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英看见宋芸提了两捆柴回来,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装模作样,呸。”

    梁玉杭就在徐凤英边上,正好听见徐凤英的嘀咕,实在没忍住,“徐知青,明天轮你和夏知青一起捡柴,记得早点去。”

    徐凤英一听要去捡柴,老大不乐意,“我看柴棚里的柴不是挺多吗?刚刚宋知青又捡了两捆柴回来,用不着这么着急去捡吧?”

    梁玉杭一脸不赞同,“你知不知道每天做饭烧水要消耗多少柴?那些柴也就看着多,用起来快得很,而且是每天都去捡才能保持到这些存量,要是等用完了再去捡,再碰上下雨天,那大家伙都别吃饭了。”

    徐凤英见梁玉杭这义正辞严的模样,又见其他人也没人帮她腔,心知这事没得商量,立即又换了笑脸,“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那些柴可以用很久呢,是我不懂,现在我知道了,明天我会多捡些回来。”

    梁玉杭的脸色好看了些,点了点头,转身回屋了。

    六月二十日

    宋芸再次跟大队长请假,依然是脸色发白虚弱无力的样子,大队长哪敢不批。

    宋芸离开大桥村后,按照和队友们的约定,直接去镇上的卫生院碰面。

    下午一点,十一人全员到齐,他们没有聚集在一起,而是装成来看病的病人,这里站一个,那里坐一个,直到人全部到齐后,由宋芸起头走出卫生院,其余慢慢跟着出去。

    宋芸在来时就选好了地方,镇上的粮站后头有一片小树林,小树林后边有一个大池塘,那边少有人去,又是烈日午后,大家伙这会都吃了饭在午睡,不用担心被人撞见。

    十一人交换着各自查到的消息,宋芸拿着笔做记录,记录完再汇总提取,果然又找到几条可疑的线索。

    “看来这是个巨大的走私团伙,单这些负责转运藏匿的下线人就有这么多数量,那些中线上线又有多少人?估计他们不止价了沪市博物馆,其他地方的博物馆怕也难说。”一位队员说。

    宋芸站起身,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蹙着眉道:“或许不止偷盗博物馆。”

    走私文物最大的货源其实不是博物馆,而是那些挖坟掘墓的。

    华国地大物博,墓葬群多不胜数,每年不知有多少价值连城的文物出土后就直接被送往国外。

    在国外,有些国家的博物馆里的藏品,甚大部分都展示的是华国文物,可不可笑。

    “先不要做什么,把人盯住,摸清楚这些人的关系网,找到与他们接头的上线,咱们得顺藤摸瓜,把整条线都给扯下来,一个不留。”宋芸说。

    “我们这样见面总归是不安全,这样,以后每隔三天,你们将各自查到的有用信息统一放在胜利公社小学后,从左往右数,第三棵树下,我会在树下埋一个罐子,你们将消息写在纸上,放进罐子里就行。如果没有查到消息,就不要去放,有消息再放,我会定期去取。”

    解散后,队员们各走各的,迅速没了踪影,宋芸也绕回了镇上,打算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再回去,没成想,刚到供销社门口,就远远看见陈平三拎着个包袱往供销社这边走。

    宋芸赶紧侧身避开陈平三的视线,走进供销社后站到了角落里,假装看玻璃柜台里的针线。

    陈平三拎着包袱进门后左右一扫,见供销社里人不多,就几个女同志在挑选东西,面色一松,立即走到卖烟酒的柜台,朝售货员问:“秦哥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