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太后寿辰
“那个时候太后已经掌权,放手让斟美人离宫,也不过是做给先帝看罢了,殊不知外面才是太后的地盘,太后让靖国公待人将斟美人给拦住,并监禁,等到先帝真正薨了的那天,又让人将斟美人给悄悄的带进了宫中,处以宫刑……”
“宫刑?!”辛九娘惊讶道,“难道这斟美人竟不是女子吗?”
胡嬷嬷更是嘲讽。
“女人?那是个彻头彻尾的男子,先帝喜欢的是男人,这个秘密普天之下知道的人也不过是凡几,为承祖制,也为了得到靖国公府的支持,先帝才娶了太后,为平息谣言,先帝才纳了太妃,可这一妻一妾,都不中先帝的意,他喜欢的是那个妖娆妩媚远远胜过女子百倍的斟美人,一个出身勾栏的贱人!”
纵然过了这么多年,胡嬷嬷提起这个名字来,都觉得气愤不齿,可见得这斟美人作怪不少。
又归于平静,“却不止是处以宫刑,那么个骄傲、冷艳的斟美人,被太后分四肢,作成人彘,便只剩下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着,诉说着怨恨、不甘。”
“所谓种什么花,就结什么果,她当初作恶多端,让太后和太妃整个前半生都不安宁,也难怪会有那样的后果。”辛九娘并不觉得可怖,也不替斟美人感到可悲。
胡嬷嬷道:“世子妃是个明白人,确实是这样,不过还好,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太妃又是个健忘的人,那么多年的痛苦,都忘了……”
若是能忘,如今对温仪公主的故意讨好又算什么。
只怕是太妃每想着温仪公主一次,便会想到斟美人一次。
感叹之余,辛九娘也不免想到,怕也正是因为先帝这么个性取向,才只有二子一女吧。
太后的七十大寿在即,端王府阖府自然都是要进宫去祝贺的,众人乘马车到了皇宫门口,以太妃为首,端王和世子一左一右,辛九娘在后头领着温维桢和温芸英,到了宫殿正门口,要进去的时候,突被慈云宫的太监总管陈公公给拦住了。
陈公公道:“奴才给太妃请安,给端王请安,因太妃和端王远道而来,皇上感念各位主子们辛苦,于是特赐薄酒一杯。”
说着便让人给乘了上来。
太妃看着这满满当当一樽酒,就笑道:“皇上真是气,与我们哪里至于。”
说着便接过属于自己的一杯,然后一饮而尽。端王和其余的小辈见状,自也一一饮尽。
辛九娘装着饮酒的模样,却是偷偷儿的将杯中酒给洒到了衣物上,又让人看不出来。
太后对太妃和端王府众人都很好,可唯独一样,看不得她好。
虽然于酒中下毒这种法子太过简单,平常人不怎么用,但也是得防着点的。
等真正进到了慈云宫时,这才发现他们来的是极早的,在他们之前来的,也就是靖国公府一干人等罢了。
太后在最上头坐着,皇上是被抬进来的,躺在躺椅上的。
太妃领着众人来向太后祝贺,又问皇上好。
皇上如今虽然脑子糊涂,不大记人,但对于过往的那些人,竟是意外的还识得,又让端王上前说:“阿弟,一晃好多年不见,你还是这般精神。”当年满皇宫里就皇上和端王两个孩子,可不要好嘛。
只可惜世事如梭,一转许多年过去,皇上身边又都是些阿谀奉承、挑拨离间的小人,渐渐的,防备心起,连带着皇上赏赐给端王府的东西,都是警告端王的,端王自也明白了,先前他们是兄弟,后来,就成了彻彻底底的君臣。
端王道:“臣弟在鄞都数日,无一日不思念皇兄,只盼着皇兄能长命百岁,今闻皇兄身体有恙,亦感悲伤。”
皇上却是摆摆手说:“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便是活到百岁、千岁,做一国之君,权倾天下又如何,还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的目光透过端王,隐隐的有些想起,似乎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的陈贵妃,真是水灵灵的一朵花,他爱极了她的容貌,还有她娇纵的性子,这一爱便是三十多年。他是个平庸的皇帝,终究是摆脱不了母后的控制,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
皇上垂下了眼睛,又殷切的问端王说:“弟妹现如何了,怎么不见弟妹?”
端王问说:“皇兄是说的哪个弟妹呢?”
前后端王妃宋氏,后有端王继妃小陈氏。
“不过不巧,她们都故去了,终究是臣弟福薄。”话语中不掩明晃晃的讽刺。
皇上才陡然想起,也是因为他,陈贵妃想让自己的妹妹嫁给端王,他就下了道旨,要端王纳小陈氏为平妻,后来宋王妃生下世子便去世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旨意的缘故。
皇上还是有些心虚的,匆匆又问了几句话,便借口说“累了”让他们下去。
突有皇后身边的人过来,同辛九娘说:“皇后有话要和世子妃说,世子妃随奴婢过来。”
若无要紧事,想来皇后也不会叫自己,听着便忙过去了。
也是趁着太后接见旁人的宗妇的时候,她这才将辛九娘给拉到自己的跟前,匆匆说道:“今日明着是姑祖母的寿宴,暗地里却是鸿门宴,我估摸着姑祖母就是要针对你,你且小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