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5:田园致富攻略 > 第四十章  炫箭法
    钱母端着一盆凉茶走来,给大家解渴。她看着忙碌的场面,眼中满是欣慰:“多亏大家帮忙,不然我们家哪能这么快就开工。”

    “这有什么,都是街坊邻居。”三叔笑着说,“当年我盖房子的时候,你们家不也来帮忙了吗?”

    钱旭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这就是农村,邻里互帮互助,其乐融融。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人情味却比城里浓厚得多。

    钱旭站在院子里,看着工人们挖地基的场景,初夏的阳光洒在他身上,带着几分慵懒的温度。工人们挥舞着铁锹,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这片黄土地上留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印记。

    农村的土房子地基很简单,不过是挖个五十公分宽深的沟槽,竖着砌石头罢了。但即便如此简单的工程,也需要严谨的态度。钱旭不时蹲下身,用手指触摸着新挖出的土壤,感受着其中的湿度和质地。

    “这边再深一点。”他指着东南角对工人说道,声音不疾不徐。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钱旭抬头,看到周明山正朝这边走来。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玩味的笑容,眼神中藏着不易察觉的轻蔑。

    “钱旭,你这鱼池是怎么回事?”周明山双手抱胸,目光在地基的轮廓上扫过。

    钱旭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直起身来:“修着玩玩。”

    “呵,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周明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地方修个房子不好吗?非要弄个鱼池,真是...”

    话未说完,他突然注意到钱旭眼中闪过的一丝锋芒,不由自主地收住了后面的话。

    钱旭没有理会他的嘲讽,转身去帮工人搬石头。那些棱角分明的石块在他手中仿佛轻若无物,每一块都被稳稳地放在指定位置。工人们看在眼里,不由得暗暗称奇。

    “小旭啊,你这力气可以啊!”老李头擦了把汗,笑呵呵地说道。

    钱旭微微一笑:“平时经常锻炼。”

    周明山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自从钱旭回来后,村里人对他的态度确实有了微妙的变化。

    日头渐高,工地上的喧嚣声逐渐被午饭的香气所替代。钱母在厨房里忙碌,阵阵饭菜的香味飘散开来。

    三桌人热热闹闹地坐了下来,碗筷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当一盘色泽诱人的山獐肉端上桌时,众人惊呼出声。

    “这山獐肉看着就不一般啊!”

    “这是哪来的好东西?”

    钱父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我二儿子打的。”

    话音刚落,饭桌上顿时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钱旭?不会吧?”

    “现在的年轻人还会打猎?”

    周明山放下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钱旭,你要是真有本事,现在就露一手。”

    钱旭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目光平静地看向周明山:“怎么个露法?”

    “听说你箭法不错?”周明山站起身来,“我在院子里放个靶子,你要是能射中,我就服你。”

    这也不怪他,早上钱旭展示的时候他还没到。

    周围的人顿时来了兴致,纷纷放下碗筷,跟着走出院子。钱旭也不推辞,转身进屋取出那把精心保养的铁木弓。

    阳光下,弓身泛着淡淡的光泽。钱旭轻轻抚摸着弓弦,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打招呼。

    周明山在三十米外放了个木墩,转身挑衅道:“这么远都能射中,我就服你。”

    钱旭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取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院子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一幕。

    钱旭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凝聚。在外人看来,他似乎只是随意地瞄了一眼,但实际上,他的大脑正在进行着精确的计算。

    嗖!

    箭矢破空而去,发出一声清脆的呼啸。

    下一秒,木墩中心传来“砰”的一声,箭矢稳稳地钉在正中央。

    院子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呼声。

    “好箭法!”

    “这下真信了!”

    “钱旭这是练过啊!”

    就连一向看不起钱旭的周明山也闭上了嘴,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

    钱旭将弓箭收起来,重新坐回饭桌。他能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从小到大,他就对瞄准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这一箭,不过是实力的冰山一角罢了。

    “旭子,多吃点。”钱母给他夹了一块山獐肉,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钱父也难得地开口:“这段时间,你变了不少。”

    钱旭低头吃饭,没有说话。但他知道,父母的担心少了很多。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个让他们操心的儿子,终于要走上正途了。

    饭后,工人们继续干活。钱旭站在院子里,看着逐渐成型的地基,心中有了新的计划。这个鱼池,只是一个开始。

    午后的阳光洒在工地上,工人们已经重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青砖打造的台基凸出地面一尺来高,表面平整,工人们正忙着竖立大门门框。

    “来来来,都让开点。”钱木匠挥手指挥着,“小心点,这门框可不轻。”

    几个壮汉抬着沉重的门框,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门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确保两侧完全垂直。

    “准备好了!”钱木匠仔细查看了一番,“可以立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工地上炸响,惊起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走。两扇大门门框在众人的努力下稳稳立起,引来四周村民的一片叫好声。

    “这门框立得多正啊!”

    “瞧瞧这气派的门面,以后准能发大财!”

    钱旭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羡慕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这年头能盖得起新房子的人家确实不多,能盖两层楼的更是凤毛麟角。

    “开始打墙了!”钱木匠一声令下,现场立刻忙碌起来。

    几个壮汉抬着四十公分宽的木架子,稳稳放在石头地基上。黄土倒进去一半,大木锤便开始有节奏地砸击。“咚咚咚”的声响回荡在工地上,充满了力量感。

    “等等!”钱木匠突然喊停,“把那些橡子树枝插进去。”

    工人们将准备好的橡子树枝横七竖八地插进泥土中,这些树枝就像现代建筑中的钢筋,能够增强墙体的稳固性。

    “土太湿了。”钱木匠皱着眉头,仔细搓揉着手中的泥土,“得加点白灰进去,不然墙体容易开裂。”

    钱父连忙让人去取来白灰,按照钱木匠的配比调制。经过调整的泥土终于达到了最佳状态,工人们继续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