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81:憨娇姐姐逼我当渣男! > 第229章 742、817厂
    声音不大,陈军却隐隐间听到,让他都忍不住想吐槽回去。

    在众人的目光下,陈军领了颁发的证书,然后被邀请到前面。

    这次参加商业峰会的人数很多,整个会场坐着数百人。

    面对数百双目光注视,换成陈军同龄的人,恐怕都脑袋空白不知道说什么了,可是他就好像早已经习惯类似的场合,丝毫没有怯场。

    陈军先感谢了在场的领导,最后才说道:“我和前面的前辈不同,也和台下各个叔叔伯伯不同。”

    “你们都是国营或者集体经济,而我家的产业属于私营。”

    众人诧异。

    私营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容易受到非议的。

    哪怕在场有不少人也是私营,但是人家好歹披上公有的外衣。

    “私营相比公营更加困难,很多国营百货都不会接受私营的产品,产品想要送进国营百货销售千难万难。”

    “原材料采购上面,也比国营厂要高一些,甚至有些原材料和配件想采购国营厂都不会出售。”

    陈军开头一番话道出了不少私营老板的心声,引起他们的共鸣。

    “可就算如此,我还是站在了这里,得到了领导的嘉奖。”

    这话就有些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了,但是台下众人都没有反驳。

    私营脱颖而出,比国营难太多了,这句自夸已经比较谦虚了。

    陈军微微一笑道:“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上面,我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毕竟我家的私营厂对原材料采购要求很低,任何相关的厂都能够提供。”

    “销售方面,因为没有国营百货的支持,我选择走小商贩和个体户的路子。”

    “相比国兴百货,小商贩和个体户更多,他们都想过上好日子,所以销售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推广……”

    随着时间推移,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许多人看向陈军的目光也稍微变了。

    陈军由浅入深的讲解了后世一些营销方式以及策略,再用自己的产业举例,对品牌的经营等等。

    不过因为时间有限,陈军都是点到为止。

    至于台下的人能够学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悟性了。

    陈军把时间掐的刚刚好,然后感谢了一声,就打算领着颁发的证书下台。

    可就在这时。

    一名男子起身道:“小老板,你不如给我们详细讲讲品牌经营呗!”

    这人一开口台下就响起了类似的声音。

    不等陈军拒绝,陶胜英笑道:“小军既然大家都想听你讲,你不如就继续讲讲,反正你已经是最后一个颁奖了。”

    压轴?

    自己居然是压轴的最后一个?

    陈军稍显意外。

    台下众人起哄。

    最终陈军只能从中回去,花了不少时间,给众人讲了品牌经营的相关知识。

    这次商业峰会还有提问环节,有人趁机提出自己的不解和问题。

    面对类似的问题,陈军都应答自如。

    原本对他年幼稍微有偏见的人,渐渐的都成了欣赏以及钦佩。

    这次陈军的光芒盖住了前面颁奖的各个代表。

    等轮到那些代表上台解答的时候,他们的回答都让台下人不太满意。

    不过众人都没有太过为难,只是稍微提了几个问题,就没人提问了。

    以至于后面的人一个个稍显尴尬。

    同样是优秀代表,他们年纪还比陈军要大,却遭遇了冷场。

    第一届省城的商业峰会结束,不少人围着陈军,要么邀请他吃饭,要么邀请他去当地发展。

    面对热情的众人,陈军都笑着糊弄过去,也没有给于明确的答复。

    直至陶胜英出面领陈军离开,才让他摆脱众人的纠缠。

    “我带你去见一个老知识分子,也是研究彩电相关技术的朋友。”

    陈军被带到了一处老居民小区,见到了一名年纪四十左右的男子。

    在陶胜英的介绍下,陈军知道了男子叫王奇兵,之前在港区那边彩电配件厂工作的技术工。

    王奇兵这次回国就是想为国内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七八十年代类似的国人有很多,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出国的人都希望国家能够富强起来。

    再也不会经历曾经残酷的战争。

    “本来王同志是要被分配到电器技术相关研究厂的,但是王同志拒绝了,他希望能够在彩电相关产业深耕。”

    “希望能够在熟悉的行业里为国内发展出一份力,这才迟迟没有安排好他的工作。”

    陶胜英简单讲解了王奇兵的情况,随即笑道:“小军你既然打算在省内组建相关研究团队,王同志要是同意的话,你们就可以谈谈。”

    王奇兵微微皱眉道:“陶老。”

    陶胜英似看出王奇兵所想,笑道:“王同志你别觉得委屈,这小子可有能耐了,刚刚在这次商业峰会上面可是让不少优秀代表都心服口服。”

    王奇兵略感意外。

    “王伯伯你对电子元件的了解有多少?集成电路懂吗?”陈军好奇问道。

    王奇兵惊讶道:“集成电路,你是哪里了解到的。”

    “从国外的一些科技杂志看到的。”陈军随意道。

    王奇兵略微思索,回道:“这样啊!集成电路我也只是听说,据说是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

    “如果让王叔负责集成电路的研究方向,你觉得自己能成吗?”陈军问道。

    王奇兵诚恳道:“大概率不会成功,其中涉及的技术据说工序就上百道,而且还需要国外的先进设备,相关设备和技术也被国外封锁了。”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陈军丝毫不在意道:“只要王伯伯有恒心和决心就行。”

    王奇兵好笑道:“小军你是真敢想啊!可是你知道国内现在最先进的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在哪里?”

    “742华晶厂、871华越厂,其中华晶引进的是完整3英寸生产线,大概明年就能够批量生产。”

    “华越自建的是3英寸和4英寸二手设备生产线,现在应该正打算引进一条完整的五英寸芯片生产线,为5微米双极数字电路数字电路工艺技术。”

    陈军的回答让陶胜英以及王奇兵都面露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