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是真的想把这次招工会给破坏。

    毕竟这是一场多赢的局面。

    镇政府原本也只是想借此给秦渊和乔晚一个下马威罢了。

    顺便,再看看这位年纪轻轻的乔老板的能耐。

    看她能不能顺利的解决这事。

    如果这次乔晚被逼无奈接受了李婆子,那说明,不过是一个靠着秦渊的草包;

    如果她没接受,那他们也有借口发难:毕竟这次招工会政府之所以牵头出面,那肯定是有目的的,打的名义就是为了解决镇上那些快饿死的人家,给他们一个活路,如果乔晚这次拒绝了,那……

    之后就好操作了。

    不止是乔晚,就是秦渊,都得受牵连,毕竟这事是你牵的头嘛。

    无论哪一个选择,对于镇政府的这帮人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他们为什么不干?

    只是谁也没想到,乔晚是选了第二条路,却是直接把事挑明了,逼得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政府也是受利方。

    既然是受利方,那大家彼此就是合作关系。

    没道理我出钱出力不讨好,什么好都让你得了。

    这才是镇政府这帮人下不来台的主要原因。

    但,再下不来,也得下。

    因为这事实际上是上面下的红头文件。

    他们镇是小,但背后可是有着大军区。

    全国五大军区,他们这里占一个。

    国家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如果他们敢在这事上明目张胆的使绊子,那等待他们的可不是什么好下场。

    不需要上面来人,军区自己就会把他们给弄了。

    所以接下来,他们不但要配合,还要大力配合。

    因为乔晚有一句话说对了:如今镇上她现在成了牵头羊。

    而她的好坏,决定了后续其他商人的选择。

    为了镇上,为了军区,也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把乔晚抬起来。

    此时此刻,有人暗叹:怪不得那位分明手段了得的秦主任,这次却像是事外人一样,没点什么有力动静,只在乔晚背后站着。

    这是分明知道乔老板是个厉害人物啊!

    镇政府的人如何想,乔晚就算不知道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上一世她打过交道的老狐狸那不要太多,对于这种官场人的行事思维不收摸个七八分准,也能猜个五六分熟。

    尤其现在的官场,现在的这批人,远没有后世的老辣和手段。

    她从一开始接受了秦渊的意见时,就知道这差事顶顶好,但却不好接。

    既然接了,那她自然是有把握能处理好。

    而刚才秦渊的目光,也算是肯定了她。

    这让她竟然难得的有些激动。

    就好像小时候被老师表扬了一样。

    回过神来,她就觉得好笑。

    这是越活越回去了?

    接下来的招工,就由镇政府的基层官员和王安之他们进行面试。

    如果谁在乱来,直接赶出去。

    没人敢在闹了。

    就是李婆子还想闹,也被人捂着嘴送了出去。

    普通人只知道工厂以前是国家运营的,想要进去那几乎是不可能,要么经过各方关系运作和金钱,要么依靠父母辈交接。

    而来到这里的所有人,都是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的。

    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要能进厂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珍惜?

    哪怕这个工厂并不是国营的,那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机会。

    毕竟进厂可比干其他的要轻松多了,也体面多了。

    毕竟现在还是工人阶级。

    各方都安生下来了,接下来的招工会顺利进行。

    厂子本身并不大,所需的人一开始也是设定了五十个。

    可到最后,现场想找工作的人,起码有三百多。

    看着那些人脸上彷徨无助困苦的样子,乔晚一咬牙,叫来了裴静宣和刘睿明。

    这边今天招工二人是知道的,只是最近他们在忙着接洽军工装这事,忙的不可开交,所以就没过来。

    但一听乔晚叫,就知道肯定有事,急忙放下所有的事情就赶了过来。

    乔晚作为纺织厂背后大老板,对于纺织厂如今的情况自然清楚。

    原本打算徐徐图之的,先一点一点的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秦渊提议的时候,才会把洗发药水这个项目单独成立一家工厂。

    如今,她打算把之前的计划提前。

    “纺织厂现在还有几个厂房闲置?”

    裴静宣和刘睿明都是聪明人,只来了看一眼,就知道乔晚的意思。

    裴静宣当即表示:“扩大业务,将厂房全部使用起来的话,可以再招工一千人。”

    一千人!

    话落,就听身后政府的人倒吸凉气。

    他们对于镇上唯一的纺织厂肯定都有了解的,只是之前就差点倒闭,后来被接手转成私营后,他们也没人看好。

    毕竟厂区太大了,工人还那么多,也没见他们在接手以后裁员,那……不就是继续延续之前的情况,继续亏损吗?

    虽然听说靠着处理积压的产品勉强挽回,但那能持续多久?

    倒闭关门要只是时间问题。

    但怎么说,这些人也算是解决了政府的一大难题,所以在纺织厂过来办业务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给开绿灯的,就是想让他们能坚持的久一点。

    毕竟现在百废待兴,纺织厂一旦宣布倒闭关门,那里边几百号上千的员工可就是一大问题。

    所以秦渊代表政府出面牵线纺织厂和军区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乐见其成的,没人阻拦。

    但也仅仅只是一时之需。

    就算一个军区的需求量很大,但也有个头。

    到时候,纺织厂又靠什么依存?

    所有人对纺织厂都是唱衰的,自然也就格外宽容。

    结果没想到,他们竟然自己不觉得,反而……

    有人皱眉:“你们纺织厂能继续存活下来,还是靠着政府,现在说这些,是哪来的底气?政府可再没有别的帮助能给到你们了。”

    裴静宣一个厉眼扫过去,“帮助?从我们接手纺织厂到现在,有和政府提出过困难吗?从你们手里接过的项目也只有军区一项,其他的可都是我们自己拉来的订单。年前才把税务缴纳,报告单也在你们办公桌上放着呢,我想着我们纺织厂就算不是整个市里的纳税大户,也算是镇上的头一份了吧?怎么到您嘴里,就成了破落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