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会和那些儒生或者道家等起冲突。

    另外,现在皇孙出现在序章里。

    朱橚看完之后,感慨地说:

    “你知道的真多……皇孙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四五岁的孩子么,不是只晓得吃和玩?他竟有这么多疑问。”

    陆知白也乐了:“没有皇孙提问题,也就没有这本书了。”

    朱橚翻来覆去地看着这书,问道:

    “所以这是《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册?以后还会出?”

    陆知白点头。

    朱橚又自语道:

    “要真有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穷尽天下的事与理吗?只怕也不能。”

    陆知白却是已读乱回,说:

    “这是我改良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五哥你觉得如何?”

    朱橚夸赞道:

    “印刷很清晰,颜色漆黑。确实是比以往的书质量强一些。”

    夸了两句之后,他也已读乱回,兴致勃勃,大发雄心壮志道:

    “我也要著书!你真是太了不得了,想出书就出书,同时还能做那么多事……”

    这夸赞,倒是真心实意。

    可随后,朱橚又忧愁起来,道:

    “我该写些什么书呢?那些医药方子,名家比我知道的多。

    如果收集偏方、秘方,又要费好一番功夫……”

    陆知白给他出主意道:

    “五哥,你要不就研究植物?但第一步,是要想清楚你的受众是谁。

    给学有所成的郎中看,还是面向不怎么懂的普罗大众。”

    朱橚听了,眼睛大亮,连连点头,说:

    “你说得对,你真是一个绝世天才!植物草药的书,倒确实不多,而且每个地方植物都不一样……

    至于受众嘛,当然越多人看越好啦~所以,要像你那话本子一般通俗,是不是?”

    陆知白微笑,你礼貌吗?

    但他继续帮朱橚打开思路,循循善诱说:

    “你还可以有别的选题。比方说,到底有哪些植物可以吃?”

    朱橚倒是诧异了,问道:“研究这个做什么?”

    陆知白沉默了,心里说:要不,你还是被流放去云南吧,就知道为什么了。

    但现在呢,他还是耐心地解释道:

    “因为有很多穷苦的人吃不上饭呢。这书,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救荒本草》。”

    朱橚一听,不知回想起什么,面色凝重起来。

    “那些百姓,确实可怜,要遇到荒年,就没有吃的……”

    朱橚点着头,又问道:“我有一个疑问。”

    陆知白挑眉。

    朱橚说:“这些书,我要是,组织人手写出来了,按研究所的话说,算科研成果吧?”

    陆知白笑道:“当然算。”

    朱橚不好意思的说:“那我能不能……升教授?”

    现在春和大学里,只有陆知白,身为创办人,是教授。

    也没有丝毫异议,因为他教的课程确实多。

    郭雄文、陶成道、叶长春,各有所长,都是副教授。

    至于朱橚,是名誉副教授,偶尔教学生一些医学知识……

    陆知白听了,不免有些想笑,没想到这家伙还怪有上进心的。

    看来等级制度,就是会让人产生往上爬的动力啊。

    陆知白也没把话说的太满,道:

    “那要看书的质量了。若是好书,功德无量。五哥当然可以升为教授。”

    朱橚兴致勃勃的道:“那好,等会儿,我先自己想想……”

    他要了笔墨纸砚,思考去了。

    陆知白看着他的背影,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觉得穿越历史有点好玩。

    因为,历史上的五哥是实打实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

    他组织人手,著有《保生余录》《救荒本草》《普济方》《袖珍方》等。

    这些书,后来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还引用了不少呢。

    当然,现在五哥嘴上没毛,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了。