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85章  魏延身死魏国?这是诸葛亮奸计!
    次日,曹魏都城,洛阳。

    宏伟的皇宫大殿上,文武百官肃立两旁,朝会正如常进行。

    议事的内容无非是边境防务、税收民生等例行公事。

    然而,自上次张郃在街亭兵败后,曹魏朝堂上便多了一份隐忧——

    蜀汉竟然拥有了一支暗藏神兵利器的精锐部队,而这支部队的情报至今仍是谜团。

    因此,朝中上下一致认为,在摸清敌方虚实之前,绝不能轻易对蜀汉用兵,否则无异于自讨苦吃。

    正当朝臣们激烈讨论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信使一路疾跑,气喘吁吁地冲进大殿。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举着一封密报,声音颤抖地禀报道:“启奏陛下,南方边境来信,说在我魏国境内,发现了蜀汉大将、汉中都督魏延的尸体!”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你说什么?魏延死在我国境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愕之色溢于言表,随后便是一阵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魏帝曹叡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不可置信:“此言当真?魏延怎会死在我国边境?”

    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信使,似乎想要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答案。

    司马懿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凝固,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魏延是何人?蜀汉大将,汉中太守,镇守蜀汉北疆的支柱之一!

    如今却突然死在了曹魏境内,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足以引发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

    “陛下,此事太过诡异!”司徒王朗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担忧,“魏延乃蜀汉大将,他的死,会不会是蜀汉的阴谋?”

    王朗深知诸葛亮的智谋有多可怕,若此事是诸葛亮一手策划,那么曹魏恐怕已经被推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

    蜀汉很可能借此机会,将魏延之死的责任归咎于曹魏,甚至以此为借口,兴兵北伐!

    尚书令陈矫也站出来,语气急促,神色焦急:“蜀汉与我国对峙多年,如今魏延突然死在我国境内,若处理不当,他们定会借机发难!到时候咱们可就彻底被动了!”

    太尉华歆紧随其后,神色紧张,声音微微发颤:“是啊,陛下,咱们务必小心行事,千万别中了他们的圈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理不出头绪。

    有人提议立即加强边境防御,以防蜀汉借机发难;有人则主张派人前往调查,尽快弄清事情的真相。

    曹叡在殿前来回踱步,神色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诸位所言极是,可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是他们内部争斗,还是有人故意嫁祸于我大魏?”

    然而,无论是哪种可能,曹魏都无法撇清关系。

    毕竟,魏延的尸体是在曹魏境内发现的,这无疑让曹魏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司马懿眉头紧锁,心中翻江倒海。他越想越觉得此事古怪,魏延之死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他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十有八九与诸葛亮脱不了干系!”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阵哗然。司马懿继续说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谋划,魏延之死如此蹊跷,极有可能是他的手笔!如今魏延身死我国边境,他必定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甚至以此为借口,再次兴兵北伐!”

    曹叡的脸色愈发难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司马懿与诸葛亮多番对阵,对蜀汉的智囊了解最深。

    “仲达,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司马懿神色凝重,缓步上前,拱手答道:“陛下,如今我军刚在街亭兵败不久,士气尚未恢复,且粮草军备也需时间补充,实在不宜再与蜀汉开战。”

    “依臣之见,我们应当先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与蜀汉一决高下。”

    提及街亭之战,众人不由得想起张郃率领的先锋部队,被蜀汉五万精兵打得溃不成军,元气大伤。

    如此惨败,曹魏的军心士气已然动摇,若再贸然开战,恐怕会一败再败,甚至动摇国本。

    “这如何使得!”卫尉程武按捺不住,率先站出来反驳。

    “若此时示弱,岂不是让蜀汉小瞧了我们?日后他们必定更加肆无忌惮!”

    骠骑将军曹洪也紧随其后,用力拍着手中的佩剑,发出铮铮声响,语气中充满了不满:“是啊,若不采取强硬措施,蜀汉岂不觉得我曹魏软弱可欺!”

    群臣纷纷表态,有的主张立刻备战,有的则支持司马懿的休养生息之策。

    朝堂上争论不休,曹叡被吵得心烦意乱。

    他眉头紧锁,在龙椅上不安地挪动着身子,心中左右为难。

    街亭一战已足以证明蜀汉兵力的强盛,贸然开战只会徒增伤亡,动摇国本。

    可若是不战,又会让蜀汉觉得曹魏软弱可欺,日后更加肆无忌惮。

    就在朝堂上的争吵声愈发激烈时,曹叡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都住口!”

    这一声如同雷霆,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

    “如今局势如此复杂,我需要一个万全之策!”曹叡的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声音中带着疲惫与焦虑。

    司马懿缓步走出,再次拱手说道:“陛下,臣还有一计。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前往蜀汉,备上一份国礼,表明我们对魏延之死毫不知情,与此事毫无关联。同时,诚恳表达我们希望两国和平共处的意愿,以拖延时间,让他们找不到兴兵的借口。”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百官纷纷陷入沉思。

    陈矫眉头微锁,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此计虽好,但若是蜀汉不买账,依旧兴兵来犯,又当如何?”

    司马懿不慌不忙地答道:“若是如此,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加强防御,调兵遣将。而且,此时示弱并非怯懦,而是为了日后的强大。”

    王朗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此计可行,既不输国威,又让那蜀汉无处发难。”

    陈矫恍然,声音渐冷:“不仅如此,我曹魏也可在此表明态度。倘若蜀汉依然执意发兵,那天理在我,即便爆发战争,也应是我等胜出!”

    群臣纷纷表态,皆同意此计。

    曹叡沉思良久,最终缓缓点头:“那就依司马爱卿所言,即刻挑选使者准备国礼前往蜀汉!同时边境防御也不可松懈,加强戒备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