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81:憨娇姐姐逼我当渣男! > 第217章 贸工技与技工贸
    “严叔你应该明白,这个时期上面没有明确私营经济的风向,稍有不慎就会被当投机。”

    “制衣厂的规模继续扩大生产,肯定就会吸引太多人的主意,到时候说不定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只有成为半国营半私营的模式,才能避免被拉出去当投机,也不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陈军将自己的顾虑一一道出,听的严磊是频频侧目。

    他是真没想到,陈军考虑的这么长远。

    同时也明白陈军考虑的没错。

    私营规模要是扩大到一定程度,的确会成为风口浪尖。

    也只有捆绑成为半国营和半私营,才能够避免这种事的发生。

    让出一部分蛋糕,拉上一批人上船,又能够得到当地的扶持,不用担心有心人背后捅刀子。

    毋庸置疑是个好办法。

    “你真不打算面向全社会公开募资?”严磊又忍不住道:“我听说沿海城市一家联合投资公司做好下个月公开募资的准备了。”

    “人家每股10元,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

    “已经预估能够筹集两百万左右的资金了。”

    陈军摇头道:“人家是特区特办,我们跟人家没法比的,再说人家这次募股筹集资金肯定达到450多万。”

    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3年7月第一次面向全社会募股。

    91年6月再国内交易所上市,总股本高达2.64亿,成了国内最大的上市公司。

    人家背后靠山硬着,根本不是陈军能够插一脚的。

    他不过是顺着对方的风向,另辟蹊径拉严磊等人上船而已。

    青岩县可并不在特区内,一旦面向全社会发行股票,指不定又闹出什么风波。

    陈军还是更愿意苟着发育,就好比后世的菊花,苟到最后一鸣惊人。

    前面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站在风口浪尖是容易翻船的。

    “450多万?”严磊吃惊道:“这么多?”

    陈军点头道:“国内第一支面向全社会的股票,严叔你可别小看这个影响力,这足以载入历史的。”

    严磊自然明白其中的影响力,可是没有意识到影响力会有这么大。

    “严叔要是想赚钱可以考虑买一些宝安集团的股票。”陈军提议道:“未来他将是国内最大的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上亿。”

    严磊笑道:“我更看好你,要不你制衣厂的股份卖点给我?”

    陈军摇头道:“我手中剩下百分之六十股份都是不出售的,年终发给员工的都属于虚拟股,只能每年分红,不能出售给外人的。”

    严磊面露诧异,也并没有强求。

    而他这个决定,也导致了未来每每想到都后悔捶胸顿足。

    严磊问道:“大概过两个月财政资金就会拨款下来,你拿了四十万打算怎么办?”

    “直营店企划。”陈军没有丝毫犹豫说道。

    随着陈军解释,严磊才渐渐明白陈军未来制衣厂的打算。

    他皱眉说道:“送到各个城市的国营百货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搞直营?”

    陈军解释道:“服务、售后、品牌经营,这些都只能靠直营店才能展开,国营百货早晚都会垮,因为随着服务质量差,售后困难等等原因,终究会被时代抛弃。”

    随着改革商业环境放开,国营百货很快就不是居民唯一能够逛的地方,各个商铺抢了人流,让国营百货渐渐没落最后消失在历史中。

    更别提后世超市代替了国营百货,以及高端商业广场的出现。

    国营渐渐消失在历史是必然。

    除了一些涉及科技研究的国营厂被保留,绝大部分国营厂都将成为历史。

    严磊皱眉道:“我倒是觉得你想多了,国营百货怎么可能倒闭。”

    陈军只是笑了笑。

    继续解释就没必要了,历史会帮他到时候打严磊的脸,而不需要他自己去打脸。

    严磊似察觉陈军的态度,解释道:“你别怪严叔跟你聊这些,这次是青岩县当地第一次入股私营。”

    “虽然类似的情况在沿海城市已经有过案例,但那些案例都是国外的大企业,国外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占股,而国营负责相关的运营管理。”

    “我懂。”陈军点头回应。

    严磊摇头道:“你不懂,先进的设备想要进口,就必须让利,沿海城市为了拿到先进的设备,不得不让外企占股。”

    陈军继续点头。

    全球针对国内的技术封锁可不是开玩笑的。

    国内现在能够做到的只是让利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然后尝试研究超越。

    只可惜一旦国内某方面技术刚刚有所成就,国外就会以极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

    逼的那些耗费大量研究费的国营血本无归。

    而技工贸和贸工技的争论,爆发于1994年,也代表了国内企业两条产业路线的争斗。

    技工贸的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主攻科技方向。

    贸工技主张发挥国内制造成本低廉优势,加大自主品牌的打造。

    90年代的这场斗争对国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也证明了,贸工技永远只能被国外高新科技卡脖子。

    自主品牌打造出来又如何?

    国外一旦不再提供相应的配件,自主品牌将无法继续更新换代,永远都无法让国内的产业链进行升级。

    八十年代如果没有贸工技的出现,技工贸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那么国内有许多技术都将远超国外的科技水平。

    所谓的自主品牌,无外乎就是靠营销手段,任何时候都可以。

    但是技术落后了,就不是靠营销手段能够做到产业升级的。

    “算了,跟你说这些你应该还不太明白,你只需要知道,你家的制衣厂不能做出成绩,可能严叔我就得跟着你倒霉。”严磊叹息提醒道。

    陈军哑然失笑。

    上次狂喷严磊后,对方明显也出现了改变,这次冒险的举措,就是一次尝试。

    但是严磊依旧不放心啊!

    说明严磊并不是一个激进的人,而是固守成规的人,不愿意尝试那些冒险激进的事情。

    要不是陈军刺激了他一把,对方这次压根不可能这么冒险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