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吓了一跳,好家伙,这啥情况啊,这么多人也不像是乞丐啊,看他们蓬头垢面的,好像是来逃荒的。
李景隆见这群人突然拽住林凡,脸色一沉,立刻将他拉到了自己身边。
经过上次在倭国被刺杀的事情之后,他也是心有余悸了,这会儿真的是很害怕有人会躲藏在其中,借机伤害林凡
再说了,他也见识过这些流民的恐怖,那为了一口吃的,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还是小心点好
他立刻抽出腰间佩刀,横在身前,满脸的警惕。
“你们这群混账东西想干什么!都给老子滚远点!把你那脏手拿开!信不信老子剁了你的爪子!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也是你这种下贱胚子能碰的?滚远点!再敢上前一步,休怪老子刀下无情!”
常升和徐增寿也快步上前,一脸嫌弃地驱赶着:
“去去去,哪来的叫花子,要饭到别的地方要去,这儿没吃的给你们!别在这儿捣乱,赶紧走!”
这些人还是不肯走,一个个都快跪下了,央求着让林凡给他们一点吃的
林凡赶忙伸手阻止身边的少爷们,皱着眉头问道:
“你们先别冲动!你们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
常升在一旁解释道:“凡哥,你小心点,这事儿我也是听说啊,
听说是黄河那边大堤决口了,淹了好多良田,闹了大水灾,死了不少人呢。
好几个县都被淹成一片汪洋,这些人都是逃难出来的流民。
这些流民最是刁顽,凡哥你可别接近他们,不然小心被他们赖上。”
这时,为首拽着林凡手的那人,眼含泪水,苦苦哀求道:
“店主人,我们真的只是想要点吃的,求求您救救我们吧。我的孩子都快饿晕过去了,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来求您。”
徐增寿皱着眉头说道:“你们去应天府找府尹啊,他会帮你们解决的。”
可那些流民听了,一个个面露惧色,只是低着头,不敢搭话,也不肯离开,依旧呆呆地站在原地。
他们这些没钱没地方的流明,怎么敢与官打交道啊,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我们……我们”
“行了,都别说了!”
林凡看着这些面露饥色、狼狈不堪的流民,心中一阵不忍,
长叹一口气后,对长贵说道:
“长贵,去把店里的米拿出来一些,再支口大锅在门口熬粥。既然他们求到我这儿了,我就给大家一口饭吃。这天灾人祸的,活着已经够难了,咱们别为难他们。”
长贵领命后,迅速跑去准备。不一会儿,几个家仆抬着一口大锅出来,架在门口开始生火煮粥。林凡又吩咐秀娘等人从店里拿出一些碗筷。
流民们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感激,纷纷跪地磕头:“多谢店主人,多谢店主人的大恩大德啊!”
林凡连忙上前扶起几位老人,说道:“大家都起来吧,天灾无情,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等粥熬好了,大家都吃点,先填饱肚子。”
李景隆在一旁小声嘀咕道:“凡哥,这些流民人数不少,咱们这粥能管多久啊,而且万一他们……”
林凡看了他一眼,说道:“九江,咱们能帮一时是一时。再说了,人都有难处的时候,咱们不能见死不救。”
随着锅里的粥渐渐熬好,香气四溢,流民们一个个咽着口水,但都乖乖地排着队。
林凡看着乖乖排队的流民,心中五味杂陈。
待粥熬好,家仆们开始给流民分粥,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林凡心中满是感慨。
吃饱饭后,流民们的精神头明显好了些,但林凡看着这么多人,犯起愁来。
这么多人,总不能一直让他们在这儿站着,得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
可人数实在太多,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办法妥善安置。
思索片刻后,林凡决定先沿街搭好几百个帐篷,让这些流民暂且有个容身之所。
他立刻吩咐长贵等人去准备帐篷,又安排秀娘和其他导购小姐姐去安抚流民,让他们稍安勿躁。
不一会儿,长贵带着家仆们抬着帐篷材料开始搭建。林凡亲自指挥,众人齐心协力,很快,一排排帐篷便在街边立了起来。
流民们看着这些帐篷,眼中再次涌起感激之情,纷纷再次跪地谢恩。
林凡一一扶起众人,说道:“大家先在这里住下,至于以后的事,咱们慢慢想办法。天灾虽无情,但人有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渡过难关。”
安置好流民后,林凡看着这些满脸疲惫与感激的面孔,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再为他们多做些什么。
而此时,皇宫之中,气氛却格外凝重。朱标坐在书房,面色阴沉,心中大为恼火。对于这种水灾情况,朝廷本就有一套既定的处理规矩。一般出现灾情后,地方上应先行处理,安抚百姓,组织救灾,随后再一步步将详细情况上报朝廷。
可如今,朝廷早已发下赈灾的米粮,却依旧出现了大面积百姓死亡和逃荒的情况,甚至这些流民都已经逃窜到京城,且越聚越多,这让朱标头疼不已。这么多流民聚集在京城,对京城的治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朱标召集了户部的几位重要官员,一同商议该如何解决此事。户部尚书王大人皱着眉头,率先开口说道:“殿下,此次水灾严重,波及范围广,朝廷虽已发放赈灾粮,但可能在地方上出现了克扣贪污的情况,导致百姓并未真正受益。”
朱标神色一凛,怒道:“竟敢克扣赈灾粮,简直是胆大包天!若查实,定要严惩不贷!但当务之急,是如何安置这些流民。”
“殿下,依微臣之见,可先在京城周边设立几个大型的安置点,将流民集中安置过去。再从朝廷拨出一批粮食和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安排官员组织流民进行生产自救,比如开垦荒地、修缮水利等,让他们能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