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431章  还带截胡的啊?
    “殿......殿下何意?”

    “将军莫要紧张。”李彻仍是语气温和,“此间只有你我二人,我们的谈话自本王口出,从你耳入,无妨的。”

    听到李彻这么说,薛卫不仅没放松,反而感觉心脏都提到嗓子眼了。

    他之前还不确定,李彻是真的猜出了什么,还是在诈自己。

    而看到李彻如此笃定,他怎能不慌?

    理性告诉他,自己应当矢口否认,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承认自己是陛下的人。

    但直觉又在告诉他,承认下来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两相矛盾之下,薛卫犹豫之下,还是选择闭口不言。

    见到薛卫这个样子,李彻却是眯了眯眼睛,心中完全确定了下来。

    他没有继续盘问,而是转移了话题;

    “自我来了奉国后,身旁至少有父皇的六双眼睛,在暗中窥视。奉国的那些官吏中有三个,王府的下人有两个,还有一个现在是我的贴身太监。”

    “你是第七个。”

    “这种事本王能理解,父皇毕竟是皇帝,若是不往我身旁安插人手,我反而会忐忑不安。”

    薛卫咬了咬牙,低声道:“殿下......英明。”

    “什么英明不英明的,本王懂得换位思考罢了。”李彻摆了摆手,“之所以跟你摊牌,是想让你帮个忙。”

    薛卫拱手:“殿下请讲。”

    李彻叹了口气,眉宇间有些许愁容:“父皇的这些耳目,最开始还往京中传递些消息,可越传越少,到后来干脆就不传了。”

    “本王最开始还以为是奉国守备太严密,他们没往外传的渠道,故而为他们放开了看管......没想到他们还是不传!”

    “本王后来就明白了,他们已是完全忠诚于我,后来甚至都向我坦白了身份,不肯再做父皇的耳目。”

    李彻一脸的无奈,唉声叹气道:

    “可不传不行啊!父皇好不容易把几个耳目送到我身旁,如今却是如泥沉大海,他如何能够放心?”

    “时间长了,会不会怀疑我清理了那些人,让我父子之间再生嫌隙......”

    看到薛卫一脸呆滞的表情,李彻也是有些无语。

    自古以来,皇帝往藩王身旁安插眼线就是常事,哪怕藩王知道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那藩王是真的暗藏反心。

    李彻自然也是如此,奈何人格魅力太高了,手下人忠诚度不知不觉就拉满了,奸细全都反水了。

    半晌后,薛卫才回过神来,试探问道:“殿下想让我做什么?”

    “做什么......当然是给我父皇传递消息啊!”李彻苦笑一声,“薛将军若是也不传递消息,父皇必然会忌惮于我。”

    李彻觉得,自己说的还是保守了,庆帝现在就已经起了忌惮之心。

    在帝都的时候,李彻就已经有所察觉,故而才会提醒李霖将李显留在帝都。

    此番平了叛乱,杀了世家,又拐走了玄甲军,庆帝的疑心只会更重。

    若是薛卫这边也来一个纳头便拜,说什么都不传递消息了,天知道便宜父皇能做出什么来!

    “这......”薛卫只觉得脑袋有些不够用,“敢问殿下,是真传递......还是......”

    “自然是真!父皇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必管我。”

    薛卫愣住,随后拱手道:“那......可需给殿下过目?”

    “无需。”

    “末将知道了。”

    李彻这才露出笑脸:“好,帮了本王大忙了。”

    “你下去收拾吧,待到中午我们就出发,去山海关见你堂兄。”

    “喏。”

    待到薛卫走出营帐,仍是恍惚着。

    李彻的话太梦幻,哪有上赶子让皇帝耳目递送情报的?

    转念一想,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殿下的确毫无反心,自然问心无愧。

    直到那两只老虎不耐烦地咕噜了几声,他才快步走远。

    中午时分,奉军拔营而去。

    薛卫是李彻要处理的最后一件事,他在关内已是再无牵挂。

    李霖和燕王妃前来相送,多有不舍之意。

    李彻只是安抚他守好燕国,并暗示他除了加强北面草原的防务,还要注意一下南边。

    来自世家、其他藩王,乃至......朝廷大军的潜在威胁。

    不过李霖是个不聪明的,怎么暗示他都听不懂,反倒是燕王妃听明白了,并表示一定会多加注意,李彻这才放下心来。

    离开燕地走了几日,终于到了山海关。

    望着前方巍峨的雄关,李彻缓缓出了口气,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

    过了山海关,就回家了啊......

    帝都虽然繁华,关内虽然温暖,但终究还是家里好。

    因为被叛军突袭的原因,和李彻出关时相比,山海关的防御明显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山海关的防御体系本就是严防北面的,对南面的关内基本不设防,就连南边的城墙厚度都只有北面的一半。

    李彻第一次出关时,胡强一个人就能撞开关门,也有山海关南边大门薄弱的原因。

    而此刻再看。

    狂风烈烈,旌旗飘扬汇聚如潮。

    长矛似林,腾腾杀气覆盖整座关隘,就连城墙都加厚了少许。

    奉军刚刚走到关下,便有无数强弓硬弩从城墙上伸出。

    “止步,此乃山海关重地,来者何人?!”

    李彻将手当做盖子挡在眼前,看向城墙上的人影,骂道:“本王李彻!”

    城上副将自然早就看到了奉字旗号,但仍是壮着胆子问道:“可有凭证?”

    “你这蠢材!”李彻顿时脸一黑,“才一年时间,忘了本王上次怎么进来的了,是吧?”

    副将听见那熟悉的喝骂声,又看见李彻那因为不断走近而清晰的脸庞,顿时松了口气:

    “正是,正是殿下啊!快开关门!”

    关门大开,奉军先入,随后才是流民和玄甲军。

    李彻骑在马上,看向周围有些残破的砖墙,有些还带着斑驳血迹,不由得皱了皱眉。

    看来叛军的偷袭也不是完全没用,山海关的损失也不小。

    不多时,李彻便看到胳膊缠着绷带的薛镇快步走来。

    “参见殿下。”薛镇仍是一副冰山脸,说话也毫不气,“殿下出关怎么不提前告知末将?”

    李彻笑着走上前:“行了,莫要绷着脸,看本王把谁给你带来了?”

    身后的薛卫硬着头皮上前:“哥。”

    薛镇先是一愣,随即肃然道:“你怎在此?”

    薛卫缩了缩脖子,自小他就有些畏惧这个堂哥:“陛下有令,让我带三千玄甲军在殿下帐下听用。”

    薛镇顿时呆住了,不可置信:“你?跟了奉王?!”

    不知怎的,薛镇明明早上没吃醋,却觉得自己口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酸味。

    不是......都是自家兄弟,还带截胡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