实,是臣将汉中防守大军调回,妄图对付杨仪。”

    说到这,魏延顿了顿,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看向刘禅接着说道,“但臣此举绝非出于私心,臣担心杨仪把控朝政,对陛下不利。”

    “臣一时糊涂,行事鲁莽,没有考虑到边境安危,犯下大错,辜负了陛下的信任,罪该万死。”

    说罢,他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触地,久久未起。

    魏延倒是个人精,他话中的原因,是担心杨仪会对刘禅不利。

    丝毫不提自己和杨仪的冲突,几乎是要明说,他的这番作为,是为了陛下。

    刘禅看着跪地请罪的魏延,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他紧握着拳头,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在极力压制着心中怒火。

    沉默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魏延,你身为蜀汉大将,不思保家卫国,却因胡乱猜忌做出这等蠢事,实在令朕失望透顶!”

    “念你往日战功赫赫,朕暂不将你治罪,即日起,你便在家中禁足,好好反省。”

    “若再有不轨之心,定斩不饶!”

    “谢陛下不杀之恩。”魏延声音沙哑,带着几分哽咽,再次叩首后,在侍卫的搀扶下,缓缓退出朝堂。

    此时的他脚步虚浮,身形佝偻,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杨仪站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表面上神色平静,心中却如波涛汹涌。

    他明白,刘禅之所以只是让魏延禁足,并非真的相信魏延这番说辞,而是在防着自己。

    刘禅向来忌惮臣子权力过大,如今自己又立下大功,组建了龙骧卫,势力大增。

    刘禅自然要制衡。

    留下魏延,便是为了牵制自己。

    正如他所料,想要扳倒魏延,没有那么容易。

    还需从长计议……

    在魏延离去之后,刘禅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神色缓和了些许,语重心长地说道:

    “众爱卿,此次前线大捷,杨仪功不可没。”

    “他未雨绸缪,组建龙骧卫,保我蜀汉边境平安。”

    “诸位当以杨仪为楷模,一心为国,莫要再因一己私利而误了国家大事。”

    蒋琬、费祎等人,此时是满脸的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跟随百官纷纷跪地,齐声应道:“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刘禅微微点头,接着说道:

    “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退朝吧。”

    ……

    蜀都外,隐秘草庐内。

    诸葛亮一袭素袍,手持羽扇,坐于正中。

    在他返回之前,就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杨仪龙骧卫的那些兵马。

    很快。

    一名暗探大汗淋漓,进入庐内,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丞相,已查明杨仪那龙骧卫的兵马来历!”

    诸葛亮正坐在案前沉思,闻声抬眸,神色平静,却难掩双眸之中的关切。

    微微点头,示意暗探继续说。

    “丞相,那龙骧卫的士兵,皆是流离失所的流民!”

    “杨仪将他们收拢,不仅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还训练他们成为士兵。”

    “这一做法,既解决了流民的生计,又为他增添了可用之兵,实在是一举两得啊!”

    诸葛亮闻听此言,手中的羽扇猛地一顿。

    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震惊。

    他原本以为,杨仪组建军队或许只是为了争权夺利,手段流于表面,行事肤浅。

    可如今看来,是自己的想法太过狭隘了!

    杨仪此举,不仅帮助蜀汉解决了那些流民的生计问题,还在关键时刻保卫了国家。

    这其中的谋划与远见,绝非一般人可比。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感慨。

    “看来,是我小看了杨仪。”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想到了魏延调兵的事儿。

    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重重地将羽扇拍在桌案上,怒声大骂:“倒是魏延这匹夫,竟为了一己私利,不顾汉中安危调回守军,妄图对付杨仪,实在是可恶至极!”

    诸葛亮越说越气,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向信任的将领,竟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诸葛亮回想此次街亭之战的惨败,不禁微微皱眉。

    “你下去吧,唤马谡前来!”

    “是!”

    马谡虽有才华,却刚愎自用,导致街亭失守,让北伐大业遭受重创。

    若非杨仪的龙骧卫神兵天降,现在汉中的形势,不堪设想!

    念及马谡跟随自己多年,诸葛亮不会让他死。

    虽痛心疾首,但还是决定给马谡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