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姐见女儿吃得特别香,很想问宋芸这馒头是怎么做的,可又不好意思,说不定这做馒头的法子是人家的秘方呢,问出了口,人家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搞得尴尬,最后还是没问。
等玲玲吃完,宋芸给玲玲做了检查,“喉咙炎症不能再拖,我这暂时没有消炎类的药,你明天一定要去医院拿消炎药给玲玲吃,不然还会再发烧。”说完从药箱里拿出两张巴掌大的油纸,每张油纸里包上两粒药丸,“这是我自己做的退烧药,明天玲玲要是再发烧,烧得不高就吃这个,烧得高了就得去医院,如果是晚上,你就来找我,我白天不在,晚上肯定回来。”
她药箱里早就没了自制的消炎药,太久没去采药,以前做好的消炎药丸都留在青河村给爸妈他们了,想着到了这边再熬制,可自打来了这边就一直很忙,没时间没机会。
徐大姐连声道谢,问她药钱多少,宋芸收了两块钱。
两块钱其实不便宜,去医院拿药,只要几毛钱,可宋芸的药不一样,她用的药材比较多,药效好还没有副作用,卖两块钱都是亏本卖。
徐大姐亲眼见证了宋芸拿出的药丸的药效,短短时间就让女儿退烧,精神也恢复了,比在医院打吊瓶还迅速,这药这么好,她自然不会嫌贵,很爽快的给了钱,又是一番感谢后才带着女儿离开。
宋芸的馒头也蒸完了,时间不早,她烧了水洗漱后回房,按惯例盘膝坐在床上练功。
最近使用内元真气比较频繁,甚至经常将积存许久的内元真气消耗一空,不得不更加努力的练功,重新积攒内元真气,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从前需要三天才能积攒到的真气量,现在一天就能积攒到,且九脉似乎有所拓宽,能储存的内元真气也变得更多,她怀疑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了师父说过的二级。
前世她练了许多年也没练到二级,就连师父也一辈子都停留在一级,这辈子才练多久?
宋芸猜测跟身体有关,练功也是需要天赋的,除了悟性,身体的先天条件也很重要,应该是这具身体的先天条件和她练的气功很契合,加之最近频繁大量使用内元真气,反复激发潜能,这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从一级升到二级。
宋芸心喜不已,加练了半个小时,直到体内真气充盈,这才心满意足的躺下休息。
次日一早,宋芸和古老头吃过早饭带着一布袋馒头去了医院。
徐大姐也带着女儿严玲玲去了医院,找医生看过玲玲的情况后,医生给玲玲开了消炎药。徐大姐拿出之前姜莘开的药给医生看,“您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药。”
虽然只是几片白色药片,但长期与处方药接触的医生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止泻药,孩子腹泻吗?”
徐大姐脸色沉下,“这是昨天我女儿发烧时,家属院卫生室的医生给我女儿开的退烧药,难怪我女儿吃了这药一下午都没退烧,到了晚上直接烧到了39度7,人都烧迷糊了。”
医生听了吓一跳,“烧这么高很危险的,昨晚送到医院来打过针了?”
徐大姐摇头,“没有,家属院新来了一位医生,她给玲玲吃了退烧药,很快就退烧了,也是她让我来医院拿消炎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