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88章  私通逆党,株连九族!
    朝堂上,两派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刘禅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权衡着各方利弊。

    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蜀汉内部的动荡,甚至招致外敌的入侵。

    就在此时,刘禅的目光落在了杨仪身上。

    他微微抬手,示意群臣安静,随后沉声问道:“杨爱卿,此事你又有何看法?”

    杨仪神色平静,缓步上前,恭敬行礼后,坦然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彻查魏延之事。若是魏延真的叛国,那他在朝中或许还有同党,不可让这些余孽继续潜伏在我蜀汉朝堂。同时,对于曹魏,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可先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他们趁机进犯。”

    刘禅闻言,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有人给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他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杨爱卿所言有理。先彻查魏延之事,务必揪出其所有同党!边境防御也即刻加强,不可有丝毫懈怠。至于曹魏那边,先观察一段时间,若无确凿证据,不可贸然兴兵!”

    朝堂上的群臣纷纷点头,显然对刘禅的决定表示认可。

    然而,杨仪并未退下,而是再次上前,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还有一事,臣一直犹豫是否该启奏。如今看来,此事干系重大,若不禀明,恐留大患。”

    刘禅心中一紧,连忙问道:“何事如此要紧?杨爱卿但说无妨。”

    杨仪顿了顿,似是在斟酌言辞,随后缓缓说道:“臣之前暗中调查,发现魏延竟打算联合李严残部,妄图暗中调兵。李严虽已被惩处,但追随其的余党在暗处仍有动作。魏延与之勾结,意图十分可疑。他们秘密往来书信,商议调兵之事,其心可诛。臣本想收集更多证据,将他们一网打尽,没想到魏延竟如此大胆,先一步叛逃,实在是罪大恶极。”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蒋琬、费祎等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震惊之色难以掩饰。

    李严当年因意图刺杀天子、谋权篡位而被惩处,如今魏延竟与其余党勾结,这无疑坐实了魏延谋反之罪!

    杨仪不慌不忙,继续说道:“臣已搜罗双方往来书信,还请陛下过目。”

    说完,他抬手示意,邹平立刻捧着一沓厚厚的书信上前,双手呈上。

    侍从接过书信,恭敬地送到刘禅跟前。

    刘禅颤抖着手指打开书信,目光匆匆扫过几行,脸色瞬间铁青。

    他猛地将手中的书信摔在地上,怒吼道:“好你个魏延,朕如此信任你,你却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不仅叛逃,还妄图联合逆党调兵谋反,简直罪无可恕!”

    蒋琬、费祎等人见状,纷纷上前,神情凝重地说道:“陛下,杨仪的话若是属实,那魏延的罪行不可饶恕。李严当年犯下大错,如今魏延竟与他的余党勾结,意图颠覆朝堂,必须严惩!”

    “陛下,应当立刻彻查此事,将魏延和李严余党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在看到那封书信中的内容后,刘禅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他强压着怒火,脸色阴沉,咬牙切齿地说道:

    “即刻下令,将魏延一家诛九族,以儆效尤!杨爱卿,你务必带领军机处,彻查与魏延、李严余党勾结之人,一个都不能放过!但凡有半点嫌疑,宁可错杀,不可漏网!此等逆贼,若不严惩,何以震慑朝野?”

    “边境防御也要加紧部署,增派兵力,修筑工事,若曹魏有任何异动,务必立刻回报!朕绝不容许蜀汉再有半分闪失!”

    杨仪听到刘禅的决断,心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满意,但脸上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他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声音低沉而沉重:“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揪出所有逆党,保我蜀汉朝堂安稳!魏延此贼,辜负陛下信任,罪该万死!臣定会将其同党一网打尽,绝不姑息!”

    刘禅微微点头,挥了挥手,示意杨仪退下。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各怀鬼胎。

    有人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卷入此事,有人则忧心忡忡,生怕被牵连。

    众人皆知,一场针对魏延余党和李严残部的大清洗即将展开,蜀都必将血流成河!

    果不其然,杨仪的行动极为迅速。

    他率领军机处的人马,开始在朝中大肆搜捕,凡是与魏延有过往来的人,无论官职大小,一律被押入大牢,严刑拷问。

    一时间,蜀都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迅速传至三十里外的卧龙岗。

    诸葛亮正于庐内小憩,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眉头微蹙,似在思索着什么。

    卧龙岗上翠竹摇曳,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的竹香。

    然而,这片静谧的氛围很快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马谡神色慌张,一路小跑冲进诸葛亮的草庐,连通报都顾不上,直接喊道:“丞相,大事不好!”

    诸葛亮从榻上坐起,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疑惑。

    他抬手轻捋胡须,目光温和地看向马谡,声音沉稳:“幼常,何事如此惊慌?”

    马谡气喘吁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扶着门框,勉强稳住呼吸,声音急促地说道:“丞相,魏延造反了!魏延在叛逃曹魏途中,被军机处发现,及时截杀,现在已然身死,同行的将领也都一同被杀了!”

    诸葛亮闻言,身子猛地一震,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布满震惊之色,手中的羽扇也停在了半空。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凝视着马谡,声音低沉而凝重:“你说什么?魏延叛逃?”

    魏延虽性格刚直,但对蜀汉忠心耿耿,怎会突然叛逃?

    而且,自己竟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迹象。

    诸葛亮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他与魏延共事多年,深知其为人。

    魏延对权力虽有渴望,但绝不至于叛国投敌。

    再者,此事发生得太过突然,自己竟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实在是蹊跷至极。

    马谡在一旁,看着诸葛亮沉思的模样,也不敢出声打扰。

    过了许久,他忍不住说道:“丞相,杨仪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若不是他的军机处日夜监察,及时发现魏延的叛逃,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即便在当初杨仪设立军机处时,马谡在诸葛亮面前连番反对,甚至多次想让诸葛亮出山主持大局。

    但这次魏延叛逃,军机处将其截杀,的确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听了马谡的话,诸葛亮脚步一顿,心中猛地一震。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马谡,声音低沉而有力:“幼常,你说杨仪的军机处及时发现?他们如何能如此迅速得知魏延叛逃,还能在魏蜀边境截杀?”

    马谡被问得一愣,挠了挠头,有些迟疑地说道:“这……末将也不清楚,不过杨仪的军机处一向消息灵通,或许早有察觉吧。”

    诸葛亮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缓缓踱步,手中的羽扇轻轻摇动,心中暗自思忖。

    魏延叛逃之事太过突然,自己毫无察觉,而杨仪却能精准截杀,这绝非巧合。

    联想到杨仪平日里与魏延的明争暗斗,诸葛亮心中渐渐有了答案。

    他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看向远处,声音低沉而冷峻:“如此说来,此乃杨仪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