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938章不太受到喜欢的朱文御
    出身名门望族的汤清悦作为太孙妃,以其善良的性格以及端庄的气质,赢得了众人喜爱。

    无论府内,还是府外,她总能妥善应对。

    所谓家兴则万事顺。

    内阁一致认为由这样一位女性掌管未来皇宫事务,对于大明而言乃最佳选择。

    随着汤清悦步入偏厅,便看见两位宫中嬷嬷正怀抱着小世子世女迎面而来。

    这两个孩子还未获赐正式封号,需等到10岁时才行此礼仪。

    其中一位嬷嬷笑道:“世子今天食欲甚佳,力气十足,甚至将我差点踢得站不稳呢。”

    汤清悦只短暂扫视了自家儿子一眼,并未多做表示。

    反而满脸宠溺地将另一位嬷嬷怀里的朱亦柳揽入怀中。

    “小亦柳啊,快快长大吧,等你可以化妆打扮的时候,母亲就带你成为全城最美的女子。”

    说着,便将小朱亦柳抱紧怀里,坐在软垫上与这小女儿亲昵起来。

    经过多次整修后的乾清宫设施更加人性化。

    此时所在的半个偏厅,都覆盖着柔软垫褥。

    即使冬季室内,也能通过墙壁自动加热系统保持恒温状态。

    这也使得两名孩童,可以在地面自由爬行。

    汤清悦轻轻搂着朱亦柳,不时地调整着她身上穿着的衣裳,偶尔还对嬷嬷编成的发辫提出意见。

    母女俩乐在其中,玩得津津有味,以至于朱文御被忽略了一段时间。

    过了许久,他才摇摇晃晃地抬起了头,目光终于落在了汤清悦跟朱亦柳身上。

    看着这一幕,朱文御胖嘟嘟的脸颊上浮现出一抹笑,那原本圆滚滚的眼睛也随之眯成了两条缝,口中发出阵阵笑声。

    小家伙两手支撑着地面,仰着脖子,两只腿拼命向前蹬踏着。

    大多数时候,他的双腿只能踢个空。

    尽管如此,他依旧缓缓地向着汤清悦跟朱亦柳所在的地方移动。

    “咿呀。”

    当靠近了些后,朱文御再次发出声音试图引起注意。

    然而此刻的汤清悦,全神贯注于陪伴女儿所带来的快乐中。

    见母亲没反应,朱文御的小嘴张合了几下,似乎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感到疑惑。

    “咿呀……”

    “呀呀。”

    尽管力气渐渐不足,但他仍旧尝试了几次呼喊,最后终于力尽,脸朝下倒在了地上。

    这时,汤清悦才意识到儿子已经接近身旁,脸上露出几分惊讶。

    她立刻伸手,刚好碰到朱文御刚抬起的小脑袋。

    随着母亲手一挥,朱文御便完全躺倒在地。

    朱文御脸上露出了焦急之色。

    “咿咿呀呀”地大声呼叫起来。

    “唰。”

    朱亦柳趁机快速爬到哥哥头顶,并重重拍打了他的额头一下。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朱文御整个人颤抖了一下,瞪大双眼不解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大概意识到自己并不受重视。

    朱文御撅着嘴巴,慢慢挪到旁边坐下,低头专心玩耍起自己的脚趾头来。

    侧室里展现的是皇家中难得温馨的一面。

    外厅正殿内,气氛却显得相当严肃。

    陛下静静坐着,沉浸在近来习惯性沉默的状态中。

    现今朝廷上的事务流程已改为。

    先经由内阁讨论建议,再交由太子做决定,他作出最终决策。

    今天的辩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由于每一项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牵动众多方面利益,加之现任内阁成员皆极其负责的态度,使得类似争论变得不可避免。

    朱标坐在一侧,听着双方陈词后,眉头紧锁。

    同样持反对立场的还有任亨泰与翟善二人,他们都不愿看到这项提案迅速得到落实。

    相反地,解缙跟徐辉祖则倾向于支持实施。

    毕竟,洪武新政自推行至今将近1年的时间里,并未给帝国带来显著改变。

    朱标轻敲扶手,轻声道。

    “国家选拔官员之法,乃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扩大朝廷选取人才的范围,防止某个家族势力独大。今年第一次确定春试之后,召集了天下人才来参加官职选拔。”

    “现在太孙提议,要求山西道在冬季也举行一次官员考核,以便更方便地从当地选拔和任用官员。这提案有其利弊之处,但在决定时,必须考虑到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影响。”

    “我认为,内阁还是应该仔细讨论,制定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比较好。”

    没有石伟毅在场的话,很多事就由解缙代表发言了。

    近来的情况也是如此。

    解缙第一个起身发表看法:“关于地方冬季进行官方选拔的事,确实有利也有弊,但绝不可因小失大。为了防止地方作弊,损害廉洁形象,朝廷可以设定一些限制。”

    “比如不允许被选拔的官员,留在原来的州县任职,而是需要调动到其他地方服务,并且规定每3年必须换一个新的工作地点。”

    “同时限制选拔职位等级不超过布政使司下属,按察使司下属及地方行政机构里的较低职务。这样就能既符合地方实际需求,又不会导致地方朝廷长时间处于人员空缺状态。”

    翟善则表示反对:“陛下,这种方法万万行不通。一旦实行,虽然所涉及的职位不高,但从长远来看,将可能导致权力集中在地方层面,不利于朝廷实施统一管理。”

    “我负责吏部多年,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我建议针对目前山西地区的人手短缺问题,采取临时解决办法。”

    “具体来说,在每年春天向全国范围内招收人才为朝廷服务的同时,可以在冬季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安排专门考试,但禁止考生报考自己的家乡。”

    “待到来年春天,正式录用这批候选人后,立即分配到不同省份上岗。这样一来,全国范围内的官员选用,都在朝廷直接控制之下进行,既维护了稳定又能有效填补各地空缺。”

    解缙心里暗暗感慨着。

    如果这件事情不是出自皇太孙口中,他恐怕是不会轻易表态支持。

    任亨泰与翟善对此事的观点,确实正确。

    解缙非常明白,经过翟善这么一番解释,这件事基本上已无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