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你以为?祖师遍布三界! > 第51章 咄咄逼人的和尚
    师父的话有些离经叛道。

    钟明不得不慎重考虑。

    所谓修行,就是求个自由自在,但自由自在的同时,也跟无法无天相距不远了。

    一念成魔啊。

    但要真算起来,儒释道三教本就不合,特别是儒教,道教天天没事造反干嘛,还不是为了干儒教。

    满清时期,儒教门人该剃发剃发,该当官当官,说白了,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只要自己能当那个最显赫的奴才就行。

    道教不一样,对于剃发易服的政策是“儒从道不从”。

    这可不是满清发善心给的特许,而是当时满清入主中原后,汉人有事没事就反清复明,各地教派帮会起义不断,满清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答应。

    在这之后,道士就更看不起儒生了。

    你小子跪了,道爷我可还站着呢!

    钟明因为受了伤,只能在床上思考些有的没的。

    四目却带着家乐,跑前跑后,替钟明把镇子里的丧葬业务办了,甚至连赶尸的正业都耽误了。

    三天后,钟明就能下地了。

    四目也终于抽出时间,带着钟明前往青山镇看房子。

    那义庄位于青山镇外的一个山包上,说是义庄,其实早就荒废了,里面一堆腐朽的棺材,外面全是坟包。

    活脱脱一个乱葬岗。

    当地的镇长姓周,六七十岁的样子,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这一整个山包的地契都在他手里。

    而且,因为隔壁任家镇出的事,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总感觉自己镇子要是没有高人坐镇,迟早也得出事。

    又听说钟明就是那个独自杀退马贼,干掉术士的茅山高徒,而且还想要接手义庄,自然殷勤无比。

    “有钟道长在,青山镇可高枕无忧矣!”

    周镇长一捋山羊胡,指着义庄破败的门道:“有道长解危纾困,百姓也能安心,左右不过一处义庄,老朽做主,就送与道长安身,也好成全一段佳话。”

    钟明闻言,不由暗叹。

    到底是镇长,一上来就想着给自己下套。

    今天他要就这么接下了,日后青山镇有了什么事,他就得还这个人情。

    这是道德绑架的变种,也叫人情往来。等钟明为了还人情杀了僵尸,镇长再以报答为名,送一笔钱过来,以后可真就成了剪不断的人情债了。

    四目道长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道:“哪里话,我茅山弟子又不是要饭的和尚,多少钱,我们买。”

    周镇长一愣,旋即笑道:“哈哈哈,老朽也不勉强,这义庄多年无人打理,也不值个钱,放着也是放着,既然道长有意,给一百大洋,整座山包就都交给道长打理了。”

    好家伙。

    钟明暗自咋舌。

    这周镇长是打定主意要卖个人情给自己了。

    四目道长刚要开口,不远处一群百姓却簇拥着一个白须和尚走了过来。

    众人回头望去,都不解其意。

    只有周镇长,脸色有些尴尬。

    白须和尚人还未至,就已经吐气开声:“远远就听到有人在说别人的坏话,老衲还以为是百姓无知,没想到是一位道长!”

    他看起来年岁已高,但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加上两道竖眉,一看就不是好相处的。

    钟明皱了皱眉,看向师父。

    四目道长打个哈哈道:“一时嘴快,大师何必当真,贫道四目,不知大师法号?”

    和尚却不理会四目,而是转头对周镇长道:“咱们明明在乡公所谈的好好的,要把义庄改为佛堂,镇长何故失信于人?身为父母官,朝令夕改,往后又如何服众?”

    后半段话,却是看向了身后跟来的百姓。

    一众百姓碍于镇长声威,也不敢说什么,倒是有几个年轻人认出了钟明。

    “哎,你们看,那不是帮我们抓鬼的钟道长吗?”

    “哎呀!真的是,我还被他打了一枪,现在还没好利索呢。”

    众人窃窃私语,还有人炫耀起了自己的伤疤。

    钟明一眼就认出来那个阿宝,神色怪异。

    他实在是不知道,这有啥好炫耀的……

    还有这个和尚,怎么说话这么咄咄逼人?

    周镇长咳嗽一声,“这不是还没谈拢吗?这种事关系到满镇百姓安危,老朽不得不慎重。”

    百姓们都认同的点点头,货比三家,人之常情嘛,而且,青山镇就在任家镇隔壁,百姓都听说过钟明大破马贼的事。

    特别是经过这么多天的发酵,这事已经被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改编成了故事,叫做《钟道长夜破马贼团》,每每开场,都能吸引不少听众。

    虽然这故事的重点放在了钟道长怎么在夜里大战女术士,这种下三路的事上。

    但大家都明白这是一种调侃,真要说本事,这位绝对不差。

    因此,大家都比较倾向于钟明,毕竟有战绩可查。

    反观那和尚,虽然外表看着挺唬人,万一要是个银样镴枪头怎么办?

    和尚一见,顿时眉头大皱:“我看镇长是为那一百大洋吧?”

    不等别人开口,他便高声道:“百姓们自愿把义庄献给我佛修佛堂,是大功德,来世必有大福报,镇长怎可为一己之私,偏信这道人一家之言,沾染满身铜臭,害得大家没了功德?”

    “这——”周镇长不知怎么辩驳,“我……”

    百姓闻言都犹豫了。

    茅山道士虽然有本事,但真不如和尚会唬人,信佛还能修一修来世的福报,信道有啥好处吗?他也不发鸡蛋啊。

    四目听明白了,摇了摇头,拉着钟明:“既然是先来后到,我们就不打扰了。”说着就要离开。

    “道长留步!”

    和尚见四目道长主动退让,心中得意,自以为胜利在望,看镇长犹豫不决,就出言道:“道士玄修不明真法,只图今生快活,却不知往生极乐,殊不知得道者寥寥,轮回者却有万万之众。”

    说着,他转身看向一众百姓:“是故信佛者必是百姓善信,崇道者皆是自私自利之徒。”

    一直搀扶着钟明的梁办一听,竟觉得有点道理,小声在钟明耳边道:“师父,他好像没说错。”

    “闭嘴!”钟明轻喝。

    梁办这小子不开悟,不知道很多道理都似是而非。

    佛教是讲无私奉献的,佛祖都得割肉喂鹰。

    杨朱有一句话能直接把佛门的脸皮戳破: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让我无私奉献造福大众?

    不可能。

    让天下人奉献造福一个人?

    更不可能!

    好家伙,百姓无私奉献,出钱出力把佛堂修得富丽堂皇,到时候你特么住进去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百姓们的福报?

    佛曰:下辈子吧。

    我可去你的吧!

    凭什么你这辈子享福,我就要下辈子享福?你怎么不下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