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亭人没回来,送了封厚厚的信给李小囡,是关于纱线和纱线行的详情。
因为以平江府为中心的府县织机大幅增加,从去年年初起,纱线的行情就一路走高,在平江府开纱厂确实是个好主意,可皮棉的价格很高,他去江南和江北各地棉行查看今年的棉花行情去了,要是籽棉的价钿低,就算一算,看看是不是自己下乡收籽棉更划算一些。
至于工匠,他走到哪儿就会看到哪儿。
李小囡把信压在长案上,伸头问晚晴,“平江府有大点的纺线作坊吗?”
“纺线作坊就扬州城有一两家,平江府没听说,这事儿你该去问李老爷子,整个平江府,棉花棉线生意做的最大的就是李老爷子的商号了。”晚晴答道。
李小囡想了想,勾手叫过雨亭,“让阿武去请二堂叔过来一趟。”
“好。”雨亭刚要转身,李小囡又叫住她,“算了还是咱们过去吧,让阿武先去找二堂叔,就说咱们这就过去,我找他有事儿。”
“那得赶紧,要不然赶不回来了。”晚晴看了眼滴漏,急忙让人传话备车。
阿武骑马比李小囡的车快的多了,李小囡一行人走到一半,李文儒就带着十来个小厮长随迎上来。
李文儒勒马转过方向,和李小囡的大车同向,微微俯身笑道:“有要紧的事儿?”
“不算太要紧,我想看看轧棉和纺线,有作坊吗?”李小囡从车窗内问道。
“摘棉花有个小作坊,纺线都是各家带回去纺,咱们李家集家家都有纺车,小作坊也在李家集,先到李家集?”李文儒笑道。
“好。”李小囡点头。
李文儒忙打发一个小厮先回去报信准备。
李小囡的大车先停在棉花小作坊门口。
作坊在李家集最南边,一个大院,院子很高,屋子地基又高出院子地面几级台阶,屋子高大,很像粮仓。
前面一个小小的院子,三面都是空旷的屋子,屋里的妇人孩子都拘谨的站着。
李士宽和李文华已经等在作坊门口了。
李小囡一身细布衣裳,看起来十分寻常朴素,从车上下来,微微屈膝给李士宽见了礼,和李士宽说着话儿进了院子,站在屋子门口,看着屋里地上堆积的籽棉和拘谨站着的妇人孩子,呆了一呆问道:“这些棉籽就是用手摘出来吗?”
“对。不然还能怎么办?”李文儒笑到一半,就被李士宽一巴掌打回去了。
“是咱们这里这样,还是都这样?扬州那边呢?也是这样用手把棉籽一个一个摘出来?”李小囡不敢相信的接着问道。
“那当然,满天下都这样。还……都这样。”李文儒瞄了他爹一眼,那句’还能哪样’没敢说出来。
“真是都这样?”李小囡转头问李士宽。
“是,世子妃有更好的办法?”李士宽看着李小囡。
“嗯。”李小囡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
这么原始的脱籽她真是没想到,当初她和三阿姐摘棉花的时候,她以为是因为她们家棉花太少,用手摘出棉籽就行了。
“走吧,回去。”李小囡眉开眼笑,挥手示意晚晴和雨亭。
“真有办法?你……”李文儒的话没说完,就被李士宽一把揪到后面去了。
李士宽跟着李小囡出来,试探笑道:“这两天要不要让文儒到别业等着,要是有什么事,就不用来来回回的跑了。”
“不用,堂翁翁放心,不会落下李家集的。”李小囡笑应了句,上了车,吩咐赶紧回去。
……………………
葛先生一路快马,浑身热汗赶到平江别业,听说世子爷出去了,再问道周先生在,心里一阵庆幸。
他过来这一趟的差使没法跟世子爷明说,更不好跟世子爷探话打听,真要是见了世子爷,那就是看看世子爷的气色,还是要想办法和周先生说说话儿,现在这样,真是好极了。
葛先生跟着小厮,进了一处后面临湖的清幽小院。
周沈年迎出来,拱手见了礼,侧身往里让葛先生。
“这平江别业比如杭城别业恢弘,可这份雅静真是让人暑意顿消。”葛先生赞叹道。
“您这是一路没停赶过来的?”周沈年看着葛先生长衫前后的汗渍。
“可不是没停,一路换马。”葛先生坦率道。
“有什么事儿?”周沈年问道。
小厮送了湿帕子和茶进来,葛先生没答话,接过帕子擦了手,看着小厮退出去,才苦笑道:“尉学政刚刚发下来的那份作业?”
葛先生盯着周沈年,话没说完。
“作业?”周沈年立刻站起来,到旁边书案上拿起中午送过来的那份作业。
葛先生心里滑过丝丝失望,周沈年像是不知道这件事,葛先生端起杯子喝着茶,看着周沈年看那份作业。
周沈年垂着眼皮看完,慢慢折起,将作业塞回信封,这才抬头看向葛先生笑道:“是这份作业啊。”
周沈年的语调让葛先生的心又跳上来,放下杯子,指着那份作业,压低声音道:“这是世子爷的意思?”
“这话要是让世子爷听到,肯定得领几句教训,世子爷的差使里可没有督察学政这一条。”周沈年笑道。
“瞧瞧我!”葛先生拍了拍额头,“这份作业。”葛先生一脸苦相。“这可不简单哪,这是给整个两浙路的学子一人发了一把铲子。”葛先生比划着往下挖的动作,“谁知道铲出来什么!”
“照我看,倒不是为了铲出什么,只怕真是为了做学问,看看哪些人是真正通实务,能耐下心关注民生吏治,不是只会写诗做赋。”周沈年已经理出了思路。
“怎么讲?”葛先生欠身往前。
“这趟从京城过来,世子爷召了潘家那位叫潘世易的入幕门下。”周沈年也压低声音。
葛先生急忙点头,潘世易是领了份王府长史的衔儿从地方小县转到世子爷身边参赞的,这是大事儿,他不但知道,还知道的不少。
“潘长史的长处先生必定知晓,就是精通地方政务,庶务。如今,世子爷很看重这个。”周沈年道。
“那这作业,也不能……是吧?”葛先生摊着手。
“这话怎么说呢。”周沈年一副极其为难的模样,“一来,现在世子爷确实极其不喜空谈风雅什么的,二来,世子爷身边缺人哪,特别是在这江南。
“前一阵子我走了一大圈,就是奉了世子爷的吩咐,看看有没有可用的人。”周沈年看着葛先生道。
葛先生慢慢点了点头。
听周先生这么一说,这事儿就顺理成章了。
“世子爷就快回来了,先生?”周沈年看向葛先生。
“既然来了,总得请个安,正好,秋赋的事,当面跟世子爷禀一声。”葛先生明了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