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半个小时,铁蛋醒了,喊口渴要喝水,精神头明显好多了。

    刘四贵见婆娘去倒水,他到孙子面前伸出两根手指,“铁蛋,这是几?”

    铁蛋,“爷,你是不是傻,我都八岁了能不知道这是几?”

    刘四贵开怀大笑,“我家铁蛋没糊涂,没被烧糊涂。”

    见孩子没事了,宋芸将后头要吃的药留下,起身告辞,“行了,我先回去。这天气越来越冷,小孩子体弱,又贪玩,大人要多注意些。以后发烧不要拖,早些治就不会这么严重。”

    刘四贵连声应,见宋芸要走,忙让吴来娣去拿东西。

    向来小气的吴来娣今天大方了一回,给拿了五个鸡蛋和两斤她自己做的枣糕。

    宋芸拿了东西回去,刘四贵执意要送,宋芸也就没推辞。

    回到小院,宋芸先将鸡蛋和枣糕放进厨房,解下积满雪的蓑衣,跺着脚回屋。

    白青霞和宋浩听见动静出来,见女儿好好的回来,这才真的放下心,又回屋去躺着。

    天亮时,起得最早的是睡得最香的宋子奕,见爸妈还在睡,他轻手轻脚下床,一个人到厨房生火做早饭。

    见灶台上放着鸡蛋和枣糕,他干脆将鸡蛋和枣糕都放进蒸笼里蒸,再添上两个鸡蛋和十个馒头

    外头还在下雪,院里的灶用不了,他把煤油炉子点着,架上锅熬上一锅糙米碴子粥,加一把晒干的酸枣进去。

    白青霞走进厨房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小小的身影站在煤油炉子前拿大勺不断搅着锅里的粥,以免糊锅。大灶里放着蒸笼,也是热气腾腾在蒸着东西。

    白青霞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睛有点热。

    从前在京市时,她这宝贝儿子可从没做过家务,连水都没烧过一壶。

    可现在,家里的活似乎都难不倒他,甚至能一个人做好七个人的早饭。

    小芸教得很好,比她这个当妈的不知强多少。

    “妈,你起来啦!”宋子奕指了指大灶,“快把火给撤了,留一点点火温着就行。”

    白青霞麻利的把灶膛里的火给撤了,她现在做这些也已经十分熟练,住在牛棚时,这些活她也得做。

    其余人也都陆续起床,吃过早饭,回牛棚的回牛棚,上学的上学。

    现在积雪越来越厚,路也渐渐不好走,这些天都是宋芸送子奕去上学,看着他进了校门再回来。

    雪连续下了几日又停了,刘队长这期间还去了牛棚两次,见牛棚里的人都好好的,也没生病,精神头也不错,心里还纳闷,往年这个时候,牛棚里的人就已经受不住冻开始生病,几乎没有一个能熬过寒冬的。

    他对今年住在牛棚里的这几个人印象都不错,打心眼里希望他们能熬过去,只是有些事,他不好做,也不敢做。

    转眼十月过完,原本气温回升了几天,雪都融的差不多了,天气突然急转而下,一阵寒流突袭而来,很多人都被这阵寒流打了个措手不及,村里许多人都染上风寒,尤其是老人小孩,发烧的,咳嗽的,头痛的,症状不一,但都和这阵突如其来的寒流有关。

    除了青河村,附近几个村子也有不少人过来看病。

    宋芸在诊室忙了两天,制好的药丸膏剂都用光了,就干脆在诊室里用烤火的碳盆架了锅现煮汤药,轻微的感冒,比如咳嗽鼻塞流涕这些来了就直接喝上一碗,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当天就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