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书生:开局收获美娇娘 > 第128章 传诏回京
    阿其那点点头,随即两人回到驿站,对随行的武士们也下达了命令。

    于是北蛮使团在即落脚驿站后,忽然自我封闭起来,不轻易离开驿站。

    躲过一劫的李福琳回到明府,随即便被周太监呵斥。

    “郡主,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不能主动暴露身份。”

    “就算阿其那他们刚才咄咄逼人又如何?”

    “只要郡主不暴露身份,他们怎么也不会猜到郡主的身份。”

    “你看,阿其那就把你当成老奴的小跟班了吧。”

    这时李福琳却点了点头。

    “方才的事情至少证明阿其那不是个蠢货。”

    “只要不是蠢货能够沟通,这就足够了。”

    “只要我们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我们就能保持关系和睦。”

    没想到李福琳已经在考虑和亲之后的事情。

    周太监的神色忽然有些怅然。

    若是当初王爷咬牙和当今皇帝抵抗到最后。

    眼下也不用吧自己的女儿送出去。

    到时候被送去和亲的郡主,就可能是当今皇帝的女儿了

    可惜没有如果,郡主不是公主。

    虽然现在多了一个和亲公主的名头,但是说到底还是一个郡主。

    看到周太监忽然情绪低落,李福琳轻笑着看向他。

    “周公公,快把王七喊过来吧。”

    “我还要学习北蛮土话,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够通过北蛮土话帮助他们大乾。”

    周太监闻言苦笑,随后走出房间。

    自己已经过了冲冠一怒的年纪。

    而且大乾已经经不住再折腾的。

    必须要好好恢复恢复元气。

    “小兄弟!”

    正蹲在院墙上观察四周请的王七闻言一跃而下。

    “周公公!”

    周太监对着王七拱拱手说道。

    “小兄弟,你现在去给郡主教授北蛮土话吧。”

    “又明小姐和黄夫人在,你有什么不方便的,就说给她们。”

    王七听后点点头,正准备进入屋中,却被有被周太监叫住。

    “这里是我这些年的心得,送给你吧!”

    言毕,周太监将一本手记放在王七手中。

    王七接过笔记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对着周太监半跪着行了个军礼。

    “多谢公公传功!”

    周太监摆了摆手。

    “起来吧,这不算什么传功。”

    “这手记也只是我的一些心得而已。”

    杨彪,周太监转身离去,王七则是在目送周太监离开后,将心得放入怀中,走入厢房去交李福琳北蛮土话。

    王七先从简单的问候语开始教授。

    由于北蛮没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北蛮贵族中有一部分人专门学习汉语汉字用来记录北蛮历史和各地人口等数据的。

    列如,富骆多、赫夺还有阿其那,他们都属于对大乾文化比较理解的人。

    和他们用汉话沟通时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北蛮了人之中,大部分中下层都是不会汉话更不会汉字的。

    和他们沟通就必须要用到北蛮土话。

    李福琳也十分用心的学习,为了让自己更快记住北蛮土话,她还用汉字给北蛮土话标注谐音。

    这一手引得一旁的明意柔连连轻笑。

    王七则十分肯定地点头称赞。

    “郡主这才是正确的方式,只要记下了这些北蛮土话,用什么方式去记并不重要。”

    “北蛮人和你沟通的事情,可不会问你是怎么记下北蛮土话的。”

    李福琳充满干劲的学些北蛮土话。

    很快便掌握了不少的北蛮土话。

    虽然很少,但问候别人和告别,以及简单的自己我介绍算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不过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王七从厢房中退出,安排侍卫们轮换值夜,他自己也是先跟着第一批侍卫值夜到三更,方才被第二批侍卫接替。

    天色刚刚发亮。

    守卫城门的兵士便听到有人在城下叫门。

    兵士们打着哈欠探出头,却发现了是拿着圣旨的上差。

    兵士们连忙拍了拍脸颊,让自己打起精神,然后才去打开城门。

    负责传旨的太监瞥了一眼打开城门的兵士。

    “你们也太慢了!”

    “让咱可是好等!”

    言毕,太监径直打马入城。

    身后护卫他的禁军则是挥动马鞭象征性地打了兵士一下。

    兵士松了口气,这才招呼城外想要入城的百姓开始排队。

    传旨的太监打马优哉游哉地漫步在曹县的街道上。

    “百姓们看到他们有些惶恐地躲避。”

    刚刚打着哈欠从家里出来的黄杉等人看到传旨的太监们一行。

    黄沙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为首的人好像和周太监的服装一样,看来也是个有身份的大太监。

    那么有身份的大太监来到曹县...

    想到此处,黄杉连忙看向王七。

    “老七,你去告诉福琳郡主,宫里的旨意可能到了。”

    接着黄杉又看向柳大壮。

    “舅哥,你速速到县衙通知明伯父和赵老哥,告诉他们朝廷的旨意到了。”

    两人点点头,当即大步向着明府和衙门跑去。

    黄杉则是直奔糖铺而去,礼多人不怪。

    李朝风尚且要疏通关系,自己不可能独身事外。

    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递上“孝敬”总归不会太坏。

    于是黄杉到糖铺取了五斤白糖,分成五包装好,然后才前往衙门。

    等到黄杉到了衙门的时候,传旨的太监已经坐在县衙大堂的主座上,以明德昌为首的官吏齐刷刷地站成几排,恭敬地行礼。

    传旨太监看着黄杉进来,不由昂着头说道。

    “你是什么官职,为何点卯的时候不在?”

    明德昌当即拱手说道。

    “这是二皇子殿下的幕僚,暂无官职!”

    太监冷笑一声。

    “原来是白身啊!”

    随后他又注意到黄杉手中提着东西,语气又缓和了几分。

    “既然是二皇子的幕僚,那我们先到后堂谈谈吧。”

    黄杉当即笑着随太监走进后堂。

    “公公,这是五斤白糖,还请笑纳,还有熊皮大氅不好拿来...”

    太监闻言当即大笑着说道。

    “哎呀,都是自己人,不用拘谨,快快坐下。”

    请黄杉入座后,太监轻笑着说道。

    “此番咱是奉皇爷的命令,诏二皇子殿下入京的!”

    “不用担心,眼下大梁城的风波,影响不到二皇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