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 第512章 以后就用这边的码头
    若是换成其他寻常女子,以何雨柱直爽的性子,怕是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对方后便萧洒转身离去。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奇妙与巧合,此次他所遭遇的竟是一对容貌毫无二致的双胞胎姐妹花!

    这瞬间点燃了何雨柱内心深处的好奇之火,让他萌生出想要结识她们的强烈念头。

    稍稍思索片刻后,何雨柱面带微笑说道:

    “那可真是太感谢二位姑娘了,说来正巧,在下此刻确实感到有些口渴难耐呢。”

    其实,姐姐方才不过是随口说了句套话而已,压根未曾料到眼前这位男子竟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

    一时间,她心中略微慌乱,但话已出口,此时再想拒绝似乎已是难以启齿之事。

    无奈之下,姐姐只得硬着头皮回应道:

    “既然如此,先生这边请随我们来吧。”

    语罢,姐妹二人莲步轻移,并肩走在了前方,引领着何雨柱缓缓前行。

    没走多远,他们便拐入一条小径,不多时又走进了一栋外观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之中。

    当何雨柱路过门口之际,目光不经意间瞥见墙上贴着的一张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三楼有一单元房对外出租”几个大字。

    紧接着,他便亦步亦趋地紧跟其后踏上楼梯。

    这座小楼看样子应当是私人自建而成,每层仅有两部电梯,分别对应着两侧的住户。

    待众人从后侧进入楼内后,一路拾级而上,最终顺利抵达三楼。

    这时,只见姐姐轻盈地走到东侧那扇紧闭的房门前,伸手轻轻推开,同时侧身示意道:

    “先生,请进吧。”

    何雨柱踏入屋内,脚下踩着的是未经铺设地砖、略显粗糙的水泥地面。

    这样一来,倒是省去了进门换鞋的繁琐步骤。

    走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厅。

    它与一个紧凑的厨房、一间狭小的卫生间以及两间卧室相互连通。

    厅里显得颇为凌乱,那张原本应该整洁的沙发此刻状况不佳,上面的皮革有好几处破损严重,甚至露出了里面的黄色海绵,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

    除了这张破旧的沙发外,其他家具也同样陈旧不堪。

    它们的颜色各异,款式更是五花八门,显然是经过多年使用后拼凑在一起的。

    这样的摆设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生活过得相当拮据。

    姐姐热情地邀请何雨柱坐下,并迅速给他倒了一杯清水,脸上带着一丝歉意说道:

    “先生,真是不好意思啊,家里的茶叶刚好用完了。”

    何雨柱微笑着摆了摆手,表示毫不介意,他接过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缓缓放下杯子。

    此时,那对姐妹俩则坐在沙发的另一端,神情略显紧张,似乎对于将这位陌生男子请到家中感到些许懊悔。

    或许是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氛围,姐姐主动开口寻找话题问道:

    “先生看起来不像是我们香江本地人呀?”

    何雨柱点了点头回答道:

    “没错,我到香江还未满一年呢。”

    姐姐恍然大悟般接着说:

    “难怪先生您说话的口音有点奇怪。”

    何雨柱笑了笑解释道:

    “呵呵,因为我是北方人嘛,所以在这里讲话很多人听起来都会觉得不太习惯。”说完,他又端起水杯喝了一小口。

    何雨柱面带微笑地说道:

    “我姓何,单名一个雨字,全名便是何雨柱啦!这不,最近正寻思着换个地方住,所以四处找找房子准备搬个家呢。

    方才我瞅了一眼,三楼那套房子看着好像还不错,难不成是要往外出租的么?”

    这时,站在一旁的女子开口道:

    “您好呀,我叫阮蜜,这位是我的妹妹阮桃,我俩可是如假包换的双胞胎哦。”

    说完,姐妹俩对视一眼后,姐姐阮蜜接着说道:

    “没错哟,隔壁那套房子确实正在招租呢,何先生您有意向租下来吗?”

    何雨柱连忙点了点头应道:

    “嗯嗯,当然想啦,就是不知道这房子的房东究竟是谁啊?”

    阮蜜笑盈盈地回答道:

    “这整栋楼连同楼下的商铺可都是夏月姐的产业呢。她平常就住在二楼,要不我先上去帮您把钥匙拿来吧。”

    紧接着,阮蜜又简单介绍了几句,告诉何雨柱房东名叫梁秋瑶,而她们姐妹俩同样也是租,每个月租金50港币。

    并且着重提到隔壁房子的面积跟自家的一般大小。

    交代完这些之后,阮蜜便转身出了门往二楼走去,此时屋子里只剩下何雨柱与阮桃二人。

    何雨柱见气氛有些安静,便主动搭话问道:

    “小姑娘,感觉你平日里似乎不太爱讲话呢?”

    他方才心中就略感怪异,整个交流过程几乎都是姐姐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而阮桃却始终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要知道,平日里的阮桃那可是个能言善道、话语不停的主儿啊!然而今日这般沉默寡言,着实令人感到诧异。

    想来定是因为何雨柱出于好意帮她把丢失的钱包找了回来,结果自己反倒险些挨了一顿揍,所以阮桃心里难免会觉得有些难为情吧。

    “哎呀,哪有啦,其实我平常的时候话可多着呢!”阮桃赶忙开口解释道,脸上微微泛起一抹红晕。

    “嗯,日后咱们既然成了邻居,那就得相互照应着点儿才行呀。”何雨柱微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阮桃轻轻点了点头,柔声应道:“好的。”

    紧接着,何雨柱又关切地询问起她们姐妹俩的近况来。

    原来,这对姐妹目前并没有一份稳定正式的工作,只是靠着四处打些零工勉强度日罢了。

    至于具体从事哪些零工,她们还没来得及细说呢,这时阮蜜便已手持钥匙匆匆赶回来了。

    见此情形,何雨柱随即站起身来,朝着西边的房间走去。

    只见这间屋子同样也是两居室的格局,不仅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而且屋内各种基础家具一应俱全,完全能够满足拎包入住的条件。

    何雨柱兴致勃勃地这儿瞅瞅、那儿瞧瞧,将每个角落都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行,这房子我租下了!”

