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能距离近了,燕浔那人心思缜密,很容易便能将人发现。”
太后仔细叮嘱后,才放了淑荣同刘嬷嬷离开。
雨还在下,只是没有傍晚时分大。
配上寒凉天气,着实是冻人得紧。
距离御书房不远处,刘嬷嬷将人拦住,“公主,不能再靠近了,若是被楚王察觉,定要拉公主去皇上面前的。”
纵然距离有些远,纵然天色暗沉。
可淑荣还是一眼便瞧见了那道心心念念的身影。
她放在袖中的手紧紧攥起,眼中不甘逐渐化作了狠意。
“为什么,我到底哪里比不上慕窈?”
刘嬷嬷担忧地看了她一眼,语气多是无奈。
“公主,楚王对您实在不算是良人啊,公主您不如还是弃了吧?”
话音刚落,刘嬷嬷便被淑荣眼底凶狠给震慑到。
“本公主凭什么放弃!刘嬷嬷的意思,是在说本公主连慕窈一个二嫁女都比不过吗!”
刘嬷嬷不敢多话,可心里确实无奈。
淑荣目光紧紧落在燕浔身上,心底似是下了什么决定。
转头,将目光落在刘嬷嬷身上。
“刘嬷嬷,您一向是最疼我的,所以我想让慕窈被凌辱至死,您也会帮我的对不对?”
刘嬷嬷张了张嘴,在对上淑荣视线后,心中平白升起几分慌乱。
她心底暗自深吸一口气,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公主,这件事还需要跟太后商议,老奴只是个奴婢,实在是做不得主啊。”
淑荣冷笑一声,想到还在监牢里的慕窈咬了咬牙。
“既然这样,便去牢里给这位好郡主送点好东西,顺便,京中传言也抓紧弄上!”
刘嬷嬷点了点头,护送着人离开。
只是她们没瞧见的是,在她们转身离开的时候,本跪在那里的燕浔,余光微微转移到朝着他们的方向方才所站的地方。
显然,是早就已经发现他们了。
燕浔唇角勾起一抹冷意,视线收了回来后,继续跪在雨中看向御书房的方向。
暗地里那些视线,他更是察觉到了。
不一会儿,李公公带着披风和油纸伞快步走了过来。
身边太监打着灯笼上前。
“王爷,夜已深了,皇上恩准您今夜在宫中暂住。”
见燕浔无动于衷,李公公忍不住叹息一声,“王爷,您就算是为了慕郡主求情,也要先保全自己的身子啊。”
“这寒冬腊月的,您若是出了事,谁还能帮慕郡主求情呢?”
燕浔抬眼看了眼李公公,苍白的脸上不见丝毫血色。
好似下一秒就能晕过去。
李公公忙指挥太监将人扶起来,朝着桐花台而去。
那边是专门给王爷等人住的地方。
进了桐花台,里面便是一阵暖意。
李公公吩咐了太监将人照顾好后,便转身回去复命。
暖茶,炭火。
将燕浔身上寒气驱散些许。
他看了眼窗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考起下一步计划。
大理寺监牢内。
暴雨之下,牢内积了不少雨水。
草床都被打湿了些。
大理寺也只得将人先转移到别的地方,慕窈出去时手里抱着包袱,跟在侍从身后。
昏暗的牢房内,处处都散发着霉味。
她小心翼翼跟在侍从身后走着,隐约能察觉到几道视线落在身上。
忽地,外面传来骚乱声。
紧接着,便是外面狱卒的呼喊声,“有人想要劫狱!”
下一秒,慕窈便觉眼前一黑。
……
次日一早。
谢睨快步进宫,在看见跪在大殿外的身影时,脚步有一瞬间顿住。
燕浔显然也看见了谢睨紧张神色,心底涌上几分不安。
忽地想到了什么,起身便要跟在谢睨身后进入御书房。
只是被门口侍卫阻拦。
谢睨将昨夜有人劫狱的事情紧急告知,皇帝果然勃然大怒,冷声怒斥。
“朕要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大理寺监牢居然有人敢劫狱!甚至还将人给劫走了?!”
皇帝的怒吼声从御书房内传出,外面站着的燕浔听了个真切。
他心底下意识觉得,被劫走的这人怕是阿暖!
可,他跟蓝家都没安排。
正想着,御书房的门就被人打开,李公公疾步走出。
“王爷,皇上传您进去呢。”
燕浔点头,沉着脸走了进去。
“跪下!”
皇帝怒吼下,燕浔当即跪在地砖上。
膝盖碰触传来的响动,让皇帝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
“谢睨,你说!”
谢睨身子一颤,声音颤抖地将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微臣,微臣偶然抓了个劫犯,对方口口声声说,这次劫狱的事情,是楚王爷的手笔,而失踪的人也的确是慕家郡主。”
燕浔眸色微动,顿时明白是什么在等着他。
心中觉得可笑。
“皇上,臣昨夜一直在皇宫中未曾出去,对方既说是臣策划了这一切,臣愿意被关入大牢,待事情查清楚。”
皇帝移动目光,看了燕浔良久。
才缓缓丢出一句话,“不必,朕相信你。”
燕浔手指轻颤,眸底飞速闪过一抹暗光。
正准备开口时,就见李公公快步从外面走进,朝着上座之人拱手。
“皇上,晋王带着慕家外戚进宫了,说是有要事禀报!”
皇帝看了眼下方跪着的两人,手指了指燕浔。
“将楚王带去里面。”
这话是什么意思,再明显不过。
谢睨立即正了正脸上神情,跪在屋内静等外面的人走进。
很快,晋王率先入内,身后跟着的是低着头的慕君恒。
“晋王,你说有要事禀报,有什么要事?”
晋王看了眼跪在一旁,一脸惶恐的谢睨。
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瞬。
紧接着,便示意身后之人上前跪下。
慕君恒上前惶恐跪下,“草民,草民今早听闻大理寺监牢被劫,心中惴惴不安,特地奉上前几日所获的书信。”
李公公立即将书信接过,呈到了皇帝手中。
随着书信绽开,里面的字迹也被皇帝尽收眼底。
“晋王可看过这封书信?”
皇帝抬眼,朝着下首两人看去。
晋王拱手,“回皇上,臣并未看过,但听到外界传闻,大致也能猜测几分这件事,或是楚王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