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你以为?祖师遍布三界! > 第84章 能杀多少是多少
    徐大帅在除僵尸一役中,打掉了几十发炮弹。

    这个钱,钟明肯定不会出的,九叔也不可能出,按道理来说,为民除害,维持秩序,本就是军队的职责,这个钱他们就应该出。

    还有村民们损失的糯米,杀掉的鸡狗,都应该他们出钱去弥补。

    但是呢,徐大帅又很穷,向上面要吧,上面也很穷。

    恰好呢,东头村山壁里有一个大墓,里面僵尸被除了,只剩下金银珠宝,这要不拿,简直天诛地灭。

    这可不是盗墓,这叫保护性发掘。

    因为他不拿,别人也会拿。

    九叔就去忙这事去了,就是做法事,跟地府沟通,讲明白这钱该怎么拿,让谁拿,拿多少。

    这种事地府见多了,处理起来也有条不紊。

    那僵尸是宋末埋的,资产早就在阴曹地府流转了不知道多久,大头并不在地府银号,而是在各地鬼城百姓手里,所以挖出去,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

    甚至因为九叔的怒火,地府还能抄几个有钱鬼的家,一方面能拿到钱,另一方面,提高了十八层地狱的入住率。

    而徐大帅为了挖掘墓藏,也会顺势整理修缮一下悬棺,除掉了一个定时炸弹。

    哎,一举多赢!

    九叔还特意找到钟明,给了他五十块银元。

    “剿灭僵尸,你也出力不少,因此,以往的债,一笔勾销。”

    钟明怀疑铜甲尸的墓里陪葬品很值钱。

    甚至怀疑徐大帅借着修缮悬棺的名头,做些什么坏事,发了大财。

    要不然九叔怎么会这么大方?

    同时也明白了,哦,原来地府是这样跟人间进行资源置换的。

    事情已了。

    钟明就带着阿东和梁办,抱着铜甲尸的骨灰坛,出发去沿海地带撒骨灰了。

    至于阿西,则留在青山义庄,替钟明代班。

    好不容易出回远门,钟明有意去大城市看看,所以选择过省城,然后去港城撒骨灰的路线。

    蚕豆号的油不多了,钟明等人只能租马车上路。

    粤省在近代,可是出尽了风头,省城建设当然也不差的。

    铺设铁路,大兴商贸,所有百姓走在路上都昂首挺胸,路边叫卖的摊贩,卖报小孩的叫喊,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

    真是喜气洋洋。

    钟明是个经营义庄的道士,深知这些看似繁荣的表象很难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真实生活水平。

    因此,他在城门口蹲了一夜。

    从午夜到凌晨,城门处就开始向外运板车,满满当当的一车尸体,他们运了十几车。

    因为没法近距离观察尸体,钟明无法知道这些人到底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

    “在这里开义庄,真不知道要赚多少钱。”这是梁办的感慨。

    阿东叹口气,说:“这些尸体都是无人认领的孤家寡人,绝户。”

    钟明没发表言论,等到天亮,就带着他们进了城。

    神州讲究穷家富路,在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一出门就得花钱。

    仅仅只是进城门,一个人就得先交二十文过门费。

    这还是对于行人的,要是商人到了,是要根据货物价值,按照比例交钱的。

    这下梁办也叹气了,“这里的官,得挣多少钱。”

    “人头税,商税,正常。”

    钟明不以为意,这是没办法的事,政府运行是要花钱的,他们又不事生产,就只能靠各种税务了呗。

    在路边摊买了几个肉包子填吧填吧肚子,三人就在城里转悠起来。

    阿东和梁办很兴奋,很多东西,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看什么都新奇。

    钟明刚开始也跟他们一样,只是在半路跟几个要去上工的工人聊过之后,就有些意兴阑珊了。

    梁办看他摇头叹气,奇怪的问:“这不对吗?”

    “中体西用,大清的老路子,走不通的。”

    钟明不愿意多说。

    话音未落,后面传来一声冷哼。

    “那小道长又有何高见啊?”

    回头看去,是一个坐在马车上的车夫。

    这个车夫穿着军装,腰间有枪,三七分的头发油光发亮,看起来特别体面。

    马车里传来一声:“别生事。”

    车夫回头道:“我……”

    “赶路吧。”

    车中人一声轻叹。

    钟明看了看车夫腰间的枪,牵着马让到了一边。

    望着马车远去,梁办凑在钟明耳边,“钟先生,要不然……”

    他以手作刀。

    钟明顿时皱眉。

    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梁办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杀人,所作所为都只是下意识的媚上行为。

    梁办应该是见自己喜欢杀人,所以尽力讨好自己而已。

    殊不知,一言不合,全凭喜怒杀人,那可就是彻底入魔了。

    “胡闹。”

    钟明斥责,“你呀!”

    当即也没了闲逛的心思,带着二人找了个旅馆住下,决定好好讲讲自己为什么要杀人。

    没错,钟明一直以为自己在做好事——虽然杀人如麻。

    但他忽然意识到,很多人并不懂其中的道理。

    讲清楚这事,也不难。

    就像青山镇的牛镇长,他刚上任时,第一时间接手的是大量债务,那是上一任镇长留下的,这不是个人债务,而是政府债务。

    这其实是个普遍现象,所有的官,都会陷在这个泥潭里。

    上一任镇长贤明,就要大干快干,修桥铺路;要是不贤明,就要大捞特捞,吃不了还要兜着走。

    因此,下一任接班时,接手的是一大堆债务,这个债务要想不暴露,不炸雷,只有一个办法:征地。

    征到了地,低价卖给当地的土豪劣绅,地主老财们,然后套出七成的地价,只有这样,才能把上一任欠钱产生的利息还了。

    注意,是利息,不是本金。

    两者是深度绑定的,两个寄生虫,互相依存。

    而且,他们必须这样做,不然无法生存。

    地主当然也乐意这样,挣了钱,还有保护伞,为什么不做呢?

    而新一任镇长,通过变卖资源,得到了地主士绅的支持,才能做的下去,才能获得贷款,才能谈发展,谈政绩。

    但资源总是有限的,当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历代官员累积下来的、巨大的债务负担再也无法偿还时,官员和地主的矛盾就产生了。

    这其中,官员还好一点,至少人家负责统筹资源,管理秩序和财富再分配。

    但地主老财们,却是真切的阻碍了社会发展,以至于上层想要改革,都会阻力重重,无法推进。

    两人都听的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