    阮蜜面带微笑地对何雨柱说道:

    “夏月姐说了,给你一整天的时间来搬家哦。等她有空的时候会过来找你签订合同的。”

    何雨柱听后点了点头,爽快地回答道:“好嘞,没问题!”

    走进屋子,何雨柱环顾四周,看到屋内虽然配备了一些基本的家具,但仍有许多生活用品需要购置。

    好在他发现房间里的不少物件还是齐全的,于是便向阮蜜借用了她家的清洁工具,准备好好将这间房子清扫整理一下。

    经过一番忙碌,何雨柱终于把整个房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收拾妥当后,他轻轻敲响了邻居家的房门,归还刚刚借来的扫帚,并热情地说道:

    “从今往后咱们可就是邻居啦,我想邀请各位一起共进午餐,不知道方便不方便呀?”

    听到这话,阮蜜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道:

    “哎呀,这多难为情啊,我们也没帮到您什么大忙呢。”

    见对方有所推辞,何雨柱也不再强求,笑着与他们告了别,随后转身下楼去了。

    来到楼下,何雨柱饶有兴致地四处转悠起来。

    走着走着,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楼下的两间房子正好临街而立,看起来应该原本是用作商铺的,只可惜目前处于出租状态。

    想到自己刚才进来时走的是后面的小路,难怪一直没有留意到这边还有商铺存在呢。

    这条街道十分热闹繁华,各种店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跟普通居民区常见的那种商业街几乎毫无二致。

    何雨柱沿着街道慢悠悠地逛了一大圈,最后手里提着两个大大的购物提包,心满意足地返回了自己新租的房子里。

    他精心地挑选出各类精致的生活用品,开始有条不紊地将房间装点起来。

    柔软的地毯、温暖的灯光以及色彩鲜艳的窗帘,每一处细节都被他用心雕琢着。

    不一会儿工夫,原本略显冷清的屋子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充满温馨气息的舒适小窝。

    看着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这个温馨角落,他心满意足地点点头,然后轻轻拍了拍手,转身锁上门,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下楼去。

    当他回到位于上环的公司时,黄芷柔恰好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走进办公室。

    她略带疑惑地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呀?午饭又是在哪里解决的呢?”

    何雨柱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那边临时有点事情需要处理一下,不过放心啦,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关心起业务方面的情况,开口问道:“咱们的手表销售得如何了?”

    黄芷柔微微皱起眉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目前只有一部分商户前来拿货,总体的销售量还不到一千个呢。”

    听到这个数字,何雨柱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地说道:

    “毕竟万事开头难嘛,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说着,他伸手接过黄芷柔递过来的销售报表仔细查看起来。

    只见报表上清晰地记录着具体的销售数量——820块。

    虽然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业务来说,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了。

    而且这些拿货的户大多都是本地的小型零售商,暂时还未涉及到向境外发货的业务。

    要知道,在香江地区,大多数生意都是以转口贸易为主。每当有新的货品抵达,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逐一询问合作方是否有需求,只有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才会下单拿货。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落在大地上。何雨柱早早便起身前往码头,而此时,杜广和早已等候在那里多时了。

    见到何雨柱后,杜广和满脸疑惑地开口问道:

    “柱子哥,这是咋回事啊?咋突然就换码头啦?以前咱那货轮不是一直都停在北角码头嘛,我这次过去居然被告知得回屯门来!”

    何雨柱笑了笑,解释道:

    “这不,我在这边新买了一处办公楼还有仓库,寻思着以后干脆就把这儿当作航运的大本营得了。”

    说着,他稍稍停顿了片刻,接着又补充道:

    “而且你也知道,这边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些,咱们干的那行生意啊,还是尽量低调点儿好。”

    杜广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毕竟他们之前做的虽然也是正儿八经的生意,但接下来要跟内地长期合作做生意,确实需要谨慎行事、保持低调才行。

    此时的屯门还只是个偏僻荒凉的乡下地方,压根没怎么开发呢。

    两人站在码头上,望着正在忙碌装货的货轮,杜广和便提起了这一趟的生意情况。

    何雨柱认真听完后,想了想说:

    “对了,最近厂里新生产了一批手表,质量挺不错的。你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运到东南亚那边去卖掉。咱香江本地的人口就那么多,能卖出的数量实在有限,要真想赚大钱呐,还得靠做转口贸易这条路子。”

    在广袤无垠的东南亚地区,分布着众多国家和区域,其中不乏一些人口规模庞大、数量过亿的国度。

    尽管这里的大多数地方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像手表这样的日常生活必备物品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没问题,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他自信满满地应承下来。此时的货轮与现代先进的集装箱货轮大不相同,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散仓模式。

    正因如此,码头之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忙碌着装卸货物的工人们。

    他们或肩扛手提,或借助简单的机械工具,将各类货物有条不紊地搬运上船或是卸下运走。而那座矗立在岸边的办公楼内,两个人正站在窗前,静静地注视着码头上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